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小芳的藝術(shù)功底全面扎實,不但在曲子、唱詞和表演手段上十分講究,而且在道具、服裝方面也具有獨到的思考、深刻的造詣。
上世紀80年代,尹小芳對尹派名劇《何文秀》進行整理并擔任主演。劇中新增《私訪》一折,表現(xiàn)了何文秀赴考高中,奉旨到家鄉(xiāng)海寧巡查的情節(jié)。何文秀衣錦還鄉(xiāng),照理應身著官袍,至少該衣著光鮮。然而尹小芳卻有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她一不穿官袍,二不著書生常用的衣服,而是頭戴黑色方巾,身穿一件貧民的青色褶衣。她是這么想的:海寧是個小鎮(zhèn),為避開當?shù)貝喊詮執(zhí)玫亩?,不露聲色地微服私訪、取得罪證,衣著定然不能光鮮耀眼、惹人注目。這樣處理服裝,既合乎劇情戲理,又顯示出何文秀此時已非三年前的幼稚書生,而是一個謀略過人的巡按了。在臺上,尹小芳雖身穿褶衣,卻憑著瀟灑的尹派演藝將人物神采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出來,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具有神話色彩的名劇《張羽煮?!分校》紝τ谌宋锓椀睦斫夂桶才?,在繼承傳統(tǒng)的前提下作了大膽的創(chuàng)新。
尹小芳在1983年首演張羽時即提出了自己的服飾理念,并與服裝師達成共識。在劇中,張羽的主體服飾為素色褶衣外披大坎肩,頭冠雙翅璞頭,寓意人物的博聞好學、溫文爾雅龍女瓊蓮則采用與張羽色彩相近的衣裙,與之遙相呼應。在《聽琴》一折中,張羽的琴聲傳入龍宮,使瓊蓮出海尋覓,兩人首次相遇,在優(yōu)美的旋律和動人的舞姿中,兩人的服裝一藍一綠,烘托出“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詩情畫意和美妙氛圍。
在《闖?!芬徽壑校瑥堄鹇勚埮磺?,決意闖海相救。此時的張羽換上淡黃褶衣與墨綠坎肩,寓意人物性格上的成熟,對瓊蓮的感情由朦朧上升為堅定明確。而坎肩上的梅花紋樣除象征人物的高潔與愛情的神圣外,更隱含著張羽將面臨嚴峻考驗,獲得“梅花香自苦寒來”的結(jié)局?!肚笙伞芬徽郏瑥堄鹕碇嗯?,璞頭的兩根飄帶系在前額左面,對表現(xiàn)人物精疲力盡的狀況和焦急心境同樣十分貼切;《煮?!芬徽?,張羽身穿繡有梅花的紫羅蘭大坎肩,內(nèi)襯鵝黃褶衣,以暖色調(diào)來暗示人物的喜悅心情,反映出“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主題,與瓊蓮出海時身著的桃紅衣裙相得益彰。
在傳統(tǒng)戲中,坎肩只是配衣的一種;而在《張羽煮?!分?,尹小芳運用的坎肩成了塑造人物性格、暗示劇情發(fā)展的重要服飾,大大增強了戲劇張力??布绲闹鳖I(lǐng)表現(xiàn)為兩條對稱的垂直線,使人物顯得更為挺拔,具有穩(wěn)重、大氣、向上的美感;大坎肩衣長及足,兩側(cè)開衩較高,與褶衣下擺合二為一,便于起舞以及用褶衣甩水袖。在尹小芳身上,坎肩成了整個服裝設計的“主角”。
尹小芳塑造舞臺形象,已不僅僅停留在唱、念、做、舞等方面,她對人物服裝的要求,同樣充滿了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這種全方位的綜合創(chuàng)造力,正是尹派藝術(shù)不斷發(fā)展的重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