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 東
老年人勤于動腿,無論對于養(yǎng)生,還是防病都是非常有益的。下面就介紹三種既方便又簡單的“練腿功法”:散步、快走與慢跑。
散步。關鍵就在這個“散”字:聽任雙腳自由地漫步,從容不迫,無拘無束,感覺自己就像藍天上飄動的白云,精神恬靜怡然,正所謂“逍遙散步”。有人主張散步必須保持一定的速度,認為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運動鍛煉的效果。這是把散步和快走混為一談了。散步的速度、時間的長短,不必強求。唐代百歲名醫(yī)孫思邈素喜散步,短則二三百步,長則二三里路,貴在長期堅持;他還特別注重散步的情趣,每當親朋鄰里前來探訪,他們常常攜手外出散步,“談笑簡約其趣,才得歡適?!焙蔚儒羞b,妙不可言!
快走。快走比散步的速度要快。要通過一定的速度達到運動鍛煉的目的。什么速度合適呢?一般分為中速和快速:中速每分鐘保持80~90步,快速則每分鐘保持在100步以上。對于一個健康老人,每分鐘100步左右為宜。一天總量6000步左右,大約要花60分鐘。對于體弱有病的老人,只宜選擇中速,時間也宜縮短。
慢跑。一般而言,老年人不宜參加競技跑,宜選擇健身跑。健身跑的特點就是速度慢,所以又叫慢跑。慢跑時要分三個階段:預備活動、慢跑活動、跑后放松活動。慢跑的速度以邊跑還能與旁邊的跑友說話為宜。人們發(fā)現(xiàn),慢跑和快走具有同樣的保健養(yǎng)生效果,而且簡便安全,所以比快走更受老年人的歡迎。
著名百歲將軍孫毅對走路的好處體會頗深。2003年,人們向他請教養(yǎng)生之道。他笑著說,我的養(yǎng)生之道,就是走路之道。從長征開始,走到陜北,走到今天。每天堅持20里,外面刮風下雨,就在室內(nèi)堅持走路,不到20里,決不停步。
編輯王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