5月23日,東方高圣訴成都置信違約不支付財務顧問傭金一案在四川省高院第一次開庭。訴訟標的4576萬,這是目前中國數(shù)額最大的一筆財務顧問費。
了解東方高圣老板陳明鍵背景的人可能會覺得奇怪,他為什么選擇并購行業(yè)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行業(yè)規(guī)模小不說,很多企業(yè)至今還沒有付費的習慣。
“我是個‘殘存’的理想主義者。”陳明鍵說。
這位在31歲就登上了哈佛“中國論壇”、兩次登上《華爾街日報》的并購專家,今年僅僅37歲,從事收購兼并事業(yè)已經(jīng)12年,一手創(chuàng)辦的公司東方高圣10歲整。
收購高盛的夢想
投資銀行的子行業(yè)收購兼并業(yè),在今天的中國還算不上是一個很大的行業(yè),能收取過千萬財務顧問費的項目就算是超大型項目。
2006年東方高圣幫助成都置信房地產(chǎn)公司成功融資10億,對方先是希望傭金比例從4%降到2%,未獲同意后便以種種理由拒絕支付財務顧問費。
陳明鍵是第一代紅馬甲,個人實力公認足以和魏東、許振東等資本市場大佬比肩。如今涌金系和青鳥系已經(jīng)成為擁有幾百億資產(chǎn)的帝國,陳明鍵還在為收費問題苦惱,東方高圣在行業(yè)外也沒有太多名氣,仍然只能算是個小公司。
陳明鍵經(jīng)常很認真地跟別人說,我們公司將來是要收購美國高盛的,“別人都認為我是瘋子,只有我自己知道不是?!?/p>
“美國高盛有100年歷史,東方高圣今年10歲了。我腦子里總是浮現(xiàn)這樣一個戲劇化的場面,我們坐自己的飛機飛到紐約,高盛的高管在飛機舷梯下等著我們。汽車開過紐約市區(qū),到達高盛總部,人群在等待,歡迎的掌聲響起,簽約完畢后,對方說:我們準備了晚宴。我說:家里人還等著我吃飯。然后絕塵而去,眾人傻傻望著?!?/p>
陳明鍵呵呵笑著跟記者講述這夢想中的一幕,但顯然他自己并不認為這是個笑話。
“少年得意”這個詞對陳明鍵來說很適合。在清華經(jīng)濟系讀書的時候,他就因為創(chuàng)辦模擬證券交易所,被《人民日報》、路透社和《讀賣新聞》等媒體報道過。
22歲從清華畢業(yè)以后,陳明鍵進了長城財務公司證券部做投資經(jīng)理。“94年95年是很大的熊市,我也賺了很多錢,100%、200%,當時做投資真的很輕松。”
這么讓人羨慕的職業(yè),陳明鍵不干了?!?5年最后一趟航班從上海飛回北京,告別了操盤手的生活?!弊呱喜①徶?。這一年,他的朋友魏東在“3·27國債事件”中賺得了自己事業(yè)的第一桶金,2個多億。
當時并購在中國處于什么狀態(tài)呢?“1996年以前中國只有三起并購,延中收購寶安一個,棱光一個,萬通收購湖北華聯(lián)一個,都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并購?!?/p>
這是一個很自然要問“為什么”的選擇,陳明鍵給的理由很特別。
“1991年有一部電影《風月俏佳人》,它就講并購,看了以后不知道怎么我內心就對這種生活很向往。”
“我當時感覺中國應該是并購整合的時代。然后我就開始做并購,一做做了十多年?!?/p>
這10多年里,陳明鍵每周工作大概在100-120個小時,平均下來每天工作17、18個小時。
他把《風月俏佳人》足足看了50多遍,還給公司員工當作教學片看。
“小時候我在江西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樓下就是電影院,我心里總有戲劇化的感覺。”
“夢想中的收購高盛的那一幕經(jīng)常在我腦海中出現(xiàn)。這個戲劇化的場面其實是支撐我前進、做出選擇的根本動力?!?/p>
條條大路通羅馬,你老變道,肯定到不了羅馬
1998年,幾個青年湊了10萬元成立了東方高圣,十年間陳明鍵一直在跟市場磨合,把握市場脈搏,“一會兒左一會兒右”。
1998年市場最熱的就是買殼上市,當年東方高圣做了兩個案子,7個人,賺了800萬。
2001年,泰達給東方高圣投資2000萬。“我立刻理想主義膨脹”,北京公司搬到騰達大廈一層1000多平米辦公場所,上海公司則在金茂大廈租了整整一層,黃浦江在腳下潺潺流過,人員擴張到70人。
陳明鍵臉上的得意一閃即過:“01年以后的膨脹階段做成了幾件事,現(xiàn)在想想,那都是碰巧、命好,當時就以為這些事的成功是規(guī)律。那時中國證券市場水還是很淺的,根本養(yǎng)不起70人這么大一條船,一年開支得1000多萬呢。”
