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科技讓我們的生活更快樂
一跳上數碼科技的特快車,你就會像我一樣,從此再也不想下車。
我正在收聽英國維京電臺的實時路況報道,主持人說首都倫敦的交通糟糕透頂。這座城市每到傍晚,車子總是大排長龍,塞在路上動彈不得,人們不禁煩躁焦慮。身心疲憊的通勤族急著回家吃飯,一邊開車一邊收聽廣播,在電臺主持人的插科打諢與流行歌曲之間,期待知道最新路況。
我可不是這些通勤族里的一員,人也不在倫敦,而是身處5000公里外的加拿大多倫多,正在家里的飯廳吃午餐。我不必踏出大門,就可以探訪遙遠的家鄉(xiāng),這種感覺真好。我不懷念倫敦的交通,但那里的文化總讓我念念不忘;每當我思鄉(xiāng)病發(fā)作,科技就可立即將英倫三島帶到我身邊。
這也是我熱愛自己工作的原因。我是個自由投稿的記者,作品十之八九都與科技有關。任何最新、最酷的玩意兒與軟件一問世,我就有機會在正式發(fā)售之前先用為快。
“音橋”收音機
以那臺“收音機”為例,它并不是傳統的收音機,而是一臺名為“音橋”(SoundBridge)的網絡收音機,圓筒狀造型優(yōu)美,直徑約5厘米,長約25厘米。
我把“音橋”接上一樓的音響系統與二樓辦公室的計算機和互聯網,想聽什么隨心所欲。今日白天收聽倫敦的電臺,晚上享受輕柔的爵士樂,周末改聽由邁阿密電臺播放的拉丁美洲騷莎(salsa,或稱薩爾薩)舞曲。來自世界各地的電臺將節(jié)目串流(stream)之后送上網絡,你只需用鼠標輕輕一點,美妙的音樂就源源不絕而來。我還可以通過“音橋”搜索儲存在計算機硬盤中的音樂檔案,隨意點選想聽的歌手或專輯,或者啟動預先設定的播放清單,不必再去唱片柜里東翻西找。
這就是我的數碼生活。我是個樂在其中的高科技迷,能得到最新奇的玩意兒固然趣味無窮,但更重要的是,這些東西確實拓展了我的工作、休憩與娛樂方式,盡管難免也有一些缺點。
高科技迷嫉妒癥
這樣的生活猶如活在未來,缺點是你得等候其他人趕上來,分享你的興奮。而且許多最新、最酷的東西往往曇花一現,沒辦法打人市場,或者不容易購買得到。
另一個缺點是“高科技迷嫉妒情結”。有一年5月,我到上海參加一場有關行動運算(mobile computing)的研討會,休息時間和同組的成員聊起以手機收看電視,這時只見來自加拿大科技顧問公司IDC Canada的陳艾迪(譯音),掏出他的個人數碼助理Dell Axim,連上互聯網,不用幾分鐘,我們就在上海收看多倫多的新聞節(jié)目,真是太酷了。
陳艾迪還有一部“SlingBox”,功能是將家中的有線電視頻道與網絡結合,從此你無論身在何處,只要網絡聯機暢通,就可以打開掌上型計算機或筆記型計算機,上網收看家中的電視節(jié)目,從球賽到新聞任君選擇。
我看了之后心想:“我也要買一部?!?/p>
另一位朋友馬克·史托克斯在多倫多開了一家頗具規(guī)模的影音用品公司,他有一輛我夢寐以求的高科技汽車,駕駛它可說樂趣無窮。在咖啡店的得來速車道(即駕車外賣通道)上等待著?沒關系,不妨利用幾分鐘的時間看看電視新聞或直播的球賽節(jié)目。
周末全家開車出游,路上塞滿其他出城的車子,行程因此耽擱?不必擔心,后面的孩子不會吵鬧,因為他們不是忙著玩PlayStation2游戲機,就是戴著耳機看電影,我和太太則坐在前座聽音樂。我也不必停車問路了,因為車上的衛(wèi)星導航系統(GPS)會為我?guī)贰?/p>
