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康有為,人們聯(lián)想到的大多是公車上書#65380;戊戌變法#65380;?;省扒谕酢钡葰v史事件#65377;作為清末維新改良派的主要人物,康有為一生中飽受滅族緝殺#65380;流亡異域之苦,但是,就在這漂泊動蕩的流亡生活中,他娶了五房姨太太,并積累了相當(dāng)可觀的家業(yè)和多處房產(chǎn),他一生的經(jīng)濟生活絕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窘迫潦倒?fàn)?65377;
眼光獨到果敢出手
康有為的祖父康贊修是道光年間的舉人,父親康達初做過江西補用知縣#65377;在廣東,康氏家族遺留下80余平方米的房產(chǎn),即現(xiàn)在廣東南海的古居遺址#65377;
公車上書前,康有為大部分時光是在廣東南海祖居度過的,這座一廳兩廊兩房的房間寄托著康有為的政治夙愿#65377;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后,康有為被迫離開中國,輾轉(zhuǎn)海外#65377;1913年回到國內(nèi)后,他大半托庇上海#65380;青島#65380;大連的外國租界#65377;我國近代金石#65380;書#65380;畫大師吳昌碩曾為康有為治印,文日:“維新百日,出亡十六年,周游大地,遍四洲,經(jīng)三十一國,行六十萬里”#65377;這概括了康有為在1898年到1913年間的行蹤,也就是在這期間,康有為開始經(jīng)營出版#65380;報社#65380;文化企業(yè)乃至房地產(chǎn)#65377;
最初,由于變法活動經(jīng)費時常捉襟見肘,康有為不得不開動腦筋多方籌措資金,主動或被動地進行了若干投資#65377;1906年春節(jié),康有為訪問墨西哥,受到隆重接待,當(dāng)?shù)厝A僑紛紛為他募捐#65377;當(dāng)時墨西哥城正籌款修筑有軌電車,康有為看到潛藏的商機,就利用那些捐款,購置電車軌道經(jīng)過之處的地產(chǎn),不久,這些地價就上漲了好幾倍,最終這一投資得到十多萬銀圓(墨洋)的贏利#65377;后來,康有為游歷加拿大#65380;日本等地,在海外華僑的幫助下,他利用捐款,在海外做地產(chǎn)生意,積累了一定財富#65377;
康有為在戊戌變法失敗后,雖然祖?zhèn)髫敭a(chǎn)有所損失,但是從總量上看,他卻賺回了比祖輩遺產(chǎn)更多的財富#65377;康家在廣州花埭原有一所別墅#65377;1921年,他在所作《上海愚園路游存廬落成賦諸公》一詩的小注中記曰:“吾以丁酉(1897年)筑別墅于花埭,亦被封,后撥還#65377;”康有為的曾祖康云衢曾購買詩人張南山的聽松園,改建為“云衢書屋”#65377;由于當(dāng)時的廣州政府修筑馬路拆毀了舊居,不能原物發(fā)還,官方便把回龍舍分配給康有為,并加發(fā)官產(chǎn),作為對康有為15年損失的賠償#65377;回龍舍也不是等閑地產(chǎn),它是在廣州永漢路附近的一座深宅大院#65377;康有為的家產(chǎn)損失可以說是悉數(shù)得到補償#65377;
由于康有為時常往來于上海#65380;廣州之間,1914年6月,康有為租賃了上海新閘路16號辛家花園并定居下來#65377;這是一座如同“大觀園”式的住宅,占地頗廣,曲橋樓閣,圍以紅墻#65377;康有為向房主盛家租住,每月租金120銀圓,年租金1440銀圓#65377;這期間,康有為的廣州宅子是他的二太太粱隨覺居住#65377;1916年后,康有為決定定居上海,同時也看到上海的地皮更有增值可能,于是他變賣了廣州的回龍舍,用這筆資金,轉(zhuǎn)手在上海買入地皮#65377;不久,上海的地價飛漲,康有為從中獲利很多#65377;康有為在定居上海之初,還曾經(jīng)投資過交通干線附近的房產(chǎn),獲利也頗為豐厚#65377;
投資別墅亦租亦賣
據(jù)史料記載,康有為購置過三處別墅#65377;杭州的“一天園”是他最花費心思的一座別墅,建筑耗時4年,工程劃分了11期完成#65377;
上?,搱@是康有為晚年修建的第二處別墅,1922年落成#65377;此園地處上海楊樹浦,臨吳淞江,可遠眺東海,偶見海市蜃樓#65377;這座別墅筑成僅一年多時間,就轉(zhuǎn)售給日本人#65377;