2005年9月6日,陳明鍵34歲生日,公司宣布進入緊急狀態(tài),賬上一度只有20萬塊錢,陷入嚴重的財務危機。
2005年中國資本市場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股改全面完成以后上市公司股權不再處于分割狀態(tài),可以在二級市場自由流通,并購市場的基礎發(fā)生質變,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發(fā)展時期。
即便如此,誰也不認為東方高圣輝煌在即。
陳明鍵多年的老友北大青鳥副總裁侯琦認為,陳明鍵太執(zhí)著,太浪漫,就認準自己看好那點事,別的事一律不干,導致公司無法跳躍式發(fā)展。“青鳥十年,資產(chǎn)翻了1000倍,當年600萬注冊資本,現(xiàn)在總資產(chǎn)保守估計60億應該沒問題。但陳明健還在掙他那點錢?!?/p>
陳明鍵自己也說,“東方高圣還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票房價值”,“我認為這個公司該值100億美金?!钡麑τ趧e人的批評都想過了?!皸l條大路通羅馬,你老變道,肯定到不了羅馬?!?/p>
2000年4月27日清華百年校慶,學校舉行了陳岱孫先生誕辰100周年的紀念儀式,北大和清華分別給他塑像。他的塑像上刻了這樣一句話: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教書。
“我看了心里非常震撼,這么聰慧的一個人,20歲出國只用了6年時間就在哈佛從本科讀到博士,自身又高大英俊,這樣的一個人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教書?!?/p>
“我也有一個愿望,當我老得哪兒也去不了我有資格說一句話,這輩子我只做了一件事,‘并購’,用我們的智慧、汗水和熱情認識、認可投資銀行業(yè)并購業(yè)?!?/p>
現(xiàn)在是心中有劍,手中無劍
“并購這個行業(yè)有三個境界,第一個當好演員,兩個公司決定合并了,你們來設計交易方案;第二個層次是做導演,兩個公司想走到一起去,你幫我們設計導演我們怎么做;第三個境界是當編劇,本來沒有故事,兩個公司各得其所,你說一個故事兩人都興奮了,你創(chuàng)造了一個本子。”
2004年泰達入股萬通地產(chǎn)是陳明鍵可圈可點的一件成功之作。泰達集團全額認購了萬通地產(chǎn)增發(fā)的3,08億股,擁有萬通地產(chǎn)增資擴股后的27 8%股權,成為萬通的戰(zhàn)略投資人。那次并購,東方高圣就做了次編劇。
這件案子至今在別人看起來都很“怪”,一般都是私營企業(yè)改制國營企業(yè),但是這件并購案例是國營企業(yè)入股私營企業(yè)。
隨后陳明鍵演繹出一套“新公私合營理論”:原來五十年代的公司合營是徹底否認私,完全歸到公這里來。1979年以后的改革,國企成為一切落后、低下、無效的代名詞,國營企業(yè)大量被民營企業(yè)收購。泰達投資萬通,是新公司合營理論的體現(xiàn),就是國營企業(yè)和民營企業(yè)股權的結合。
陳明鍵把這個理論寫了本書《路線》,中國建材集團老總一下子買了30本,最后他做成了對南方水泥市場的整合。
2007年東方高圣作為拉法基的財務顧問,歷經(jīng)九死一生的過程,成功收購四川雙馬。這是外資收購國內上市公司被豁免的第一例,也有人說可能是最后一例了。
東方高圣十歲了,陳明鍵覺得,“原來做業(yè)務,說了一下午,覺得什么都說了,可是又總覺得還有沒說的?,F(xiàn)在有時候只說一句就夠了,直指人心。大概看一個人,背景、年齡、經(jīng)歷,就知道那幾個關鍵詞是什么?!?/p>
回想起剛入行那幾年,陳明鍵說,那時候我是手中有劍心中無劍。他認為自己現(xiàn)在是心中有劍,手中無劍。“當然更高境界是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那就是最高境界了。”
前段時間,陳明健的女兒過滿月的時候,朋友們都來祝賀。他跟他老婆說,咱們還得生,生他一大堆。
他老婆說,我受不了了,要生你跟別人生去吧。他的回答很有個人特點:“沒難度!跟別人生沒難度,沒難度的事我不干,要生我就跟你生。”
西方人做并購,都是寫寫算算的,在中國做并購光寫寫算算沒有用的,關鍵是人心。除了利益,還有面子以及各種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