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先天的心臟病,讓我總是和別的孩子不那么一樣。那時我雖然幼小,卻也知道自己的人生和別人是那么的不同,于是會在家人偶爾放松的視線里,選擇默默哭泣。也會在生病難受到無法忍受的時候,還笑著對外婆說,我沒有事情的,外婆,我會好起來。很小的年紀(jì)就學(xué)會了忍受和承擔(dān)。
身邊認(rèn)識我的人都會說我堅強,說我是很勇敢的女孩子,說我總是微笑,其實,我并不勇敢,只是除了勇敢,我別無選擇。
后來我稍微大一些,就是上中學(xué)那會兒吧,一個人單獨住,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就會想如果我身體很健康就好了,那樣至少可以上體育課,和同學(xué)們一起嬉鬧,現(xiàn)在卻像個玻璃娃娃一樣的,誰都不敢靠近自己,越想越覺得委屈,躲在被窩里一個人狠命掉眼淚。甚至覺得這個世界對我不公平,讓我的起點和別人不一樣,想到爸爸媽媽因為我的病弱而指責(zé)他們自己時,我就更加難受,覺得是我的到來打攪了他們的幸福生活。我總是會這樣想很多,讓自己背負(fù)著很多的壓力。在別人來關(guān)心和呵護自己的時候,又裝著很堅強的樣子,這讓我疲憊不堪。
直到我后來一個人出去上大學(xué),仍是感覺背負(fù)很大的心理壓力,總覺自己比別人差一些,在別的男生靠近自己說想念和喜歡的時候,會落荒而逃,覺得如果也喜歡對方,就會害了他一樣。
是大三的一次采訪讓我對自己有了重新認(rèn)識。那是一個老教授,因為采訪而熟悉起來,每次看見他,都是很平和的樣子,他的臉上,任何時候你都看不到微笑,但是也不會看到不開心,總是那么安靜,他和你說話的時候,你會覺得很溫暖,像是親人一樣的。我猜測他的家庭一定是很幸福的,可是有次老教授請我去他家吃飯的時候,我才知道,他愛人得老年癡呆癥很多年,都是他和保姆一起照顧愛人的,兒女都在國外。
他告訴我說,人生對于思考的人來說,是喜??;對于混日子的人來說,是悲劇;而我們這種真誠在過日子的人,那么人生就是有喜有悲。悲傷的時候,我們要學(xué)會克制悲傷,喜悅的時候,我們要學(xué)會平靜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