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庭
低年級的語文課本中有篇課文:農(nóng)民把花生種到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好多花生。農(nóng)民把玉米種到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好多玉米。小貓看見了,把小魚種到了地里,他想收獲好多小魚呢!
那么,這只小貓究竟可愛不可愛呢?
老師讓大家討論討論。
男生亮亮說:“我看不可愛。花生和玉米都是種子,只有種子才能萌芽生長,小貓錯把小魚當做種子種,這叫出洋相,當然不可愛?!?/p>
女生妙妙說:“有人說小貓不可愛,是因為小貓種的是魚,說明小貓貪吃,可是大家想過嗎,要是小貓種的不是小魚,而是媽媽的照片,那就特別特別可愛?!?/p>
大家吃了一驚,問:“為什么?”
妙妙說:“因為這能說明小貓在想媽媽,想媽媽就肯定不是錯!”
大家又問:“可是,小貓種的的確是魚啊!”
妙妙淘氣地眨了眨眼:“那就改寫一下?!?/p>
大家問:“怎么改寫?難道你寫過?”
妙妙回答:“我沒寫過,但我想,完全可以這樣寫?!?/p>
說著,妙妙居然有聲有色地念了起來,仿佛眼前真的有篇有趣的作文:“小貓非常想念媽媽,就把媽媽的照片種進土里,然后捧著臉看著天上的云,云飄來了,他特別特別高興,因為他相信:只要一下雨,媽媽就肯定能從土里鉆出來。”
聽到這兒,大家全都開心地笑了。
語文老師點了點頭,笑瞇瞇地說:“改得好,這么一改,小貓不僅不再糊涂不再好笑,還變得特別天真特別可愛?!?/p>
最后,老師啟發(fā)大家說:“剛才的事實說明,誰善于想象,誰就能寫出美麗的童話,妙妙同學讓小貓種媽媽的照片,就是一篇美麗的童話?!?/p>
于是,在當天的作文課上,大家大顯身手,邊想象邊寫,寫出了好幾篇有趣的童話。
(作者系《讀者》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