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硬傷》一文(載《博覽群書》2008年第8期)中提到了《胡適全集》第21卷所收《國民代表會議組織法草案》一文,認"/>
我在《再說一回<胡適全集>的硬傷》一文(載《博覽群書》2008年第8期)中提到了《胡適全集》第21卷所收《國民代表會議組織法草案》一文,認為它是段祺瑞召開的善后會議的一個文件。為了弄清楚有關(guān)詳情,我查找了一些資料,重要的有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編《善后會議》(“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叢刊”之一,檔案出版社1985年版),發(fā)現(xiàn)我原來說它是胡適“受段祺瑞的委托,為善后會議起草的一個文件”,是說錯了,現(xiàn)在即據(jù)此書所收檔案作一確切的說明。
從書中所收《善后會議議事日程》可以知道,討論和通過《國民代表會議條例》是這個善后會議給自己預(yù)定的重要任務(wù)之一?,F(xiàn)將日程表上的有關(guān)記載照錄如下:
1925年2月19日下午二時開議:二、國民代表會議條例草案(臨時執(zhí)政提出)初讀
24日下午二時開議:一、國民代表會議條例草案(臨時執(zhí)政提出)初讀(延前會)
4月7日下午二時開議:一、國民代表會議條例草案(臨時執(zhí)政提出)專門會聯(lián)合審查會審查報告
13日下午二時開議:一、國民代表會議條例草案(臨時執(zhí)政提出)專門委員會聯(lián)合會審查報告(二讀)延前會
14日下午二時開議:一、國民代表會議條例草案(第二條起)(臨時執(zhí)政提出)專門委員會聯(lián)合會審查報告(二讀)延前會
16日下午二時開議:一、國民代表會議條例(第一條后增加各項)(第七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至第五十條)(臨時執(zhí)政提出)專門委員會聯(lián)合會審查報告(二讀)延前會
17日下午二時開議:一、國民代表會議條例草案(第七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至第五十條)(臨時執(zhí)政提出)專門委員會聯(lián)合會審查報告(二讀)延前會
18日下午二時開議:一、國民代表會議條例草案(第二十七條后加一條)(第二十八條至第五十條)(臨時執(zhí)政提出)專門委員會聯(lián)合會審查報告(二讀)延前會(第32~37頁)
1925年2月19日臨時執(zhí)政段祺瑞向善后會議提出的《國民代表會議條例》草案,共七章75條,全文見這本檔案集第137~145頁。在這一文本之后,書中接著收入了38件修正案。其中就包括胡適的修正案,正文之前并有胡適寫給正副議長趙爾巽(次珊)、湯漪(斐予)的信:
次珊
斐予 兩位議長先生:送上國民代表會議組織法修正案一份,已足連署人數(shù),乞兩位議長交付印布,并乞遵照第三次大會之議決,交付審查。敬此,即頌議安
胡適 上
十四.三.一○
在所送上的文件全文之后是簽名:“提出修正案人胡適附議人馬君武、王伯群、湯漪、褚輔成”(見第151~156頁)。
這篇就是《胡適全集》第21卷所收的那一篇。將《全集》所收的和檔案集所收的兩種文本對照來看,就可以發(fā)現(xiàn):《全集》所據(jù)《胡適遺稿與秘藏書信》第13冊第303頁至第315頁共13頁手稿,只是這份修正案的最初的草稿而不是定稿,上面涂改增刪之處不少。而且在第315頁之后,顯然丟失了三頁(估計)手稿,即第21條至32條共計12條?!逗m全集》修訂重版的時候,應(yīng)據(jù)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繕正定稿收入,不應(yīng)再以《胡適遺稿與秘藏書信》所收草稿為底本。定稿優(yōu)于草稿,這里僅以第19條為例作一點說明。這一條里,在“由本省選舉監(jiān)督將候選人名單制成選舉票”這一句的下面,手稿添了這樣一句:“每票附以各候選人略歷”(第314頁)。《全集》所載與此相同(第337頁)。而在檔案集中,這句作“每票各附以各候選人略歷”(第154頁),增添了一個“各”字,當(dāng)時繕正時所加,表述更覺精密。
在這一條的結(jié)尾,作者在稿紙的頂上添寫了一款:“候選人名單上次序。以抽簽定之?!辈嬀€將這些文字引至第19條、第20條之間。這本應(yīng)該是第19條的最后一款。檔案本據(jù)繕正定稿排印,就是這樣處理的。而《胡適全集》卻誤以為這是第20條的第一款。這樣誤置的結(jié)果,就規(guī)定推舉候選人方法的第19條來說,內(nèi)容有割裂之??;就規(guī)定選舉票格式的第20條來說,又多了些不相干的內(nèi)容。
善后會議最后通過的《國民代表會議條例》的正式文本,見《善后會議》第205頁至第209頁共七章39條。看來并沒有采納胡適修正案中的意見。最顯眼的一條是,胡適的修正案,是用《國民代表會議組織法》來代替《國民代表會議條例》,這一點文字上的改動都沒有聽他的。段祺瑞邀胡適與會,大約只是借他的聲望以為裝點的意思,未必真想聽取他的意見。他覺悟到了這一點,在會議的中途就退出了。
(本文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