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晚報》報道:“一女孩兒因壓歲錢未與GDP同步增長而拒絕接收。”《重慶晨報》報道:“重慶14歲的女孩兒起訴自己的父母:‘請求法官判父母把2800元壓歲錢還給我?!薄吨袊嗄陥蟆穲蟮溃骸班嵵菔芯曇宦沸W一千五百多名學生,捐出一萬多元壓歲錢,為2所希望小學援建了兩個價值5000元的希望書屋?!薄吨貞c日報》報道:“年僅6歲的幼童在父母的陪同下,把1000元壓歲錢捐給了市白血病兒童基金會,成為最小的捐款者?!?/p>
同為“壓歲錢”,不同的是故事。從這些故事中,我們是否有話想說。壓歲錢“壓”住了什么?壓歲錢應怎樣合理花費?壓歲錢給的額度應怎樣定量?“壓歲錢”的民俗是否該叫停?
“壓歲錢,讓人歡喜讓人憂”座談會紀要
教 師:同學們,大家在過春節(jié)的時候最高興的事是什么?相信很多人會說有壓歲錢。對于壓歲錢的話題向來頗有爭議,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針對這個話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韓麗娟:過春節(jié)時,長輩們給我們壓歲錢是年俗中的一個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壓歲錢怎么用更有價值?《今晚報》的一則報道給了我們啟示:將壓歲錢捐出來,扶貧濟困,從而使壓歲錢“升值”。壓歲錢如此“升值”,是值得肯定的,是對我們社會公益精神的宏揚,也有助于我們身心的健康成長。
王夢雨:壓歲錢是一種傳統(tǒng)民俗,是長輩對晚輩的關心愛護和美好祝福的體現(xiàn)。可是,如今壓歲錢“身價”越來越高,一路飆升,少則百元,多則千元,甚至上萬元。擺在我們眼前的現(xiàn)實是:大人們給得“慷慨”,孩子們收得“坦然”。怎么辦呢?上海一些家庭的新風應“刮”得更大點兒:“不討壓歲錢,只要壓歲言?!奔议L可以多用自己記憶中的名言警句當作壓歲禮物送給孩子,建議家長不妨一試。
楊 波:壓歲錢是春節(jié)的一項重要元素,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民俗。但現(xiàn)在壓歲錢的數(shù)額越來越大,加之攀比心和虛榮心作怪,壓歲錢越來越成為一種負擔。鑒于此,我提議:給壓歲錢應量力而行,真誠至上。
成 風:向晚輩贈送“壓歲錢”的習俗,最早是由宋代的“壓歲盤”演變而來的。直到今天,給“壓歲錢”仍風行大江南北。過去,壓歲錢的祈福意義大于實際功能;現(xiàn)在,壓歲錢的功利味道漸濃:要得多,花得多。結果是,春節(jié)之后娛樂場所生意紅火,“壓”住了我們的健康成長。壓歲錢,家長應當合理發(fā)放,我們應當合理使用。
周 強:在傳統(tǒng)觀念中,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過年給孩子們發(fā)紅包,已經“約定俗成”,成為國人的慣例。但如今,壓歲錢的意義已經變質,成為家長們顯示自己的地位高低、關系圈的大小和孩子們相互攀比的工具,以致出現(xiàn)上述依法索要壓歲錢的鬧劇。
胡雨晨:“壓歲錢”已經不再是一項傳統(tǒng)的求吉驅兇的民俗,而成了一個爭議很大的話題。當今社會,大多數(shù)孩子將壓歲錢的多少作為衡量長輩是否愛自己的標準,給的多就是愛,給的少就是不愛。長輩們年齡大了,收入微薄,一個春節(jié)有可能耗干長輩大半年的收入甚至更多?!皦簹q錢”,休矣!
教 師:壓歲錢,讓人歡喜讓人憂。憂在壓歲錢成為一種經濟負擔,憂在壓歲錢壓住了未成年人的成長。怎樣從憂到喜?淡化“金錢至上”的意義,注重象征意義和文化內涵;父母長輩以身作則,做節(jié)約的榜樣;依托壓歲錢,對未成年人進行一定的理財教育;鼓勵捐出壓歲錢,培養(yǎng)他們富有愛心的品質和助人為樂的精神。但愿壓歲錢不會滋生未成年人的拜金主義,希望你們帶著“壓歲錢”的祝福健康成長。
(整理 劉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