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初到西安旅行。那時旅游點不多,不集中,每去一處,車程不短。一路上,我喜歡設(shè)法靠近當(dāng)?shù)貙?dǎo)游,隨處聽他說這是什么,那是什么。
在一處,他說了:“你們都熟悉唐詩吧,‘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這里也是以前人們折柳送別的地方,你看,柳樹新了?!?/p>
那時正是暮春,已經(jīng)不太冷了。樹木有了綠葉。但我這個南方人對于“柳色新”的景象其實感受不深,因為我們這里,一年到頭,樹葉都不會落盡,新不新,感受沒有那么強。
這樣,我們又有了一個話題,談冬天,談草木。北方朋友說,北方的冬天,樹木都禿了,到了春天,在開始暖和的天氣中,見到樹木長出的新葉,帶來了綠色,帶來了生氣,心中是很興奮的。
后來,好些朋友移居到加拿大等地方,也常聽他們說,四季分明,春天來臨真有另一番景象。不像香港,不能清楚感覺到四季轉(zhuǎn)移的腳步。
現(xiàn)在,又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時候了。不過我真的沒有想到特別用“新”字去形容我們身旁的草木,他們沒有枯禿,現(xiàn)在也不是煥然一新。
我每天出門,走過有樹木的地方很多。這段日子,不知怎的,卻是很多落葉的時候。
我回家,要走上幾十級的山徑。小徑兩旁都是樹。真奇怪,前一段日子,很長日子的寒冷,落葉倒不特別的多,倒是近來多。
落葉,也不是所有的樹都落葉,我的觀察是,不同種類的樹,有不同的時間落葉。他們不是因為天氣太冷太干,只好大家一起落葉,而是本身的新陳代謝,到了時候,舊的葉子完成使命,掉下來了,新的葉子就生出來。各種樹的代謝周期不同,所以有早有晚。而且一面落葉,一面出新葉。
我說不出我所見的是什么樹。最近在落葉的這一種樹,在落葉的差不多同期,又掉下了很多種子,比黃豆大,滿地都是。走過來,一路不可避免地踩爛了一些種子?;丶疫M屋前,還得把鞋底清清一下。有時我想:真可惜,這些種子不會變成樹木了。但又領(lǐng)悟到:樹木的種子、花粉,數(shù)量是很大的。數(shù)不清的樹木都在竟存,都必須生成大量的種子,只要大量的種子中有小部分能夠達到播出新芽的目的,就是非凡的成功了。這就是自然界的景象。
整體來說,地球上有四季,春夏秋冬。但是,分開來看,每一處地方還有不同。什么樣的春,什么樣的秋,我們南方,與北方就不同。反映在文藝作品里,描寫的景色也不同。這不是誰寫得對,誰寫得不對。重要的是,我們要認(rèn)識到客觀世界的多樣性。北方是“客舍青青柳色新”,我們這里要用什么詩句來形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