青島“天游園”是康有為晚年生活中的第三處別墅,地址在青島福山路#65377;這里原是戊戌變法前德國在青島設(shè)租界時建筑的提督署,當(dāng)?shù)胤Q之為“提督樓”#65377;該樓筑于信號山坡,屋雖小而園甚大,可遠眺大海,盛暑不熱,是個好去處#65377;1923年康有為游青島,當(dāng)時青島市長趙琪招待康有為住入提督樓#65377;康有為看上了這個地方,就決定租賃#65377;過了一年
多,康有為將這座樓買了下來,改名“天游園”,此后每年夏天率親屬子女來青島避暑#65377;
龐大開支依仗頗多進項
有人從康氏家族龐大的日常開支推測出,康有為的各種收入每年要超過2萬銀圓(折合人民幣80萬元左右),因為只有如此收入才能養(yǎng)得起他的大家庭,以支付各種日常消費生活#65377;
康有為的家庭龐大,家中成員龐雜,除了原配夫人張云珠于1922年去世外,他還有5位妻妾和6個子女,日常侍候這些老爺太太#65380;公子小姐的有10多個女仆#65380;30多個男仆#65380;廚師等雇員#65377;另外,平日里,來康家的還有川流不息前來寄居的門生故舊和食客,少則十余人,多則三十余人,康有為一概款待如賓,頗有戰(zhàn)國時期孟嘗君“養(yǎng)士”的古風(fēng)#65377;
康家招待這些成群的賓客,光是消耗大米,平均每4天就要吃掉一石(176斤)#65377;康家仆役每天采購日用品#65380;副食品多用汽車運輸,每月單伙食費就要花費400銀圓以上#65377;雇員每人月薪平均12銀圓,共計每月支付工資500銀圓左右#65377;康家五房妻妾更不是省油的燈,此外還要給女兒每人每月發(fā)零用錢5銀圓,兒子每人2銀圓,這些開支每月也得幾百銀圓#65377;
再有,康有為不斷與外界聯(lián)系,時?!巴姟睂卤響B(tài),依照當(dāng)時的費用,僅電報費每年可達上千銀圓#65377;再加上婚喪喜慶應(yīng)酬費等等,總開支平均每月2000銀圓左右#65377;
總之,康有為55歲以后在上海和江南生活的14年間,每年花費不下2萬銀圓#65377;
康公館這樣浩大的日常開支,再加上置辦別墅頤養(yǎng)生年的耗費,單是靠康有為買賣房屋賺取差額,也肯定是窘迫難言的#65377;有出必有進,錢從哪里來?據(jù)史料記載,康有為經(jīng)常會得到憲政黨的供給#65377;康有為是憲政黨的黨魁,接受憲政黨供給的生活費#65377;有一次?;蕰诤M饽嫉没?00萬美元,曾以10萬美元給康有為作游歷各國“考察政治”之用,他以此款購買了不少中外文物#65380;古董#65377;康有為曾以這些古物開過展覽會,也出售過一部分#65377;至于大軍閥#65380;大官僚對康有為“饋贈”金銀,賬目則無從統(tǒng)計#65377;
賣文售字斂財有道
康有為的書法曾被稱道一時,是他下蛋的“金母雞”之一#65377;據(jù)說康有為書法的價格(俗稱潤格)大致為:“中堂七尺者三十圓(銀圓),每減一尺減二圓,每加一尺加二圓;小橫額三尺內(nèi)二十圓,磨墨費加一圓#65377;”至于為廳堂樓閣題寫“匾額”,價格就更高了#65377;當(dāng)時的官僚#65380;地主#65380;軍閥#65380;富商,附庸風(fēng)雅,趨之若騖,紛紛收藏康有為的字書#65377;據(jù)說此項收入每月就在1000銀圓左右#65377;康有為還在報刊上登載賣字潤格廣告,或在上海#65380;北京各大書店放置“康南海先生鬻書潤例告白”,巾堂#65380;楹聯(lián)#65380;條幅#65380;橫額#65380;碑文雜體,有求必應(yīng),無所不寫#65377;
康有為晚年十分迷信風(fēng)水,熱衷于扶乩問卜,他購地建屋#65380;修墓時,都會因風(fēng)水而行#65377;1916年起,康有為幾次去江蘇茅山,看到幾處地方風(fēng)水很好,便購了幾百畝山地,作為母親勞連枝#65380;弟弟康廣仁及三太太何旃理的墓地#65377;在墓地之外,他在茅山句容縣(現(xiàn)為居容市)還看好一處風(fēng)水寶地,于是開辟了一個農(nóng)場#65377;可是他辦的茅山述農(nóng)公司(取其祖父號述之的“述”,及其父親號少農(nóng)的“農(nóng)”)并沒因為風(fēng)水而沾上財氣,最終失敗#65377;■
(黃瑋瑋薦自《傳奇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