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榮
從明代起,沈萬三幾乎就成了富翁的代名詞。嘉靖年間嚴嵩掌權(quán),浙江嘉興縣一位丙辰進士花了兩萬三千兩銀子買得吏部考功司主事,惹得當時人稱之為“沈萬三官”。萬歷年間刊行的《金瓶梅詞話》里,潘金蓮一再嚷嚷的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南京的沈萬三,北京的枯柳樹,人的名兒,樹的影兒?!贝嗽挼囊馑际钦f,任何事情都是客觀存在的,正像南京沈萬三有名氣,北京枯柳樹有影子,想要掩蓋也掩蓋不了。沈萬三真可說是名播大江南北,婦孺皆知。
沈萬三的確是一個“富可敵國”的人物,究竟“富”到什么程度?據(jù)《明史》記載,說沈萬三獎勵他的私塾教師:“每文成,酬白金以鎰計?!卑捉鸺窗足y,一“鎰”即二十兩,僅一篇文章就付如此高的報酬,沈萬三的家底可見一斑。朱元璋實施筑城計劃時,單造磚單位便涉及一部(工部)、三衛(wèi)(駐軍衛(wèi)所)、五省、二十八府、一百一十八個縣,另有三個鎮(zhèn)。而沈萬三一人便負責從洪武門到水西門十余公里長的城墻,工程量占整個工程的三分之一。明代孔邇的《云焦館紀談》說,沈氏“有田數(shù)十頃,鑿渠引水以供酒需”,意思是沈家釀酒引水,都需用田數(shù)十頃,如此家產(chǎn)令人咋舌。明人田藝蘅也在《留青日札》里寫道:朱元璋準備犒賞三軍,沈萬三說要代其出犒銀。朱元璋有意刁難:朕有軍百萬,汝能遍及之乎?哪知沈萬三豪爽應答:愿每軍犒金一兩!據(jù)此,今人或許能夠明白,沈萬三為何能號稱“江南首富”了。
朱元璋開始并沒有找到沈萬三什么罪證,沈萬三的致富似乎并沒有什么違法行為。沈萬三大概也明白樹大招風的道理,所以想主動報效以保平安。明洪武六年前后,當他得知京師(今南京)要筑城墻,就主動承擔三分之一的費用,修筑洪武門至水西門一帶城墻,還向朱元璋進貢了龍角,并獻有白金二千錠,黃金二百斤,甲士十人,甲馬十匹,同時在南京建造了廊廡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樓四座。此外,沈萬三甚至還表示愿意捐資犒賞軍士。誰知朱元璋大發(fā)雷霆,要將沈萬三處死:一個平民百姓竟敢犒軍,這不是要造反嗎?幸虧馬皇后勸阻:我聽說法律只殺違法的,不殺不吉祥的。沈萬三一介平民卻富可敵國,是他自己不吉祥,這種人老天爺會降下災禍,何必由陛下去殺呢?朱元璋這才免他一死,發(fā)配云南。
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六年五月初一日頒布《逆臣錄》,當時掛名“藍黨”者人數(shù)已近千。到同年九月初十日,朱元璋發(fā)布《赦藍黨胡黨詔》,稱:“邇者朝臣其無忠義者李善長等,陰與構(gòu)禍,事覺,人各伏誅。今年藍賊為亂,謀泄擒拿,族誅已萬五千人矣。馀未盡者,已榜赦之。猶慮奸頑無知,尚生疑惑,日不自寧。今特大誥天下,除已犯已拿在官者不赦外,其已犯未拿及未犯者,亦不分藍黨、胡黨,一概赦宥之?!睆乃脑碌骄旁?,卷入藍黨“族誅”者就由一千人急劇增加到一萬五千人,牽連之廣,可見一斑。洪武三十一年,“學朱元璋像文坐胡藍黨禍,連萬三曾孫德全六人,并顧氏一門同日凌遲”,這次沈萬三女婿顧學文一家及沈家六口,近八十余人全都被殺,沒收田地,可謂是滿門抄斬了。沈萬三苦心經(jīng)營的巨大家業(yè),急劇地衰落了。號稱江南第一豪富的周莊沈氏,由興盛走向了衰落。
(石景瓊摘自《沈萬三因富致禍》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