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聰凡
讀材一點通
真摯的情感傾訴,溫情的寫作素材。
以前,我只是聽說過留守兒童,也非常同情他們的境遇,卻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也成了一名留守兒童。
今年暑假過后,爸爸和媽媽為了生計,坐上了南下的列車,開始了打工生涯,一個曾經(jīng)充滿歡笑的家庭如今只剩下我一個人。每天晚上,我躺在床上都久久難以入睡,想著自己從此就要一個人生活了,眼淚就會禁不住悄然落下;在白天,我更是經(jīng)常坐在凳子上癡癡的發(fā)呆。看到這種情形,細心的老師一邊耐心的開導我,一邊發(fā)動同學們幫助我,一時間,我成了我們班的重點保護“動物”。
每天中午放學,同學們總是爭先恐后的拉我去他們家吃飯。因為我不想去,還有同學跟我急了呢!轉(zhuǎn)眼,冬天來臨了,放學時天已經(jīng)快黑了,每次輪到我做值日,全班同學都不約而同的留下來幫助我,第二天早上等我到校的時候,同學們又幫我把值日做完了。記得有一次,突然下起了大雨,我沒帶雨傘,朱夢瑤同學把傘塞給我,自己冒雨就跑回家了。我當時感動得“謝謝”都忘記了說。
老師對我的關(guān)懷更是無微不至。時常和我談心,幫我復習功課。還經(jīng)常邀請我去她家吃飯,甚至怕我晚上睡不著,還專門從圖書室給我借了好幾本書,說書可以幫助人減輕精神上的壓力。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街坊鄰居也都竭盡所能幫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前天是冬至,我不會包餃子,本打算吃面條,可還沒等我軋面條,左鄰右舍都給我端來了熱騰騰的餃子。那天我又哭了,我覺得我甚至比爸爸媽媽在家的時候更幸福,是大家的關(guān)心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我是一名留守兒童,但我的身邊有老師、同學和街坊鄰居,我覺得我一點都不孤單!
技法一點通
樸實的語言,飽含著小作者的深沉謝意。全文的寫作技法非常平實,卻因“人以情真,文以情美”而讓文章感人至深。
(指導教師:吳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