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 紅 李玉香
糖尿病是由于體內(nèi)胰島素缺乏或者胰島素在靶細胞不能發(fā)揮正常生理作用而引起的糖、蛋白質(zhì)及脂肪代謝紊亂的一種綜合病癥。糖尿病的基本特征是長期的高血糖。隨著糖尿病病程延長,體內(nèi)糖、蛋白質(zhì)及脂肪代謝的紊亂可導致眼、腎、神經(jīng)、血管及心臟等組織器官的慢性進行性病變。若得不到及時的、恰當?shù)闹委?,則會發(fā)生雙目失明、下肢壞疽、尿毒癥、腦血管病變或心臟病變,以致危及生命。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病,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全世界已有1億多糖尿病病人,我國糖尿病人總數(shù)至少有4 000萬,約占總人口1%。在多年的空勤體檢工作中,筆者發(fā)現(xiàn)近年來飛行員患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增加,且直接影響其健康等級。而飛行員這一特殊群體飛行時不能靠藥物來降低血糖,需靠平日飲食控制及適量運動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1臨床資料
2000~2004年以來入我院療養(yǎng)男性飛行員6例,年齡38~47歲,其中直升機飛行員3人,初教機飛行員2人,殲擊機飛行員1人,飛行時間500~2 900 h。前一年年度大體檢內(nèi)科檢查均為健康,入院后進行年度大體檢時發(fā)現(xiàn)空腹血糖增高,5例葡萄糖耐量試驗全部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5例餐后尿糖陽性(+~++++),符合WHO診斷標準,診斷為Ⅱ型糖尿病。結論:飛行暫不合格。其中2例有家族遺傳病史,2例除有多次多尿史,2例除有體重下降4~5 kg外,其余均無典型的“三多一少”臨床表現(xiàn)。6例中有5例合并脂肪肝和3例合并高脂血癥。其中3例住院1月后血糖降至正常,有2例住院2月后血糖降至正常,1例住院3月后血糖降至正常,體檢結論:飛行暫不合格,地面觀察3~6月,如期返院復查正常,結論全部為飛行合格。
2治療方案
2.1心理治療糖尿病是國內(nèi)外學者公認的心身疾病,心理社會因素在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治療、康復的全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Peyror和Mcurry的研究發(fā)現(xiàn):心理調(diào)整可通過行為和心理、生理學機制影響糖尿病的控制。飛行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職業(yè)本身對身體條件的要求較高,所以飛行員對新發(fā)現(xiàn)疾病的緊張程度高于一般患者,很容易產(chǎn)生急躁、憂慮和恐懼心理[1]。因此,醫(yī)務人員必須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同情心給患者熱情的關懷和安慰。制定合理的心理治療計劃,通過心理疏導,放松療法,消除患者心理障礙,使其能積極治療、合理飲食、生活規(guī)律、適當運動,讓他們明白血糖恢復正常后仍能像健康人一樣工作、生活,鼓勵他們穩(wěn)定情緒,放下包袱,積極配合治療。
2.2 飲食治療 飲食治療是糖尿病綜合治療中的重要措施之一,沒有飲食治療就沒有糖尿病的滿意控制,任何典型的糖尿病不論病情輕重都需要進行終身飲食治療。6例飛行員糖尿病患者均嚴格按照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管理[2]。以《推薦的中國人每日膳食中營養(yǎng)素供給量》為參考標準,每日飲食含熱量30 kcal/kg,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的60%~70%,蛋白質(zhì)占總熱量 15%~20%,脂肪占總熱量的20%~25%,早、中、晚按1/5,2/5,2/5三餐分配,并且注意飲食衛(wèi)生,防止暴飲暴食,指導患者少吃或避免吃飽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如:瓜子、干果、動物脂肪、動物肝臟、腦髓、貝類等。適當補充蛋白質(zhì),如:牛奶、魚類、瘦肉等。多吃粗糧、雜糧及蔬菜水果,食用含鉀、鈣、鎂及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如:西紅柿、橘子、蝦類、魚類等。血脂高及合并脂肪肝的患者應多吃降血脂食物,如:山楂、香菇、黑木耳、蘑菇等。
