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張岱喜歡的事是:深深庭院,眼神波俏的丫環(huán),繁花和少年,華麗的衣裳,駿馬奔跑的姿態(tài),神奇的燈,煙花在幽藍的夜空中綻放;還有梨園歌舞,紫檀架上的古物,雪白的手破開金黃的橘子,新綠的茶葉在白水中緩緩展開,這些都是張岱喜歡的事。
2 張岱還喜歡鑼鼓吹打,喜歡人群。浩大的、如粥如沸的人群,其中有張岱。張岱嘆道:人太多了,太擠了,太鬧了。但人群散去,天地大靜,一縷涼笛繞一彎殘月,三五人靜坐靜聽,其中亦有張岱。
3 張岱是愛繁華、愛熱鬧的人。張岱之生是為了湊一場大熱鬧,所以張岱每次都要挨到熱鬧散了、繁華盡了。
4 張岱,字宗子,居紹興,生死于明清之際。家世殷富,少有捷才。然學書不成,學劍不成,學節(jié)義不成,學時文不成,學仙學佛,學種地,皆不成。時人呼為廢物、敗家子、蠢秀才、瞌睡漢,到老了,一言以總之,呼之曰:死老鬼!
5 張岱晚年耽于夢。雞鳴枕上,夜氣方回,五十年來,總成一夢。癡人說夢,遂有《陶庵夢憶》。
6 張岱此時國破家亡,流離山野。所存者,唯破床一具,破桌子一張,折腿的古鼎,斷弦的琴,幾本殘書。還有夢。還有用禿筆蘸著缺硯寫下的宇。字跡想來是枯淡的,但應(yīng)是依然嫵媚,如當年舊事藏于白頭宮女眼角眉梢。
7 張岱真正喜歡的事是:文字。
8 張岱好文字。不是那種正大的好,是紈绔子弟的那種好。好得有點兒賴皮,好得不講道理。明代小品,文字通常是放得開了,但二袁其實還是官員氣派,作爽朗作灑脫,自高處平易近人;至于競陵諸家,越放開越別扭,如仆人扮老爺,手腳不知何處安置。倒是張岱,便是賴皮,便是不講道理,也是娘胎里帶來的隨便。
9 張岱文字快。他喜用排比,快時直如大珠小珠落玉盤,目不暇接。張岱愛熱鬧,文字也熱鬧,眼觀六路,下筆如飛,無黏滯、無間斷。小品文字,寫慢容易,寫快難??於掷诶诼渎?、跌宕流轉(zhuǎn)如張岱者,尤難。
10 張岱紈绔也,故有霸蠻氣。行文如操刀,造句如欺男霸女。如《報恩塔》起首一句:“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則報恩塔是也?!比纭扼拗ネぁ罚骸绑拗ネぃ瑴啒阋煌ざ?,然而亭之事盡,筠芝亭一山之事亦盡?!贝祟惥渥泳缫宦晹嗪?,擋者披靡。
11 張岱在文字中注視他的城郭人民,他失去的一切,他權(quán)當未曾擁有的一切。他竟無怨憤、無哀傷。偶爾張岱會感慨,但也只是一聲輕嘆。明季遺民中少有如張岱這般沒心沒肺。但張岱的沒心沒肺有更廣大的境界:冬天降臨時,凋謝的花、殞命的鳥何曾哭天搶地?而這古老文明的荒涼冬天已經(jīng)來臨。
12 張岱于崇禎二年中秋次日途經(jīng)鎮(zhèn)江。日暮時分,至北固山:
月光倒囊入水,江濤吞吐,露氣吸之,天為白。余大驚喜,移舟過金山寺,已二鼓矣,經(jīng)龍王堂,入大殿,皆漆靜。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殘雪。余呼小仆攜戲具,盛張燈火大殿中,唱韓靳王金山及長江大戰(zhàn)諸句,鑼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瓌⊥?,將曙,解纜過江。山僧至山腳,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金山夜戲》)
——這就是張岱的生命和生活,一場大靜之中熱鬧紅火的戲。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