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部時間1月2日中午12時06分左右,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在電子交易中達到每桶100美元,刷新了2007年創(chuàng)出的每桶99.29美元的國際原油期貨盤中最高紀錄。當日收盤時,該種原油期貨價格每桶比前一個交易日上漲了3.64美元,收于99.62美元,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許多業(yè)內人士認為,2008年第一個交易日油價即破百元關口,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首先,國際社會對地緣政治安全的擔憂是導致油價上漲的重要原因。非洲主要產油國近期發(fā)生了一系列暴力事件,尼日利亞國內局勢持續(xù)動蕩,一伙武裝分子1日襲擊了該國主要產油區(qū)等地,非洲另一產油國阿爾及利亞2日也發(fā)生了一起自殺性爆炸事件。另外,伊朗等中東產油區(qū)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也讓投資者感到擔心,并可能使投機商們將油價抬得更高。
其次,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及對石油能源的需求日趨增加,人們對石油產品“需求遠遠大于供給”的心理預期也日益加深。2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警告說,到2024年,該組織可能無法滿足國際原油市場需求。
第三,美元疲軟對油價也產生了很大影響。2日當天,美元對西方主要國家貨幣繼續(xù)貶值。
對于原油價格一時飆升的情況,美國能源部發(fā)言人2日表示,將來應對高油價的措施包括,擴大美國國內的油氣生產,增加美國的煉油能力等。盡管如此,油價猛漲仍加劇了人們對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
1月3日,盤中又創(chuàng)出每桶100.09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在美國次貸危機已對西方主要經濟體造成嚴重沖擊的背景下,油價長期居高不下將為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增添新的變數。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去年10月份發(fā)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今年發(fā)達國家經濟預計將增長2.2%,增速低于去年的2.5%。發(fā)展中國家經濟預計將增長7.4%,增速也低于去年的8.1%。在油價“破百”后,不少人擔心,高油價可能造成全球經濟增長速度進一步放慢。
分析人士指出,油價如果長期居高不下,將會給全球經濟至少帶來兩大不利影響。首先,高油價將使得消費者的能源開支增加,從而限制消費者其他方面的開支。由于個人消費開支已成為美國、歐元區(qū)和日本等西方發(fā)達經濟體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高油價如果對個人消費開支產生抑制作用,將會影響整體經濟增長。
其次,高油價還會增加全球經濟面臨的通貨膨脹風險。高油價會直接帶動汽油和取暖油等成品油價格上升,此外高油價還會增加企業(yè)的生產成本,并有可能引發(fā)其他產品價格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西方發(fā)達經濟體而言,次貸危機引發(fā)了流動性不足,為避免金融市場進一步劇烈震蕩,美國聯(lián)邦儲備委員會和歐洲中央銀行均不得不降息或暫停加息。如果高油價造成通貨膨脹壓力進一步上升,西方主要經濟體的央行將在利率政策上面臨兩難選擇。
不過,也有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雖然高油價會對全球經濟產生影響,但鑒于美國等西方發(fā)達經濟體經濟近30年來對石油的依賴已大幅下降,因此高油價對經濟的影響可能不會像歷史上幾次石油危機那樣具有破壞性。
(據1月4、5日《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