2.3運動治療臨床治療中運動療法是糖尿病的基本療法之一。體育運動是消耗熱量、降低體重、改善胰島素抵抗的有效方法[3]。在運動治療的實施中,對患者開展糖尿病的教育,是進行運動治療的前提條件,首先闡明進行運動治療的重要意義,使患者在康復中自覺地、主動地予以配合。根據(jù)患者的身體狀況選擇適當?shù)倪\動方式,如散步、跑步、游泳、打籃球、打乒乓球、太極拳、器械運動等,制定并落實運動方案[4]。運動是從小運動量的有氧運動開始,循序漸進,避免短時間劇烈地運動或引起明顯的興奮的運動,以免刺激交感神經(jīng)、腎上腺素反應,使血糖升高,也要避免空腹運動以免發(fā)生低血糖反應。6 例飛行員除每天參加集體組織的體練外,下午、晚上飯后1~1.5 h增加散步1 次,每次30 min以上,因為運動15 min后機體才動員、利用糖原,如運動少于20 min,降糖效果不明顯。步行以70~100 m/min的速度進行,運動時脈率為100~160次/min左右,運動后疲勞感10~20 min消失為宜。
2.4生活方式指導避免長期的疲勞,適當休息,避免刺激,保證充分的休息、睡眠,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勸其戒煙,少飲酒。
2.5出院隨訪對出院的患者進行跟蹤隨訪和持續(xù)指導能鞏固系統(tǒng)教育培訓的效果和進一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我們采取了打電話、上門探訪監(jiān)測血糖,進行生活方式指導等形式。
3討論
糖尿病公認的病理機制是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具有遺傳易感個體在不良環(huán)境因素下,如肥胖、吸煙和超負荷工作等條件下,胰島β細胞的功能下降,當不是以完全代償IR 時就出現(xiàn)血糖水平的異常升高。1999年WHO 將1985年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調(diào)整為空腹血糖≥7.7 mmol/L,餐后血糖≥11.1 mmol/L,本文6例飛行員空腹血糖最低7.6 mmol/L,最高14.6 mmol/L,餐后血糖峰值達21.5 mmol/L,每位飛行員均符合糖尿病的診斷。
本文6例飛行員全部在年度大體檢篩查中發(fā)現(xiàn)。從飛行安全角度而言,值得我們高度警惕。飲食結構不合理和總熱量增加,總體運動量減少導致體重增加可引發(fā)糖尿病。6例飛行員有記錄的4例中,體重指數(shù)全部超過平均值,平均為28.7。6例患者中2例有家族遺傳病史,5例有脂肪肝,3例有高脂血癥,4例有飲酒習慣,符合糖尿病流行主要相關因素。當人們長期攝取高熱量飲食,或過多膳食,而體力活動較少時,進食的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被消化吸收,血液中氨基酸、葡萄糖濃度增高,刺激β細胞分泌較多的胰島素。胰島素可促進脂肪合成,身體發(fā)胖。發(fā)胖以后,靶細胞上胰島素受體數(shù)量減少,出現(xiàn)胰島素抵抗,胰島素不能發(fā)揮正常的生理作用,血糖水平就可能升高。針對上述飛行員的身體特點采用心理治療、飲食管理、體育運動療法和藥物治療,使其改善原有生活習慣,有效降低血脂、血糖,經(jīng)飛行觀察或地面觀察,療效穩(wěn)定。隨訪6名飛行員其中5名飛行員5~40個月均無空腹或餐后血糖升高情況,包括1例殲擊機飛行員,其中4名飛行員飛行44~96 h無不適主訴。1名飛行員不能正確控制飲食,體育鍛煉不夠,血糖控制較差,影響其飛行。
綜上所述,對于早期發(fā)現(xiàn)的Ⅱ型糖尿病飛行員,正確采用非藥物治療方案,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恢復健康,完成正常飛行任務。
參考文獻
1范麗風.糖尿病護理進展.中華護理雜志,1997,32(10):6132韓洪波.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護理指導.國外醫(yī)學護理分冊,2001,1(20):315
3戴筱英.糖尿病患者餐后不同時間運動的降糖效果.中華護理雜志,2001,36(12):914-915
4呂國楓.運動療法對Ⅱ型糖尿病療效的研究.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0,15(4):199
(收稿日期:2007-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