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平
清末著名京劇演員汪笑儂,曾于1911年前后到濟南演出、生活了兩年。當時著名凈角演員劉永春也在濟南。劉永春的演出地點是明湖南岸的“鵲華居”,而汪笑儂則以不遠處的“富貴茶園”為基地,二人“以營業(yè)競爭,漸成仇敵”。劉永春頗為自負,逢人就破口大罵“汪笑儂何能唱戲!”原來,汪笑儂原名德克金,是個旗人,早年中舉后當過河南太康縣縣令。由于他生性不諳官場陋習,沒干多長時間便掛冠下海演起了京劇,并給自己起號為“伶隱”。當時有個名伶叫汪桂芬,曾多次嘲諷他演戲不合規(guī)矩。于是他干脆改名叫汪笑儂,意為我是被汪桂芬恥笑的人。
1910年,汪笑依從上海來到濟南,被聘為戲劇改良所所長。在濟南期間,汪笑依早已耳聞劉永春的不善之詞。但他并不理會,只是在濟南各茶園奔波演戲。1911年的一天,布政司大街(今省府前街)的山陜會館要演堂會戲,主人以劉永春,汪笑儂二人均負盛名,專門邀請二人同臺合演《捉放曹》。由劉永春扮演曹操,汪笑儂飾演陳宮。上場后,劉永春有意刁難一下汪笑儂。于是,他故意將一段唱詞中的“八月中秋桂花香”唱成了“八月中秋桂花開”。劉永春得意洋洋:我偷偷換了的轍,看你老汪怎么辦。豈料,汪笑儂隨機應變,本來應接唱“(西皮搖板)行人路上馬蹄忙”,他脫口唱道:“棄官拋印隨他來?!笨妥娡粜z才思敏捷、風趣幽默,遂喝彩不已?!肚灏揞愨n一優(yōu)伶類》記載了這則軼事,并稱“劉自是誓不與汪合演,而罵如故?!?/p>
汪笑儂一生在舞臺上塑造了許多鮮活的藝術(shù)形象,還自編自演自導了多出改良京劇。光緒年間,汪笑儂辭官后到了上海,進入丹桂茶園,成為職業(yè)演員。當時朝野上下倡言變法,京劇演員也受到感染,鼓吹文明、競演新戲。因此博學多才、編演兼擅的汪笑儂,便常以舊劇改新調(diào),或以新戲唱舊法,將他憤世嫉俗、憂國憂民的情懷融入劇作中。戊戌變法失敗后,汪笑儂深感哀痛。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臨刑時曾仰天長吟:“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汪笑儂聞知后揮筆寫道:“他自仰天而笑,我卻長歌當哭?!北瘧嵵?,遂編寫《黨人碑》一劇,借北宋書生謝瓊仙不滿蔡京誹謗忠臣,醉后怒毀元祐黨人碑的故事,悼念戊戌變法犧牲的黨人。據(jù)《清稗類鈔》記載:“《黨人碑》一劇,乃采《六如亭說部》東坡逸事,略加附會,暗刺政府,而科白關(guān)目,亦能鼓舞觀者興趣。如在酒樓獨嘆時,酒保誤蔡京為菜心,司馬光為絲瓜湯,謂蘇東坡有三弟,日西坡、南坡、北坡,東扯西拉,詼諧有趣。至題詩一段,高唱。連天烽火太倉皇,幾個男兒死戰(zhàn)場。北望故鄉(xiāng)看不見,低聲私唱小秦王。長安歸去已無家,瑟瑟西風吹黯沙。豎子安知亡國痛,喃喃猶唱后庭花。腔調(diào)抑揚,不襲皮黃陳套?!ㄗ钟傻投?,延長至二十余音,婉轉(zhuǎn)自如,尤為難得。在專制政府之下,笑依竟能排演革命戲,膽國壯,心亦苦矣?!薄饵h人碑》演出后,汪笑儂也因率先編演改良京劇而聲譽鵲起。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第一出演外國事的京劇也出自汪笑儂之手。這出戲名叫《瓜種蘭因》,后改名為《波蘭亡國慘》,系1904年8月根據(jù)《波蘭衰亡史》改編而成,原計劃寫16本,但僅演出了3本,刊印一本。目前所看得到的第一本共13場,主要寫波蘭和土耳其開戰(zhàn),由于波蘭君臣荒嬉、主帥驕矜、奸細通敵,導致兵敗乞和,面臨被瓜分的命運。第二本內(nèi)容,則有解散眾議院、三叩波蘭宮、創(chuàng)立秘密會、火燒景教寺、慘殺眾國民、逃奔瓦爾肖等。由于說的是波蘭國被各國瓜分的故事,寫得悲壯淋漓,又暗中切合中國時事,看過這戲的人均感動不已。該劇大膽取材,以中國戲演外國事,演員穿上洋裝,唱著西皮二黃,別開生面、耳目一新。內(nèi)容也貼近現(xiàn)實,以外國的歷史故事影射中國時事,提醒國人不要重蹈覆轍,引發(fā)人們的共鳴。
自從汪笑儂編演《瓜種蘭因》后,全國各地便紛紛編演時裝京劇,從1904年至1914年,時裝京劇成為京劇改良運動的主要演出形式。當時柳亞子等人為了啟迪民智,以改良京劇為“媒介”,又聯(lián)合汪笑儂于1904年9月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本戲劇雜志《二十世紀大舞臺》。雜志第一期卷首刊登了汪笑儂的照片,題為“中國第一戲劇改良家”,照片后頁是汪笑儂自題詩兩首,第二頁則是汪笑儂題詞:“歷史四千年,成敗如目睹,同是戲中人,跳上舞臺舞。穩(wěn)操教化權(quán),借作興亡表,世界一場戲,猶嫌舞臺小?!?/p>
辛亥革命后,汪笑儂離開濟南,前往天津,任天津正樂育化會副會長。民國二年,又任天津戲劇改良社社長,并親自撰寫學戲講義80篇,為學生講學。汪笑儂一生以京劇革新為己任,他曾作詩明志:“手挽頹風大改良,靡音曼調(diào)變洋洋。化身千萬倘如愿,一處歌臺一老汪?!?918年,汪笑儂去世,終年60歲。汪笑儂在濟南演出的這段軼事為濟南這座戲劇之城留下了一段梨園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