我自己的車子沒有安裝導航系統,但手機倒是有這本領?;萜盏摹癷PAQ”是一部智能型手機,功能其實比較接近計算機,能夠收發(fā)電子郵件、瀏覽網站、閱讀Word文件、導航等,如果連上WiFi無線網絡,甚至可以撥打免費長途電話。iPAQ附有記憶卡插槽,能儲存音樂檔案,以無線耳機聆聽,比聽iPod還過癮。
科技使人快樂
高科技迷確實有用不完的好東西,但你可能會問:“科技能使人快樂嗎?”我認為肯定可以。
我在愛犬魯思蒂的胳膊植入芯片,從此不必擔心它走失。高齡78歲的父親用筆記型計算機收發(fā)電子郵件,聯絡世界各地的親朋好友,玩得眉飛色舞;后來我更進一步,教他撥打網絡電話。我讀研究所的大女兒梅根立志要當大廚師,最近遠赴意大利鉆研當地美食,她帶了一部筆記型計算機,配備網絡攝影機與網絡電活,和情人、朋友保持聯絡,當然有時也會找我,不過多半是跟我討錢!能夠和遠在天邊的女兒見面聊天,這種經驗是無價的。
數碼科技還讓我已過世的母親“死而復生”。母親10多年前離開人世,父親到最近才把老房子收拾好,清出許多物品,交給我一大箱家庭照片與大約3000張幻燈片??椿脽羝冒岢龇庞硻C,擺好銀幕。雖然幻燈片也可以數碼化,但是難度相當高,因為一般掃描儀無法勝任。
后來,我到拉斯韋加斯參加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看到一臺惠普的HP ScanJet4050,附有專門用來掃描幻燈片的塑料光罩,我立刻買了一部,并將所有幻燈片整理成大約200個圖檔,時間從1955年到1972年。2007年7月正逢父親78歲大壽,我們送他一個數碼相框,展示母親與他兩人塵封多年的影像。當自動播映的畫面喚起往日的回憶,我看著父親臉上的表情,只覺得無比珍貴。這項科技讓他快樂,我自己也非常受用。
幻燈片數碼化工程完成后,我準備將樓梯間紙箱里珍藏的黑膠唱片拿出來,將這些寶貝制作成數碼檔案。我還要掃描最精彩的幾本相簿,刻成光盤,當作圣誕節(jié)禮物,與家人分享。
我童年僑居日本,家人錄制了不少盤式錄音帶,寄回英國當有聲家書,如果時間許可,我會挑選一部分數碼化,與相簿投影片一起播放。我的孩子滿心期待聽到我7歲時的聲音,認為一定非常有趣。說不定大功告成之后,我可以把這段珍貴的回憶放上我的網站。
有壓力更有樂趣
數碼科技推陳出新,其實既是優(yōu)點,也是缺點,我們好像總是欠缺了什么。2007年夏天在紐約開會時,我又看到一樣“非買不可”的設備:家庭服務器(home sewer)?,F在一切事物都數碼化,大量的電影、照片與音樂需要儲存。服務器是一部功能強大,但沒有屏幕的計算機,儲存容量極大。出門在外時,我可以聯機家庭服務器存取個人檔案,這對我的工作可說非常重要。
隨著家庭科技與服務一日千里,家庭服務器將可用來儲存下載的電影,大家從此不必再光顧影碟出租店,也不必費心錄下娛樂與體育節(jié)目。家庭服務器甚至可以接上家里的安全監(jiān)控系統,一旦警報器被觸動,它會將警訊傳送到手機,提醒我上網,通過家中的攝影機查看有無異狀。
未來的科技正在眼前展開,日新月異的成果讓我們的生活更多姿多彩,工作、娛樂與家庭生活的界線也日漸模糊。許多人受不了科技帶來的壓力,但對我而言,數碼化的生活方式就像早晨的熱茶與麥片粥一樣,如果沒了,日子真不知怎么過下去。
(責任編輯王克峰)
海外星云 2008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