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青松
張冬梅評
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陽光的懷抱中,卻沒有像作者這樣去感悟它的內(nèi)蘊。作者用自己敏銳的洞察力和細膩的筆調(diào),把我們帶進了留意身邊物的情感世界。在與作者一同觸摸陽光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了平淡中的美,在美中感悟生活的意蘊和真諦。
[作者單位:湖北大學文學院]
我曾經(jīng)讀到這樣一個句子:陽光走著貓步來。我當時在心里反復(fù)咀嚼這句話之后,仍延續(xù)著說不出來的感動。我以前一直以為陽光只是單純的理性意義上的一種東西,它存在于我們生活的無數(shù)角落,它和空氣、雨水、泥土一樣廉價,它甚至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是太陽正常運行的附屬物。
后來,又讀到代薇的詩句:陽光照射進來/像一杯剛剛擠出來的泛著泡沫的牛奶/還帶著牛棚和干草的氣味/睡衣的顏色。我第一次覺得陽光也如此的美麗和充滿感性。
我選擇在一個閑暇的午后,坐在臨窗的書桌邊。陽光從窗欞斜射進來,它照在墻角水仙舒展的花瓣上,然后又落在我身后凌亂堆放的書籍上。我書房中許多寂寞的什物,正承受著它溫柔的撫摩,這四周陽光也一樣地安靜。
我可以在時間的推移中,感受到陽光的優(yōu)美步伐,它如同一個小女孩,掀起裙角,躡著小腳,從我房間走過,爾后又靜靜地離開。她的到來,只相當于秋天里落葉的一次自然降落,而不會驚擾我凝神時的短暫安睡。
一直生活在北方習慣了,到了南方總有些不適應(yīng)。南方氣候濕而多雨,陽光有時也不是很絢爛的那種,所以很多時候會特別懷念在北方的日子。尤其是在冬天,南昌的冬天并不太冷,只是風較大,因而陽光顯得微弱,它完全比不上北方的那種明朗的照耀。
我生活的這個地方,冬天里霧氣會很重,所以我清晨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掀開寢室窗簾,去等待那一縷陽光穿透霧靄,照射進來。然后緊接著是到走廊晾曬被褥,在接近正午時分,陽光才會無限地籠罩整個陽臺,讓我們沐浴個徹底。在陽光下彈著木吉他的憂郁男孩,他比我更懂得,陽光的每一次照耀,都會是一次非比尋常的精心彈奏。
我記得高中時代的我,喜歡在晴朗的周末黃昏,去后山坡上看日落。那時候總是獨自坐在一塊巨石上,看著太陽在河對岸緩緩地沉下去,云層變成灰藍色——這是一天中陽光最溫情的時候。山坡上到處是陌生的墳?zāi)?,但我從不懼怕,我坦然自如地走在寂靜的松樹林中,因為內(nèi)心的寬闊。陽光就是這樣,它總能滌凈你曾經(jīng)騷動的心。
在遭遇了好些天連綿雨水之后的一個下午,陽光終于讓我再次看到陽臺上被子漫天鋪開的景象,也讓我再次聽見廊檐下伴著吉他聲的動聽哼唱,一些爽朗的笑聲也隨著陽光的來臨而重新復(fù)活。那個下午,我在漫長的等待之中,突然想出去看看太陽,這個想法讓我的室友驚訝不已,但沒人愿意接受。我打電話給一位要好的朋友,很誠摯地提出邀請。我原以為這是一個超乎尋常的奇妙想法,它甚至要比看月亮更具浪漫氣息,但最終她沒有同意。她還勸我放棄這個很荒誕的想法,在寢室里安靜地看書。其實是她們無法體會一個人對陽光的眷戀和摯愛。
我還是去了。整個下午,我就一個人躺在草坪上,閉上眼睛,那和月光一樣溫和的光芒,拂過我的臉,我體味到了前所未有的親切。很久沒有如此近距離地觸摸陽光了,我們被塵世所累而日漸發(fā)霉的心,其實需要更多的晾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