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牢獄考功名
國學大師、文化巨子胡適,早年在上海求學時,曾有過一段放蕩不羈的生活。
那時,胡適正在中國公學學校求學,因為生活寂寞無聊,就時常與一些不求上進的朋友一起陷入輕度的放蕩之中。他們飲酒、睹博,徹夜地打牌玩樂,也時常會光顧燈紅酒綠的妓院。
終于有一次,在一個落雨紛紛的傍晚,在酩酊大醉之后回家的路上,他與警察撕扯打斗起來。當晚就被抓進監(jiān)獄,蹲了一夜。
第二天出去后,面對鏡子里那張青腫的臉,打量半天過后,他忽然想起了李白的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頓時懊悔不已。后來,他決定改過自新,就關起門來開始發(fā)憤讀書。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個月之后,他幸運地考取當年庚子賠款獎學金留學,來到大洋彼岸的美國,人生從此揭開了嶄新的一頁。
一篇文章贏盛名
在美國留學期間,胡適就讀于美國康奈爾大學。作為一名庚子賠款生,他每月都要從華盛頓的中國公使館領取一筆生活津貼。這筆生活津貼常常裝在一個信封里。
有趣的是,負責郵寄津貼支票的公使館秘書,是一位性情嚴肅的中國基督徒。每次他都在信封內塞進一些簡短的道德宣傳單和激勵人上進的箴言。例如“不滿25歲不娶妻”、“多種樹——種樹有益”之類。每次看過,胡適總是一笑了之。
有一次,胡適又到中國公使館領取生活津貼。信封里的紙條,宣傳的是勸說人支持用拉丁文字體做民眾教育手段??春笏行嵖?,就寄出一篇言辭激烈的反駁信。后來,當他重新想到此事時,忽然又認識到,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由此他想到中國語文言與白話之分的現(xiàn)狀。
為此,他寫出《文學改良芻議》一文,提出反對文言文,主張文學革命。他一稿兩投,一篇發(fā)表在他自己主編的《留美學生季報》上,副本寄回國內的《新青年》。
出人意料的是,先期發(fā)出的原稿竟無人理睬,而后來發(fā)表的副本竟一紙風行,全國哄傳。1917年發(fā)表在《新青年》上的《文學改良芻議》一文,開文學革命之先河,新文化運動由此開始。一件小事促成一篇文章,而這篇文章為他贏得了一世盛名。
名人本色是書生
胡適回國后,經常到大學里去講演。有一次,在某大學講演中,他引用孔子、孟子、孫中山先生的話來說明自己的思想觀點。
為了方便,也是為了省些力氣,他就在黑板上寫:“孔說”,“孟說”,“孫說”。這些做法,當時并無人提出質疑。
最后,當他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時,竟然莫名地引發(fā)全室學生哄堂大笑不止。一時,被笑得一頭霧水,不知所以然?;仡^一看黑板,方才醒悟。
原來他寫的是:“胡說”。
胡適在美國做駐美大使時,也有一件趣事被傳為笑談。
那時是珍珠港事變前夕,北平圖書館有數(shù)百部善本書托美國國會圖書館代為保存。
當書籍被運到華盛頓后,美國極為重視,認為這是件文化大事。所以,美國國務院和美國國會圖書館館長努索。埃文斯特請胡適前往察看并派大員陪同。
胡大使準時赴約,該批書籍在國會圖書館準時開箱,查驗,入庫。
豈料,此公一進書庫,便再也沒有出來。美方派人去查看,發(fā)現(xiàn)他席地而坐,正旁若無人地看書。
1個多小時就這樣過去了。那些陪他前來的大員和圖書館館長不得不在黝黑的書庫走廊中大踱其方步,焦急等待,而胡適卻對此渾然不覺。
后來,過足書癮后,胡適才從里面出來。從書堆里提著上衣笑嘻嘻地出來后的他,又開始和這批與“善本”無緣的要員們大談其“善本”經緯,眾人無不搖頭苦笑。眾人此時方知,此公原來是個“書迷”。見了書,自然忘乎所以。
這件事,在外交圈子里傳為笑談。但胡適我行我素于不自覺之中,是真名士自風流,此后,別人也認為他是位“學者大使”,由此他的怪行反被傳為佳話。
笑待人生真風流
胡適是一個留學的“洋博士”,而他的夫人江冬秀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村姑,而且還是一位纏了腳的沒文化的村姑。就是這樣一位村姑,做了胡適一輩子的夫人,伴著胡適北上南下。去臺灣,到美國,而且還讓胡適落了個懼內的名聲。
所以人們就習慣把他的小腳太太和他的博士頭銜放在一起,開他的玩笑。而胡適為此并不介意,反而常以此津津樂道。
胡適是屬兔子的。而他的夫人江冬秀是屬老虎的,于是,胡適常拿此開玩笑說:“兔子怕老虎?!?/p>
有一次,法國巴黎的朋友寄給他十幾枚法國的古銅幣,看到錢幣上有“PTT”三個字母,讀起來諧音正巧為“怕太太”。胡適就與幾個怕太太的朋友開玩笑說:“如果成立一個‘陷太太協(xié)會’,這些銅幣正好用來做會員的證章。”
有一天晚上,胡頌平在胡適的辦公室工作特別晚還沒有回去,胡適讓他回去休息,并打趣道:“你不怕你的太太會罵你嗎?這樣,我的PTT證章不能送給你了。你沒有這個資格。”
1958年,身任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胡適,出席一次慶祝宴會時,接著收藏這個話題即興演講。緣由是,任駐美國大使時。曾有記者報道。說他是個收藏家,一是收藏洋火盒,二是收藏榮譽學位。
胡適說,他真正的收藏不在火柴盒和榮譽學位——他在大使任內收集的火柴盒有五千多個,部留在了大使館內。而他三十多個榮譽學位,都是人家送的,不能算他的收藏,他真正的收藏其實是全世界各國怕老婆的故事。
“這個沒有人知道。這個很有用,的確可以說是我極豐富的收藏。世界各種怕老婆的故事,我都收藏了?!?/p>
胡適發(fā)現(xiàn),有三個國家是沒有怕老婆的故事——德國、日本、俄國。而意大利倒有很多怕老婆的故事,“我預料意大利會跳出軸心國,不到四個月,意大利真的跳出來了?!?/p>
大家都安靜地聽胡適講,胡適話鋒一轉說,現(xiàn)在就這個收藏能得出一個結論:凡是怕老婆的國家都是自由民主的國家;反之,凡是沒有怕老婆的國家,都是獨裁的或極權的國家。他說大抵不錯,二戰(zhàn)時期的蘇聯(lián),是個沒有怕老婆故事的國家,而那時的蘇聯(lián)正是獨裁和極權的時期。
原來,胡適是借怕老婆話題談他對二戰(zhàn)期間國家政治局勢的見解。
由此,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溫度、有呼吸,鮮活而真實的胡適。
他不營造自我神話,也拒絕被神話。胡適和我們一樣,是一個凡人,只不過,他的言談舉止都傳達出豐富的文化信息,他是一個學識淵博的PTT會員,這一點真的無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