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青
【原文】
舅媽上學
左娟娟
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題 記
假期我住在舅媽家中。偶爾空閑時,舅媽就與我們提起過去的一些苦難。她說:“你們現(xiàn)在是多么幸福啊!能夠上學。我小時候家里窮,兄弟姐妹多,雖然學費一學期才一元多錢,但是對我們來說卻是個天文數(shù)字!只有讓男孩子去讀書了?!蔽也暹^話說:“那您不是就沒學上了?”舅媽說:“那時,家里連飯都不能吃飽,哪里還有錢上學呀,每當看到男孩子們背著書包去上學,我就一邊做著家務(wù),一邊眼巴巴地望著他們……”說到此時,舅媽悄悄地抹著眼淚。我不敢出聲,覺得自己仿佛是一個千古罪人:我現(xiàn)在在明亮的教室里學習,卻不懂得珍惜。我呆呆地望著地面,低頭不語。舅媽用她那粗糙的手撫著我的頭,安慰著我,感覺柔柔的。(此段問題有三:一是開頭的倒敘過于簡單,不夠引人;二是結(jié)構(gòu)層次不清,文章的開頭應(yīng)該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要獨立成段;三是人物的對話描寫顯得隨意,舅媽沒錢上學的矛盾還顯得不突出。)
“那您后來就真的沒有再上學了?”哥哥在一旁插上一句。舅舅笑著答道:“哪兒啊,你舅媽倔著呢!她每天都到山上去割兩擔豬草,然后跟我們換書看,有時還讓我們給她講解書里面的內(nèi)容呢!”(此段側(cè)重寫舅媽求學的渴望,寫了“換書”和“求教”的細節(jié),但內(nèi)容不夠詳細,不能吸引人,可以增加一些曲折。)
“你們別聽你舅瞎扯。后來,我爸媽看我實在喜歡上學,就只得讓我去學校了,只是我上學有一個條件,必須把家務(wù)全做完。每天天沒亮我就飛一樣地跑到山上去砍一捆柴禾回家,中午放學后,我就用一碗涼開水和一個玉米棒子混在一起吃,就算填飽肚子了。下午回家后,我還要去挑水、割豬草、煮飯……等這些都忙完了,我才去讀書,盡管日子過得很苦,很累,但我還是堅持念完了小學。”(此段寫舅媽求學的艱難,只是一般性的敘述,沒有寫出具體的事例,只有“面”上的大致印象,沒有“點”上的詳細描繪。)
我感嘆著:“舅媽,您真行啊,那么苦的生活您都要讀書,換成我是鐵定不行的。”舅媽點了一下我的鼻頭說:“其實啊,你也可以的。這就是生活中的一道坎兒,其實它不高,是你把它想高了,真正去做的話,一跨就過了?!保ù硕蔚膶υ拏?cè)重于從中感悟到生活的哲理,與自己形成對比,有點簡單,可以展開比較,而從舅媽身上得到的啟示,不如自己自然感悟出來的好。)
是啊,回過頭看看當初的那些苦難,那些煩惱,其實不值一提,它還是人生中的一大財富呢!它豐富了你的經(jīng)歷,啟迪了你的智慧。(此段議論,角度不明,是站在舅媽的角度,還是站在一般的視角,要分清楚。)
【升級思路】
本文是訪問記,作者采用對話的方式,在舅媽的回憶中再現(xiàn)了那個時代艱難的求學過程,從中揭示人物行為的意義。但作者過于注重了事件全貌,類似記流水賬,沒能抓住讀者的興奮點。要把讀者最感興趣的人物的閃光點展現(xiàn)出來,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來升格:
一、精心選擇三個畫面
與其面面俱到地寫,不如抓住人物性格來寫,從幾個側(cè)面反映人物品質(zhì),不求反映全貌、全過程,但求抓住特點,扣緊讀者興趣點、回答讀者關(guān)心的問題。本文可以選取舅媽的“請求上學”、“抗爭求學”、“刻苦求學”三個關(guān)鍵的事件,寫好這三個事件的高潮。可以補充“抗爭求學”中老師幫助的情節(jié),突出舅媽的抗爭和刻苦。高潮是矛盾之焦點,是人的思想和行為的“閃光”處,應(yīng)調(diào)動多種手法,不惜筆墨,寫活寫好。
二、精心設(shè)計三個問題
要挖掘人物的精神,體現(xiàn)文章的層次性,可以設(shè)計幾個關(guān)鍵問題,比如“那您不是就沒學上了”、“那您后來就真的沒有再上學了”、“你上學的日子很苦吧”,串起文章的三個事件,組成文章的線索。
三、精心提煉三句話
要在寫人記事基礎(chǔ)上,善于透視人物內(nèi)心世界??梢越Y(jié)合采訪者的三個問題,精心提煉人物的三句話,作為文章的三個小標題,比如“哪里有錢上學呀?”“我根本不甘心!”“上學的日子真好哇!”既能醒目地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又能體現(xiàn)文章的結(jié)構(gòu)脈絡(luò)。
【改后文】
聽舅媽講過去的事
左娟娟
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題 記
舅媽是我們親戚中的能人,開了一個大店,生意做得特別好。她有一個絕活,就是計算能力特別強,店里的什么賬目都一本清,理得清清楚楚。假期住在舅媽家,偶爾空閑時,她就給我們提起過去的一些苦難,說到她的念書經(jīng)歷,舅媽更是一肚子的話說不完。
“哪里有錢上學呀?”
