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旅游探親的日子里,我與舅舅多次逛商場。我愛拍照,很想買一臺打印機,用數(shù)碼相機拍攝后,回到家里就可以立即打印相片。
所以,每次進商場,我都特別注意打印機。但是,我看到的打印機,都是上百美元一臺的,比國內(nèi)高一倍多。我在美國已花了舅舅不少錢,我不好意思再開口找舅舅要錢。
這天,我又和舅舅走進一家商場。我發(fā)現(xiàn),這里的打印機便宜的只有三十多塊,我身上剛好有三十多塊錢。我把舅舅領(lǐng)到那臺打印機前說,舅,我很想買這臺打印機。舅舅看著我說,買打印機?買這東西干啥子?我說,打印相片啊。如果家里有一臺打印機,不是方便多了?舅舅點頭,說,打印相片,最好買好機,那樣相片效果更好。你先等等,我打個電話。舅舅走出門外打電話。舅舅回來時說,我打聽到了,跟我走,我?guī)闳ベI更便宜的。
舅舅將我?guī)У讲贿h(yuǎn)的另一家商場。來到打印機前,舅舅說,就在這里買。這里的打印機質(zhì)量很好。我看看價錢,好貴喲。舅舅又說,你先看看,我再去打個電話。很快舅舅回來了,指著一臺打印機說,婷婷,咱們就買這臺打印機。我一看標(biāo)價,120元。我說,舅,太貴了,咱們還是選便宜的吧。舅舅笑著說,這款機質(zhì)量很好,而且有回扣,我朋友的兒子買過。
原來,舅舅剛才兩次打電話,第一次是問朋友的兒子,他那臺有回扣的打印機,是在哪個商場買的。第二次打電話,是問哪個牌子。
有回扣?我們是在商場買東西,商場只有打折,哪有什么回扣啊?是不是舅舅知道我不想讓他多花錢,才那樣說的。
舅舅見我遲疑,就說,婷婷,我朋友的兒子買過這款打印機,他說,這款機不但質(zhì)量好,而且回扣之后,價錢很便宜。他買的那臺機,價錢不超20元。舅舅知道我喜歡這款打印機,不由我多說,便買了這臺打印機。
回到舅舅家,舅舅才詳細(xì)地告訴我美國買商品吃回扣的事。美國一些商家,為了更好地推銷商品,打出了買商品有回扣的牌子。即買商品后,只要你按商家的有關(guān)要求,認(rèn)真填寫“回單”,并及時寄給公司,公司就會在一定時間里,給你寄來回扣。有些商品的回扣金額,比你當(dāng)初買的商品成本還高。
我打斷舅舅的話說,這樣一來,公司不就做了虧本生意了?
舅舅笑說,看是虧本,其實他們并不虧本。搞回扣的商品,價格都比較高一些,即使回扣給消費者,他們也有賺。而且,有一部分消費者,買了商品后,因為要回扣的程序過于繁瑣,時間又長,所以,很多人懶得去討要。
自買了打印機,我天天盼著回扣,可左等右盼,就是沒什么動靜。我又不好意思問舅舅。也許是舅舅為了給我買打印機,編出來的謊話。盼望成為泡沫后,我沒再多想了。
一個多月后的一天,舅舅拿著一封信,高興地對我說,婷婷,咱們的回扣來了。我一看,啊,回扣了我101塊錢。那臺打印機,才19元。我高興地跳起來問,舅,怎回扣這么多啊?舅舅說,咱們運氣好,碰上了很多懶漢。我說,這話怎講?舅舅說,回扣多少,有的公司是根據(jù)銷售數(shù)量與討要回扣的消費者數(shù)量來確定的。討要的人越少,回扣的數(shù)額就越大。那些不討要的消費者,有的是懶得去討要,有的是他們買商品并不圖回扣,而是圖商品的質(zhì)量與性能。商品好,加上有回扣,所以買的人多,商家就從中獲益了。■
(潘晨輝薦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