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年山
【摘要】成語和文言文學(xué)習有著緊密而微妙的聯(lián)系。成語中的字詞和很多文言實詞、文言虛詞都存在著同詞同義的現(xiàn)象,此外從成語中還可學(xué)到一些文言文中的語法知識,掌握了成語,就能為更好的讀懂、理解文言文奠定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成語;文言實詞;文言虛詞;語法
時下,有許多中學(xué)生覺得文言文很難學(xué)。至于難學(xué)的原因,就不再深究,這里只想探討一下如何從成語中學(xué)習文言文的問題。也許有人會問:成語中能學(xué)習文言文嗎?能!因為中華古代文化是以文言文形式記載的,而成語是古代語言寶庫中的精華,從中可以窺見文言文的身影,嗅到文言文的氣息。再說成語的幾個主要來源(神話傳說、寓言故事、歷史故事、文人作品等)原本都是以文言文為載體的。再看一組數(shù)據(jù):177、173、136、255、161、265、158、310、140,這依次是出自《詩經(jīng)》、《論語》、《孟子》、“春秋三傳”、《莊子》、《史記》、《漢書》、“唐詩”、“宋代詩詞”的成語條數(shù)(是據(jù)《成語探源辭典》統(tǒng)計的)。所有這些足以說明:中學(xué)生若能學(xué)好成語,對其學(xué)習文言文是有很大幫助的。下面主要從三方面予以細說。
一、從成語中學(xué)習并掌握一些文言實詞的意思
有些成語中的字詞跟文言實詞存在同詞同義現(xiàn)象,這就有助于中學(xué)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記憶和對文言文的學(xué)習。先說“愛”“安”兩個實詞在成語和文言文中的同義現(xiàn)象。成語“愛不釋手”中的“愛”與《觸龍說趙太后》中“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里的“愛”,都是“喜愛”之義;“愛民如子”和《陳涉世家》中“吳廣素愛人”里的“愛”同為“愛護”之義;而“愛日惜力”與《齊桓晉文之事》中“吾何愛一?!崩锏摹皭邸倍际恰傲呦?,舍不得”之義。成語“安如磐石”“安如泰山”與“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安”都是“安穩(wěn)”之義;“安家落戶”與“離山十里有王平安營”(《失街亭》)中的“安”意思同為“安置,安放”。
再說實詞“察”“辭”在成語和文言文中的同義現(xiàn)象。成語“明察秋毫”與“明足以察秋毫之末”(《齊桓晉文之事》)中的“察”都譯為“看清楚”;而成語“察言觀色”與“徐而察之”(《石鐘山記》)中的“察”都譯為“細看”。文言實詞“辭”,可作名詞,當“言辭、文辭”講,而成語“辭不達意”與“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信陵君竊符救趙》)里的“辭”都是此意?!稗o”還可作動詞,譯為“告別,辭別”,而成語“辭不獲命”與“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鴻門宴》)中的“辭”皆為此意。
此外,還有很多實詞,諸如“度、負、蓋、故、顧、當、道、既、患、咎、解、舉、克、憐、湯、走、亡”等等,都能在成語和文言文中找到其相同義項,限于篇幅,在此就不再一一贅述了。
二、從成語中學(xué)習并掌握一些文言虛詞的意思、用法
文言虛詞在成語和文言文中意思相同、用法相同的現(xiàn)象也有不少。下面列舉一些。(按文言虛詞、用法或意思、成語、文言文中的語句順序排列)
何:①疑問代詞,哪里,什么何去何從、何足掛齒豫州今欲何往?(《赤壁之戰(zhàn)》)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②副詞,為什么,怎么何樂不為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zhàn)》)
其:①代詞,他(它)的,他(它)們的 其貌不揚、反其道而行之臣從其計。(《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代詞,我的,我,自己 各行其是、三過其門而不入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③代詞,其中的其樂無窮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空空焉。(《石鐘山記》)
④形容詞詞頭,可不譯微乎其微北風其涼,雨雪其雱。(《詩經(jīng)》)
于:①介詞,在于今為烈受任于敗軍之際。(《出師表》)
②介詞,自,在,到,從青出于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賦》)
③介詞,向,跟,同,對(于),給公之于眾、無濟于事請救于齊。(《史記·孫臏傳》)
④介詞,由于,因為業(yè)精于勤、千里之堤 ,潰于蟻穴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孟子》)
⑤介詞,勝過,比重于泰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報任安書》)
與:(yǔ)助詞,和,跟,同與民同樂、與虎謀皮、與眾不同、與人為善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孟子·梁惠王下》)
則:連詞,就,便,那么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
之:①代詞,他(們),它(們),她(們)取而代之、安之若素藺相如固止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助詞,的驚弓之鳥、弦外之音、他山之石 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過秦論》)
③助詞,起舒緩語氣的作用玄之又玄頃之,煙炎張?zhí)?。(《赤壁之?zhàn)》)
此外,成語中的虛詞“以、為、者、爾、乎、若、所、焉、因”等,也都能在文言文中找到與其用法、意思相同的虛詞。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三、從成語中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語法知識
學(xué)文言文,其語法知識也很重要。有些成語就告訴了我們文言文的一些語法知識。下面來列舉一些。
1.賓語前置時不我待惟命是(聽)從馬首是瞻何去何從唯利是圖
2.狀語后置嗤之以鼻重于泰山相濡以沫
3.成分省略盲人(騎)瞎馬逍遙(于)法外
4.被動句式貽笑大方見笑大方
5.詞類活用
A.名詞動用:華而不實先花后果衣錦還鄉(xiāng)
B.形容詞作名詞用:披堅執(zhí)銳
C.使動:禍國殃民危言聳聽顯親揚名既來之,則安之
D.意動:先公后私不恥下問
E.名詞作狀語:草行露宿虎踞龍盤星羅棋布
6.互文善男信女拐彎抹角
由此來看,如果中學(xué)生能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成語,且注意從成語中學(xué)習并掌握一些文言實詞、虛詞和語法知識,再閱讀、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文言文名篇,就會漸漸覺得讀懂淺易文言文并非難事,也一定能學(xué)好中華文化的兩大瑰寶——成語和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