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山河
你像夸父,更像一只飛蛾,以治國安邦、尋找光明為己任,不顧粉身碎骨,毅然決然地投向了南宋那堆熊熊烈火。
——題記
是誰,在鷓鴣山中,斷鴻聲里,把流水嘆盡,青山望斷?
是誰,在寂寞樓頭,煙柳斷腸處,劍鳴鋒鏑中,四顧茫然?
是誰,在斜陽危樓,日暮江天里,把興亡看盡,把欄桿拍遍?
你曾以50人之寡入數(shù)萬人之?dāng)碃I,生擒叛賊張安國,金戈鐵馬,快意平生。
你曾是山東大漢,卻為江南游子,于蛙鼓聲中,稻花香里,舉杯獨酌,卻是飲不盡的國仇家恨。
你像一塊鐵,時而被鑄成最鋒利的劍,刺向敵人的咽喉,時而被放入火中:扭曲、煅燒、淬火、錘打……
稼軒呀!真不明白,歷史為什么總是讓人把你那份樸素的責(zé)任心咀嚼得百味叢生,苦不下咽。
20年,整整20年的官場生涯,卻足足有大小37次頻繁的調(diào)動,這是為什么呢?
“物無美惡,過則成災(zāi)!”竟然是因為你那份強烈的責(zé)任心!
宋神宗說柳永:“且去淺吟低唱,何要浮名。”他果真就去做了情詞圣手。
可是你做不來,因為,在你心中,始終有一份責(zé)任:治國安邦,為南宋朝廷,更為天下黎民蒼生。所以你每次被調(diào)動一個地方,都風(fēng)風(fēng)火火,認(rèn)真對待每一件事情:興辦教育,革除弊政,鼓勵農(nóng)業(yè),發(fā)展生產(chǎn)——以為鞠躬盡瘁就會得到朝廷的賞識、重用!
然而,你錯了,南宋皇帝的昏庸已容不下你的正直。龍書案后黑暗的半徑量不出民間疾苦的周長!
終于,你認(rèn)清了一切,夢碎了,心碎了,志卻未殘——沒有了“列艦層樓”,沒有了“投鞭飛渡”,沒有了“金戈鐵馬”,可你還有如椽之筆呀!
于是你以血淚為墨,繼續(xù)書寫你的責(zé)任。
人民不會忘記你,歷史不會忘記你。后生不才,愿為你填詩一首:
一心愛國英雄漢,
南宋報國有稼軒。
干戈沉浮誰得似,
汨羅江畔問蒼天。
端午龍舟嘆屈原,
草了一生豈枉然。
欄桿拍遍志不殘,
留得余生仍吶喊。
[山東鄆城一中高三(13)班
指導(dǎo)老師:楊延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