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繼東 劉紅蓮
【摘要】課程標準對作文情感的要求分四個層次:真實、自我、向善、美。本文通過對這四個層次的分析和說明,引導(dǎo)學生將情感的表達引向高尚情操的追求。
【關(guān)鍵詞】作文情感;四個層次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豐富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表達真實情感,培育科學理性精神”,“感情真實健康”,“引導(dǎo)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
由此可見,課程標準對作文情感的要求分四個層次:真實的情感、自我的情感、向善的情感、美的情感。下面試對四個層次作一些解說。
一、真實——作文情感的底線
何為真實的感情?葉圣陶先生曾提出了這樣一個標準“既然要寫自己的東西,就會連帶地要求所寫的必須是美的:假若有所表白,這當是有關(guān)人間事情的,則必須合于事理的真際,切乎生活的實況;假若有所感興,這當是不吐不舒快的,則必須本于內(nèi)心的郁積,發(fā)乎情性的自然,這種要求可以稱為‘求誠”。這就是說感情要符合生活實際,感情要出于內(nèi)心,感情的抒發(fā)要自然。有人說“真實是作文的生命”,這里的真實包含了內(nèi)容的真實與感情的真實。
“中學生作文應(yīng)該情真、意真、理真、事真,力求做到‘情深而不詭‘義直而不回‘事信而不誕。真實是文章的生命?!狈街欠督淌谡J為“所謂‘真實的寫作,指作文是學生自己寫的,所表達的情感與學生自己真實體驗到的情感一致,所表達的思想與學生自己達到的思想認識一致,所反映的生活世界與客觀實際的生活世界一致……我們認為感情真實健康是學生作文的底線?!崩詈A纸淌谡J為真實的作文的含義是:真實的言語任務(wù),真實的言語環(huán)境,真實的言語成果,他還說真實的作文是指寫作這個行為的真實性,而真實的寫作行為就是生活。
長期以來,作文教學用表面上的“觀點正確”、“立意高”犧牲了學生作文真實性,導(dǎo)致學生作文的成人化、政治化,導(dǎo)致學生作文感情虛假。正如于漪所說:我們在作文中常常見到的是小人說大人話、空話、套話、大話,看不到生活的露水,聞不到思想的芳香。有些同學將自我封閉在小我之中,自怨自艾,自悲自嘆,透露出來的似乎是看破紅塵,歷經(jīng)滄桑。學生還未進入社會,怎么會看破紅塵呢?青春應(yīng)該是不識愁滋味的,文章哪來那么多的纏綿哀愁,這是不正常的,是虛假的。“文章失去了真的靈魂,還有什么質(zhì)量可言?”
二、自我——作文情感的基本內(nèi)容
作文要表達自己的情感,也就是課文標準中所要求的“做到有感而發(fā)”,“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我們作文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p>
表達自己的感情的標準是什么?要看“這文字的表白與感興是否確實是作者自己?”“我們只須自問有沒有話要說,不用問這話是不是人家說過。果真確有要說的話,用以作文,就是寫出自己的東西了。”就是強調(diào)寫作切忌“克隆”別人的情感,“復(fù)制”他人的思想。
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感情,加上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自然每有所作都成了獨創(chuàng)了”。閱讀這樣的作品,就能讀到作者自己的感情,就能讀到作者自我的存在。
現(xiàn)在的寫作,為什么使學生不敢吐露自己的感情,我想原因之一是應(yīng)試教育。學生寫作的動機是為了得分,他們用虛偽的感情迎合教師的胃口,用大眾化的、偽圣化的情感壓抑個人的情感,結(jié)果是千人一面。
三、向善——作文情感的基本目標
“學生的學習任務(wù)重、壓力大,有的學生生活單調(diào)枯燥,長此以往,會成為機械的人、乏味的人。因而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越是要關(guān)注他們的情感發(fā)展,使他們成為具有健康情感、富有生活情趣的人。”這是《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在感情方面積極的導(dǎo)向,“體現(xiàn)了語文學習中德育與智育相統(tǒng)一的教育思想,我們認為還是應(yīng)該堅持的。沒有這一導(dǎo)向,書面表達就失去了靈魂。如果聽憑作文中悲觀沉淪、拜金主義、貪圖享樂、個人至上等思想情緒任意泛濫,教師也不作引導(dǎo),這是放棄教育的責任。在這個問題是應(yīng)該旗幟鮮明?!备爬ㄆ饋碚f,這是要求學生的情感能夠向善,即有善良之心,表達自己善良的情感。
作文中向善的感情應(yīng)該是符合人性的、符合傳統(tǒng)美德的、符合現(xiàn)代社會倫理道德的感情。如樂觀、積極、勤勞、正直、廉潔、好善樂施、尊老愛幼、奮發(fā)圖強、追求進步等。我們反對將向善的情感圣化,而“所謂高尚的情感”是學生在作文中表現(xiàn)出遠遠高于正常人的高尚的情感,背離了正常的人性,仿佛這些人不食人間煙火,因而這種感情再高尚,但本質(zhì)上是虛假的。
四、美——作文情感的最高目標
葉圣陶先生說:“人是生來就懷著情感的核的,如果能好好培養(yǎng),自會抽芽舒葉,開出茂美的花,結(jié)出豐實的果。生活永遠涵濡于情感之中,就覺得這生活永遠是充實的。”就是說人的情感要寓于真實的生活中才能走向真善美。
那么什么是美的感情,我想真實健康的感情就是美的感情,能夠表現(xiàn)出人性中美好的感情就是美的感情,能夠凈化陶冶感染閱讀者的感情就是美好的感情。具體地說,純潔無私、積極樂觀、剛正不阿、自強不息、忠孝誠信、禮義廉恥、友善博愛、立志報國、威武不屈、同情仁慈等這些情感都是一種美的情感。他能夠引導(dǎo)人們追求一種更高尚的精神。在寫作中引導(dǎo)學生追求這類情感,引導(dǎo)學生去感受、體驗、追求精神之美,這是中學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真實”、“自我”是“向善”和“美”的前提,“向善”和“美”是“真實”、“自我”的歸宿。中學生寫作情感的四個層次是相輔相成、互為表里的關(guān)系,不能把四個層次絕對的分開。但一篇作文在情感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學生學會將自己的真實的情感表達出來,使寫作成為學生生活、成長的一部分,使寫作成為其情感的見證。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努力引導(dǎo)學生將自己的靈魂和情感引向“向善”和“美”的層次,使其情感更加純正高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讓他們通過寫作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
通過以上四個層次的說明,會使學生懂得寫作不是宣泄情感,而是凈化心靈;不是玷污靈魂,而是陶冶情操;不是降低境界,而是提升靈魂。一句話:寫作要引導(dǎo)學生將情感的表達引向高尚情操的追求。
分析和把握課程目標中情感目標的四個層次,能夠引導(dǎo)學生在寫作中正確把握好自己情感表達的底線和追求的最高目標,也有利于中學作文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