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考場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題。(共6分,每小題2分)
馬說
韓 愈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對下面語句中加下劃線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以千里稱 稱:揚(yáng)名
B.一食或盡粟一石 或:有時
C.才美不外見 見:通“現(xiàn)”
D.策之不以其道 策:鞭子
2.比較下列各組加下劃線的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而伯樂不常有
廣起,奪而殺之
雖有千里之能
以君之力
策之不以其道
成,將以攻宋
駢死于槽櫪之間
每自比于管仲、樂毅
3.下面對所選文段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一段先以“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正面提出問題,然后筆鋒一轉(zhuǎn),從反面展開議論。
B.第二、三段主要寫千里馬被埋沒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見”的原因,作者對無知的“食馬者”發(fā)出了強(qiáng)烈的譴責(zé)。
C.文章借伯樂和千里馬的傳說,將人才比為千里馬,將愚妄淺薄、不識人才的統(tǒng)治者比作食馬者。
D.在作者看來,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在兩者中主要是缺乏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
(選題 齊偉利)
(答案在本期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