舅媽最尊敬讀書人,每當有老師來她的店里買東西,她總是優(yōu)惠。我不理解,便問她:“舅媽,您讀過好多書吧?怎么那么尊敬老師呢!”
舅媽說:“你們現(xiàn)在是多么幸福哇!能夠上學。我小時候家里窮,兄弟姐妹多,雖然學費一期才一元多錢,但是對我們來說卻是個天文數(shù)字!家里就只有讓男孩子去讀書了。”
我接過話說:“那您不是就沒學上了?”
舅媽說:“那時,家里連飯都不能吃飽,哪里有錢上學呀?每當看到男孩子們背著書包去上學,我就一邊做著家務(wù),一邊眼巴巴地望著他們……我鼓起勇氣對爸媽說,我要上學!爸爸對著我瞪大了眼睛,媽媽擦著眼淚說,孩子,家里真拿不出錢來呀……”說到此時,舅媽悄悄地抹著眼淚。我不敢出聲,覺得自己仿佛是一個千古罪人:我現(xiàn)在在明亮的教室里學習,卻不懂得珍惜。我呆呆地望著地面,低頭不語,舅媽用她那粗糙的手撫著我的頭,安慰著我,我的心沉甸甸的。
“我不甘心?!?/p>
“那您后來就真的沒有再上學了?”哥哥在一旁插上一句。
舅舅笑著答道:“哪兒啊,你舅媽倔著呢!她爸媽不讓她上學,她每天都到山上去割兩擔豬草,然后跟我們換書看,有時還讓我們給她講解書里的內(nèi)容呢!”
舅媽說:“你們別聽你舅瞎扯。我不甘心,就偷偷地跑到教室后面去聽課,天天去。老師被感動了,就來到我家里,動員我爸我媽,說免去我的學費。后來啊,我爸媽看我實在喜歡上學,提出一個條件,就是必須把家務(wù)全做完,才能去上學。我可高興了,只要有書念,這算什么呢?我趕緊答應(yīng)了?!?/p>
我聽了,陷入了沉思。
“上學的日子真好哇!”
我問舅媽:“您上學的日子很苦吧?”
舅媽說:“每天天沒亮我就飛也似的跑到山上去砍一捆柴禾回家,中午放學后,我就用一碗涼開水和一個玉米棒子混在一起吃,就算填飽肚子了。下午回家后,還要去挑水、割豬草、煮飯……等這些都忙完了,才去讀書。上學的日子真好哇!老師給我們講故事,教我們唱歌,真是快樂!每次背書、考試我都是第一,老師經(jīng)常表揚我。盡管日子過得很苦,很累,但我還是堅持念完了小學?!?/p>
我感嘆著:“舅媽,您真行,那么苦的生活您都要讀書,換成是我鐵定不行的?!本藡岦c了一下我的鼻頭說:“其實啊,你也可以的。那個時代的人都是這樣過來的。這就是生活中的一道坎,其實它不高,是你把它想高了,真正去做的話,就會感到,一跨就過去了?!笔前?,回過頭看看當初的那些苦難,那些煩惱,其實不值一提,它還是人生中的一大財富呢!它豐富了你的經(jīng)歷,啟迪了你的智慧。
【簡評】
修改后的文章,首先在開頭把人物的不凡之處總的展示,接著采用片段式結(jié)構(gòu),用人物自己的三句話作為小標題,把人物最醒目的亮點展示出來,采訪者設(shè)計的問題抓住了讀者的興趣點,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并讓人受到精神上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