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被社會公認為中國高考心理指導第一人。他連續(xù)7年對400多位省級高考狀元及其家長進行了訪談,他究竟發(fā)現(xiàn)了哪些鮮為人知的秘密?最近,筆者采訪了王極盛教授,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究竟有哪些發(fā)現(xiàn)。
樸實無華的家教秘密
筆者(以下簡稱“筆”):王教授,您連續(xù)7年對400多位高考狀元及其家長進行了訪談, 在進行了7年研究之后,您在高考狀元的家庭教育方面,發(fā)現(xiàn)了哪些秘密?
王極盛(以下簡稱“王”):總結起來就是六點:教孩子做個正直的人;父母做好表率;尊重孩子的人格;為孩子營造民主的家庭氛圍;信任孩子;好習慣決定好成績。
概括起來說,就是他們把該做的都做了,不該做的都沒做,所以他們成功了。這些家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孩子做人的教育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分數(shù)放在第一位。這些父母認為只要孩子人做好了,就會自覺學習,成績也自然會好。
說到尊重孩子的人格,我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這些高考狀元幾乎都是從小到大沒有挨過父母的打,而我們的普通學生,很多都挨過打。這打與不打的背后隱藏著一個很深的道理,孩子經常挨打挨罵,會壓抑他自身潛力的發(fā)揮,壓抑他學習的自覺性,很容易形成壓抑、無所作為的人格特征。
另外,狀元家庭大都充滿了溫暖、理解和民主的家庭氛圍,父母對孩子不過分保護、不過分干涉和過分嚴厲。過去我沒有接觸狀元之前,以為狀元都是死讀書,是書呆子。結果研究了這些狀元7年,我發(fā)現(xiàn)我錯了。狀元們都是積極向上,具有良好個性、素質全面發(fā)展的人,并不像我以前認為的那樣。我認為高考狀元的確是素質教育的產物,而不僅僅是應試教育的產物。
意想不到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筆:這些高考狀元的家庭狀況大體是怎樣的?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如何?
王:2000年北京大學招收了51個高考狀元,是北京大學有史以來招收狀元最多的一年。一般來講,全國一年總共就出70多個高考狀元,而北大這一年招收到的高考狀元占全國狀元的比例是相當高了。我對這些高考狀元不是抽樣調查,而是一個不漏地進行了調查研究,得出了他們家庭的基本情況:
一是狀元的城鄉(xiāng)比例分配:這51個狀元中,家在農村的10人,占19.6%;家在縣城的12人,占23.5%;家在城市的29人,占56.9%。
二是狀元所在學校:這51個狀元中,30人來自省重點,占58.8%;10人來自市重點,占19.6%;11人來自普通中學,占21.5%。
三是狀元家長的文化情況:51名高考狀元中,父親的文化程度是碩士的占2.1%,是大學的占17.3%,是大專的占8.6%,是高中的占36.9%,是初中的占26%,是小學的占8.7%。另外母親的文化程度:本科的占9.6%,大專的占3.9%,高中的占49%,初中的占21.5%,小學的占13.7%,文盲的占2%。統(tǒng)計顯示,狀元的家長60%~70%都是中學文化程度。
四是狀元父母的職業(yè)狀況:51個高考狀元中,父親是工人的最多,占到34.7%,其次為中小學老師、干部、個體職業(yè)者、農民等。母親職業(yè)中,占最大比例的也是工人,其次是會計、醫(yī)生、農民等。
以上統(tǒng)計說明,目前的高考狀元與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職業(yè)沒有必然聯(lián)系,主要靠孩子自己學習的自覺性。我也問過一些學校和家庭條件都不太好的狀元,他們?yōu)槭裁磿〉贸晒??其中一個安徽省的狀元叫沈成然,家在農村,他說,學習不是靠條件,而是靠自己,起決定作用的是內因。農村學生吃的、住的條件都很差,但這都不是關鍵,關鍵的是兩件事,一個是我們有課本,二是我們有大腦。只要這些不比別人差,就足夠了,其他外界的條件都是次要的。
筆:高考狀元的男女比例如何?
王:現(xiàn)在的女狀元越來越多。以北京為例,2005年北京的3個狀元都是女孩,2006年北京的2個狀元也都是女孩。重慶市連續(xù)5年的高考狀元也大都是女生,10個狀元9個女生。去年全國的高考狀元中也是女生多于男生。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高考的特點有利于女孩的心理特點,女孩相對來說比男孩心細,高考分數(shù)也就是心細一點你就少丟一點。另外一個特點就是目前的高考以中等難度題為主,這也有利于女孩的水平發(fā)揮。所以,學校里的女生應該越來越有自信心。
教育孩子豈能無師自通
筆:您曾說到要教育好孩子,家長首先要受教育,特別是應該學習些心理學、教育學的知識。在這里,您能不能為我們的家長推薦幾本您認為不錯的讀物?
王:我感覺中國家長最大的缺點就是不學習,這是普遍現(xiàn)象。他們總認為我能生孩子,自然也能養(yǎng)孩子、教育孩子,根本用不著學習。平時,我們學電腦要參加培訓班,開車要上駕校,種花、種地也需要學習,唯獨教育孩子不愿學習。有一次在講座中,我問家長朋友們:為了教育孩子,你們有誰讀過心理學或教育學方面的書?結果讀過此類書籍的不到5%。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家長朋友這方面的錢一定不能省,你買一本書花一二十塊錢,但這對教育孩子太重要了。
現(xiàn)在市場上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書很多,這主要靠家長個人的選擇。選擇時,我建議你不要選擇個人成功的書,家庭教育沒有一把鑰匙能開萬種鎖,要選擇那些講教育普遍規(guī)律的書,而不是講一個人成功經驗的書。同時,家長看一些心理學、教育學基礎知識的書很重要,這樣你會心里有底,可以根據(jù)這些基本知識來教育孩子。書是要看的,但一定要結合孩子的具體情況,不能隨大流,這樣教育才能成功。
高考狀元都是心理調節(jié)高手
筆:高考狀元一般都具有怎樣的心理素質?為了讓孩子在高考的重壓下保持健康心態(tài),家長應該做些什么?
王:我經過研究發(fā)現(xiàn),高三的學生中有60.4%的考生不會調整心態(tài)。而高考狀元的心理素質都非常好,他們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什么都一帆風順。我舉個例子,2002年北京大學在全國招收到的45個高考狀元中,有5個是復讀生,他們都有自己的一套調整心態(tài)的方法,有的是聽音樂,有的是給父母或朋友嘮叨嘮叨。而這些狀元們也把心理素質看得很重要。我曾問他們心理素質在高考中占多少比重?有的說三七開,有的說對半開,可見他們是非常重視這個問題的。
另外,我覺得家長要想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首先自己應該有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有一年高考期間,我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門前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個學生上考場,9位家長來護送,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叔叔、嬸子,外加小姨。孩子上考場前,一人一句話,“寶貝,你一定要考好?!薄斑@是關系你前途和命運的大事。”“這不僅關系你個人的前途,還關系到咱們全家的前途?!蹦阏f一個孩子帶著9個家長的重托進入考場,他能以平常心對待高考嗎?我覺得高考前家長只對孩子說一句話就夠了,那就是:“孩子,你只要盡力就行了?!?/p>
筆:王教授,高考狀元這個研究課題您還會繼續(xù)做下去嗎?下一步您關注的重點會是什么?
王:我會繼續(xù)關注高考狀元。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高考狀元越來越活躍,越來越多才多藝,他們的個性特征越來越張揚,我想在這方面下點工夫,做點研究。我們培養(yǎng)的人才應該既有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共性,又有個人的特色,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