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 藍
作者簡介:
柯藍,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演員。
主持《天下女人》節(jié)目,讓柯藍接觸了不少事業(yè)有成的女性,每個人對幸福都有不同的理解,每個人的幸福又都有相同點。這一朵朵美麗的女人花,使她對幸福有了更深的領悟。
很喜歡做《天下女人》,做這個節(jié)目有大半年,不但自個兒做女人更有滋味了,也越來越熱愛女人了。
很贊同著名心理醫(yī)師金韻蓉老師的觀點——“成功”這個詞是社會以世俗的標準給予女人的定義,但我們更關心的是女人們是否“幸?!?。那她自己呢?
在最初就職的11年間,她已經享受雙倍薪酬,備受社會肯定,之后卻斷然辭去公務員的職務。原因是,那個工作讓自己不開心——好,改行,和丈夫一起創(chuàng)業(yè)。
總有艱難的時候吧?她點點頭:“那時每天早上,我和先生先送兒子去上學,然后一起到一家咖啡館,喝咖啡,看報紙,聊一聊自己遇到的事情,很悠閑地開始一天。對我們當時的經濟狀況來說,到那樣一家咖啡店是很奢侈的。但我們一直都這樣,因為我知道,應該讓彼此都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也讓我們夫妻之間保持良好的溝通。喝過咖啡,我們分頭去各自的辦公室。路上我會把汽車音響開得大大的,我伴隨著音樂,唱著歌,迎著陽光去上班。到了辦公室,我開始給朋友打電話借錢。那時,我一直沒讓我先生去做這件事。因為我覺得,男人一定不能夠喪志。如果讓他去借錢,會讓他感覺很窘迫。既然我是學心理學的,有這個承受力,所以我就替他承擔下來。”
之后的15年,終于守得云開:生意遍及全國,大把金錢入賬……但她在丈夫的支持下,又毅然扔掉金飯碗。之后,她去法國兩年,學習藝術治療、色彩心理、音樂療法。如今,金老師借助各種媒體,面授“療傷”技藝,享受著自己喜愛的工作——芳香治療師。但她的信念依舊是:“如果事業(yè)影響到婚姻,我一定以婚姻和家庭為重。”
這個觀點,當當網總裁俞渝并不完全同意:“人就是走到哪兒說哪兒的話,以當時最重要的事兒為先。”從美國讀完兩個學位之后,開公司,做兼并?!盀榱讼胱龅煤靡稽c兒,就只有選擇忙——1992年~1997年,我基本上每天工作十四五個小時,因為做的是客戶服務,時間表完全圍繞客戶的需求。在家里,我有5條電話線,每部電話聲音不同,我大體上一聽就知道是誰打來的,有什么事情?!?/p>
直到身邊的一位客戶不幸罹難,俞渝才忽然醒悟:人生苦短,應該享受生活,自己也該有個家了。對于夫君,按她的話是:“遇到李國慶時,我就想我應該結婚。既然想要結婚,遇到一個不錯的男人,當然就嫁給他了。我覺得國慶是一個難得的好丈夫,他很包容,不光是對我,他對孩子、對父母也一樣,那種寬容和愛是非常非常厚重的?!?/p>
現在的當當,已經讓俞渝有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和家人,放假決不在家待著。她會上網、查書,準備豐富的旅行資料,再自己實地驗證,和朋友們一起分享。難得的是,她對每一個人的細心和體貼:“小柯,待會去哪兒?要不要送你一段?”
還好,她不是于丹。別看于丹才高八斗,口若懸河,卻是名副其實的——路癡。
于丹說自己忙,“忙著做美容,帶孩子,教學生,泡酒吧……”看把她累的,“我的生命狀態(tài)很奇怪,在一天之中可以同時體會15歲和50歲的心情。跟學生一塊兒出去玩,會瘋得極不靠譜。我的博士生給我發(fā)信息都是:親愛的,我堅決要求跟你混。也有的時候,上午跟學生講最前沿的傳播,中午就和老先生喝著黃酒談國學,下午約上兩三個女朋友泡酒吧,晚上還有一批玩兒爵士玩兒藝術的朋友要拉我到藍調吧里去聽音樂,沒準兒玩到一半還得趕緊回家哄孩子睡覺……”
于丹再三地提到“悟性”:生活就是半瓶葡萄酒,有的人唉聲嘆氣“就剩下半瓶了”,有的人興高采烈“還有半瓶呢”。女人都愛較勁。佛說“破我執(zhí)”,放下執(zhí)著心,就是別較勁。境遇再差也得好好地生活,也更該活得有滋有味……
謝謝所有這些美麗的女人,她們給我最大的“悟”就是:天上絕不會掉下餡餅,一切的幸福都因為“值得”。
(郝英子摘自《家庭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