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天使”在行動
黑龍江省的一位讀者也是“愛心1牽1”活動的積極關注者。她在來信中說:我是《中學生博覽》的一位忠實讀者,在關注《中學生博覽》的同時,我也同樣關注著你們舉辦的“愛心1牽1”活動。前段時間,我寄去了我的處女作,令我驚喜的是,那篇小文居然被刊登了!今天收到了編輯部寄來的樣刊——2008年第11期《中學生博覽》,但是有一個小小的遺憾,那就是我媽媽已經(jīng)給我買了這一期的《中學生博覽》,所以我決定將它贈閱給那些山區(qū)里的孩子們……
從這位熱心讀者的來信中我們不難看出,她的家庭并不富裕:爸爸下崗在家,只靠媽媽一個人微薄的工資撐起家里的大事小情。在這里我們很感謝這位讀者的愛心。她在信中還提到,“感謝媽媽讓我在正值青春年少時認識了《中學生博覽》”。編輯部所有同仁也向這位可敬的媽媽表示感謝,謝謝她對《中學生博覽》的支持。
“愛心天使”看過來
如果你愿與貧困的他(她)分享《中學生博覽》帶給你們的青春滋味,請繼續(xù)訂閱《中學生博覽》送給他(她)。
如果你只想與他(她)做青春路上攜手并進的好伙伴,請繼續(xù)帶著你的熱情、你的愛心、你的快樂與他(她)共渡難關。
“你們”的愛心降落的地方,也許正是“他們”夢想開始的地方。
“愛心1牽1”的具體活動內(nèi)容,請參見2008年第7期《中學生博覽》第50頁,并按活動要求行動。我們時刻期待你的加盟。
“愛心1牽1”結對名單
(愛心天使:馬柳璇515152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qū)陳店鎮(zhèn)流仙村 贈閱2008年全年雜志)
獲贈同學:楊文艷557300貴州省黎平縣第一民族中學高一(2)班
獲贈感言:茫茫人海中,因為你的出現(xiàn)讓我感動,我似乎只能用最簡單的“謝謝”二字,表達我渴望文字滋潤的內(nèi)心。
(愛心天使:牛季鵬028000內(nèi)蒙古通遼市第一中學高一(11)班 贈閱2008年第13期至24期雜志)
獲贈同學:馮巧華537300廣西平南縣桃李中學(052)班
獲贈感言:感謝你的贈禮,我會好好珍惜。面對這些《中學生博覽》雜志,我的心靈多了一份滋養(yǎng),倘若有一天我成功了,就算我與你相隔萬水千山,我也會親口對你說:“謝謝!”感恩將永遠是我生命的主旋律。
如火如茶進行中
“愛心1牽1”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有的讀者在寄來訂閱費的同時,附上一封短信,信中是對自己的檢討,檢討自己平日里肆意揮霍,不懂得珍惜已擁有的恬適、安逸的生活,不了解父母長輩的辛勞困苦;有的讀者不僅想為同齡人訂閱雜志,還想給他們寄送書本、練習冊、日用品、衣服等;還有的讀者想通過“愛心1牽1”活動結識喜歡《中學生博覽》有上進心、懂得珍惜的知心朋友。
“愛心1牽1”活動已得到廣大《中學生博覽》熱心讀者的特別關注,但仍有“愛心天使”對自己的愛心行動存在困惑,家銘姐姐就不再一一回復了,在這里針對大家普遍存在的疑問統(tǒng)一回答。
1. 我想給貧困學生寄送一些舊的書本、衣服等個人物品,怎么辦?
家銘姐姐:請關注“愛心1牽1”每一期刊登出的配對名單,查找自己相對應的贈予對象,或根據(jù)“愛心1牽1”活動組寄發(fā)給你的配對學生的詳細資料,直接將物品寄送給你的對象。記?。呵f不要再寄給“愛心1牽1”活動組,這樣做更直接更節(jié)約。
2. 我想給貧困學生匯款,怎么匯?
家銘姐姐:“愛心1牽1”活動組多次提醒參與者不要涉及金錢往來,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這既是對接受贈閱一方的同學的尊重,也是我們雜志對未成年讀者的一種負責任的要求。如果你一定要捐助貧困生,可通過共青團吉林省委、吉林省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向你所要捐助的對象捐款。
捐款詳細地址:吉林省長春市人民大街1571號 吉林省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 郵編:130051(請注明捐款人姓名、通信地址、捐款意向)
捐款熱線電話:0431-85876681、85876684
捐款銀行戶名:吉林省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
賬號:190101040004034
開戶行:長春市農(nóng)行四馬路分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