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鑫 趙曉軍 周建波
摘要:對太原市郊區(qū)黃瓜主要種植區(qū)黃瓜霜霉病菌對甲霜靈的抗藥性進行了檢測,結果表明:來自于8個不同地區(qū)的黃瓜霜霉病菌對甲霜靈的抗性頻率均為100%。在檢測的27個菌株中有2個中抗菌株,12個高抗菌株,13個特高抗菌株,無敏感菌株。
關鍵詞:黃瓜霜霉病菌;甲霜靈;抗藥性
中圖分類號:S 436.421.11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太原市政府將蔬菜產業(yè)作為農業(yè)發(fā)展的重中之重,黃瓜作為保護地主要種植品種而被大面積栽培。近年來黃瓜霜霉病發(fā)生日趨嚴重Ⅲ,嚴重影響了黃瓜的生產。黃瓜霜霉病是由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Berk etcert)Rostr.]引起的一種毀滅性病害,流行速度相當快,當條件適合病情發(fā)展時,從發(fā)病中心病株開始15d左右,便可造成全棚黃瓜死亡。目前太原市近遠郊黃瓜霜霉病的防治仍以化學防治為主,其中含有甲霜靈(metalaxyl)成分的藥劑在市場上占有較大比重。甲霜靈屬苯基酰胺類殺菌劑,具有很強的保護和治療作用。對苯基酰胺類殺菌劑的抗性,是植物病原菌抗藥性突出的問題之一。這類內吸性殺菌劑屬于特異性位點抑制劑(site-specific inhbitor),對病菌作用位點單一,只對病菌的單一代謝環(huán)節(jié)起作用,一旦此位點發(fā)生突變,藥劑即不能與其產生作用,因而容易導致病菌產生抗藥性。同時,該類藥劑之間存在交互抗性,抗性水平普遍較高,能穩(wěn)定遺傳。本試驗擬選擇太原市近遠郊黃瓜種植區(qū),采集分離黃瓜霜霉病菌株,利用葉盤漂浮法對黃瓜霜霉病菌進行抗藥性檢測。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材料
1.1.1供試菌株
按照隨機取樣的原則在太原市近遠郊采集各主要種植區(qū)黃瓜病葉,分離霜霉病菌株,以采樣地名大寫拼音頭十序號編號。
1.1.2供試藥劑
91%甲霜靈原藥由浙江一帆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1.1.3供試植物
高感霜霉病的黃瓜品種為新泰密刺,待植株長至7~8片葉時取健康葉片供試。
1.2試驗方法
1.2.1供試藥劑的配制
甲霜靈原藥以丙酮為溶劑,用蒸餾水稀釋成濃度為1 000 μg/mL的母液,然后再分別稀釋為0.1、1、5、10、50、100、500 μg/mL的系列濃度懸浮液,其中丙酮的含量為1%~2%。以蒸餾水作為空白對照。每個濃度重復3次。
1.2.2病原菌的擴繁及保存
從太原市郊區(qū)各地區(qū)采集黃瓜霜霉病病樣,收集孢子囊,轉接至新鮮健康葉片以擴繁病原菌,并采用離體葉保存法保存菌株。
1.2.3孢子囊懸浮液的配制
取病葉,以蒸餾水沖刷病斑,收集新鮮孢子囊,在顯微鏡下調整孢子囊含量5萬~10萬個/mL懸浮液(相當于10×10倍鏡視野下20~30個孢子囊),供在葉盤上進行生物測定。
1.2.4測定方法
采用FAO推薦的葉盤漂浮法,測定黃瓜霜霉病菌對甲霜靈的敏感性以及抗藥水平。
1.2.5病情調查
根據病斑面積占葉盤面積的百分率劃分病級:0級,無??;1級,1%~5%3級,5.1%~20%;5級,20.1%~50%;7級,50.1%~75%;9級,75%以上。
敏感基線:未用藥地點采集的野生敏感菌株對供試藥劑的平均EC50;
抗藥性菌株頻率:對供試藥劑產生抗藥性菌株數/測試全部菌株數×100%;
抗性水平:供試菌株的EC50/敏感菌株的EC50。
1.2.6抗性類型
根據抗性水平將不同的黃瓜霜霉病菌分為5個類型:敏感型s抗性水平<2倍;低抗型LR 2~10倍;中抗型MR 11~100倍;高抗型HR>100倍;特高抗型SR>1000倍。
2結果與分析
2.1菌株采集情況
本試驗在太原市近遠郊各地區(qū)黃瓜主要種植區(qū)進行廣泛采樣,并分離得到27個有代表性的黃瓜霜霉病菌株,其中小店區(qū)北格鎮(zhèn)東蒲村7個、陽曲縣黃寨村3個、小店區(qū)北格鎮(zhèn)賈家寨村3個、小店區(qū)北格鎮(zhèn)孫家寨村3個、清徐縣高花鎮(zhèn)堯城村3個、清徐縣高花鎮(zhèn)高華村4個、小店區(qū)北營農科院2個、榆次市烏金山鎮(zhèn)王杜村2個。
2.2不同地區(qū)黃瓜霜霉病菌對甲霜靈的抗性水平
本試驗中黃瓜霜霉病菌對甲霜靈的敏感基線采用王文橋等測得的黃瓜霜霉病菌對甲霜靈的敏感基線:0.047 μg/mL。
太原近遠郊各地區(qū)黃瓜霜霉病菌對甲霜靈普遍產生很高程度的抗性,所有供試菌株均可在含500 μg/mL藥液培養(yǎng)皿中的葉盤上生長,抗性程度很高;如表1所示,太原近遠郊地區(qū)采集的黃瓜霜霉病菌株對甲霜靈最高達到了6059倍,抗性水平范圍27~6 059倍,平均抗性水平為1 490倍;除堯城村檢測到2株中抗菌株外,其余黃瓜霜霉病菌株對甲霜靈的抗性水平均超過100倍,其中有12株高抗菌株,13株特高抗菌株。
2.3不同地區(qū)黃瓜霜霉病菌對甲霜靈的抗性頻率
所測的27個菌株均為抗性菌株(表1),即各地方的黃瓜霜霉病菌對甲霜靈的抗性頻率均為100%。在太原市近遠郊各地區(qū)黃瓜霜霉病菌對甲霜靈已普遍產生抗性,導致在田間生產使用時防效大幅降低。
3結果與討論
太原市近遠郊各地區(qū)均發(fā)現(xiàn)黃瓜霜霉病菌對甲霜靈的抗藥性菌株,抗性頻率均為100%;抗藥性水平較高,除檢測到2株中抗菌株外,其余菌株的抗性水平均超過100倍,其中12株為高抗菌株,13株為特高抗菌株??梢?,黃瓜霜霉病菌的抗藥性已成為太原市保護地蔬菜生產上的一個重要問題,開展黃瓜霜霉病菌對甲霜靈等苯基酰胺類殺菌劑的抗藥性治理勢在必行。
病原菌抗藥性治理一般采用的治理策略有:①加強田間抗藥性監(jiān)測;②科學使用農藥,減少甚至停用已產生抗藥性的同類型藥劑,尋求新的替代類型。合理進行殺菌劑的輪換和混配;③開展綜合防治。該項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主要表現(xiàn)在周期長、見效慢、需地區(qū)間統(tǒng)籌規(guī)劃,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