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實等
○堅持的尊嚴
在被頻發(fā)的反人性事件折騰得心情沮喪之際,慶幸能適時的被一些溫情故事所感動和撫慰。這不,那位《千金不賣我喜歡》(《雜文選刊》2008年3月[上])里的主兒福布斯——蘇格蘭鄉(xiāng)村的一介漁夫。在中國充其量算作地道的弱勢個體,居然與有著億萬身價的地產(chǎn)大亨特朗普較上了勁——堅決拒絕特朗普有償開發(fā)他的宅基地和農(nóng)場。即便是政府干預斡旋,外加特朗普的幕僚的軟泡硬磨,仍然未能如愿。整個過程著實讓我輩大開眼界,暗生欽羨。如說福布斯系世界上最牛氣最豪氣的“釘子戶”恐怕算不上夸張。
這個故事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一邊是昂貴得令人暈眩的天價征遷補償,一邊是難以割舍的孝母情結;一邊是呼風喚雨無所不能的政府和富商,一邊是權小勢微不見經(jīng)傳的鄉(xiāng)村野老。這個原本在中國可以輕而易舉平衡的天平,卻讓固執(zhí)倔強的福布斯撥弄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嚴重傾斜。在福布斯慣常的眼中:享受安寧比遷徙勞頓重要,盡孝比斂財重要,個人尊嚴比他人財富重要。倘若在中國,可以說,此類故事的版本絕對難以雷同,縱然借那福老頭一萬個膽,諒他也不敢與富人對峙、和政府較真。相反,給他老福一點兒象征性的補償,不管他認可不認可,都得以大局為重,無條件地舍小家為大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援城市規(guī)劃,服務城市發(fā)展,哪怕這一切可能都是房地產(chǎn)商與政府相關部門的陰謀與茍合。這也是國內(nèi)房地產(chǎn)業(yè)成為暴富行業(yè)的首要原因之一。不過,話還得說回來,福布斯終究是幸運的,他能夠憑借一個人的努力愛其所愛,不受強勢群體左右和侵擾,這也是一個國家對公民的最大尊重。因此說,福布斯雖放棄了一夜暴富的機緣,但他收獲了快樂,收獲了尊嚴,同時也收獲了世人對他的敬意。
王老實(安徽)
○考核造假是
利益驅使
讀了王冬云的《有多少考核是這樣的》(《雜文選刊》2008年3月[上])一文,深有感觸。
我雖在中學從事教育工作不到兩年,但對學校的種種考核造假現(xiàn)象深是厭惡。就拿檢測學生學習成績的月考和期末考試吧,題目自己出,大多數(shù)老師出的題目都是非常簡單的基礎題目,就這樣的試卷還在考前不是向學生泄題就是像大學一樣劃范圍。不僅這樣,閱卷時,正如文中所講老師們對分數(shù)毫不吝嗇。見過最荒唐的是某次語文月考中,有位學生寫的作文是抄前面的閱讀理解的文章,就這樣的作文居然打了五十分(總分六十分)。如果題目不是自己出,考得不好,也沒關系,老師的辦法是將錯的比較多的題目的分值減少。我曾見過數(shù)學老師將后面比較難的證明題由十二分改為五分,而比較容易的選擇題由四分改為六分,以此提高學生成績,提高優(yōu)秀率。而這樣的造假做法,廣大學生非常清楚,大多數(shù)學生也非常歡迎,只不過學生家長不知道而已,只會重復講一句“我孩子以前每次都考多少分,怎么現(xiàn)在降了?”有一位學生曾經(jīng)這樣對我講:“老師,你要是像政治老師一樣在考試前把題目告訴俺們,俺們考得也高些,回家也好看些,外面的人還講你教得好!”
事實上所有考核造假都是利益在背后驅使。老師造假是為了在校長面前好交差,學生造假是為了回家好向父母交差,學校默認老師造假是為了學校所謂的聲譽,好保證充足的生源。
田水月(安徽)
○公民反思:
是否法治不如人治?
讀了劉洪波先生《為什么拿工錢總要如此血腥?》(《雜文選刊》2008年3月[上]),讓人觸目驚心,隨即產(chǎn)生這樣的疑惑:討薪天經(jīng)地義,欠薪天理難容的社會公理怎么變成“欠薪是爺,討薪是孫”的社會濁流了呢?
我還疑惑:有多部相關法律的監(jiān)督保障,在總理親自為農(nóng)民工討薪的背景下,為何仍然有拿不到工資的農(nóng)民工,并在討薪途中被毆致死或砍殘?試問,那些口口聲聲保護農(nóng)民工權益的職能部門哪里去了?那些看似完備的保護措施哪里去了?法律條文在有些人眼中為何成了裝飾的“花瓶”,不但不堪一擊,甚至不屑一顧?
我覺得,像農(nóng)民工討薪被砍殺這樣的新聞,必將產(chǎn)生歷久彌新的警示作用,它會召喚人們的良知和勇氣,在惡俗和殘暴中不再隨波逐流或視而不見,也不再甘于當一個沉默先生,因為沉默先生是滋生兇殘與狠毒的最好土壤,總有一天會讓所有人都身受其害。除此之外,作為公民,我最想追問:法治怎能不如人治?
黨忠軍(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