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有些天災,可能是天幸。
在美國,有一個總面積約8889平方公里的國家公園,對水災和火災等自然災害從不加以人為的干預。火災來了,任大火去燒,讓大火自生自滅;水災來了,讓大水去流,而不去抗洪。只有當大火或者大水直接威脅到游客、工作人員的生命和文化遺跡安全時,才采取必要的營救措施。
它就是美國最早的國家公園之一黃石國家公園。這一反常的管理舉措,起源于1988年遭受的一場大火。當時公園1/3的森林被燒毀了,到處是被大火燒焦的死樹。
此后,公園管理局用10年的時間研究了大火對生態(tài)的影響,結果發(fā)現:天災,有時是大自然新陳代謝的使者,因為大火常發(fā)生于衰老的森林,能淘汰森林中的病樹、枯木,讓樹有生長的空間。比如松樹的生長周期大約是250年,超過這個年齡的樹木即開始衰老。又如有些樹木的種子,只有借助大火的力量才能發(fā)芽。另外,焚燒過的土地會更加肥沃,更有利于樹木生長,大火過后,雖然有些物種的數量減少了,但更多的物種卻得到新生??傮w上看,大火促進了進入垂幕之年森林的自然更新。
生活中很難說是陷阱多還是機遇多,也很難說是天災多還是天幸多,因為機遏常常把自己打扮成陷阱,天幸往往把自己喬裝成天災。生活很像打撲克,抓牌好壞憑運氣,出牌水平靠自己。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走好自己的每一步,莫過于使自己不斷地強大起來。只有具備了足夠的實力和敏銳的眼光,才能在陷阱中發(fā)現機遇,才能在天災中發(fā)現天幸,才能化禍為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