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平
“農(nóng)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個‘傻子瓜子,當時許多人不舒服,說他賺了一百萬,主張動他。我說不能動,一動人們就會說政策變了,得不償失。”
絕大多數(shù)人看到這句話是在《鄧小平文選》上,記者接過年廣九遞來的名片,卻發(fā)現(xiàn)他已把這句話印在了自己的名片上。
“傻子瓜子”的包裝袋上也印著這句話。7歲開始在街巷撿煙頭掙錢,9歲做學徒經(jīng)商,沒有上過一天學,一直被街坊稱為“傻子”的年廣九,懂得這句話對自己有多么重要。
現(xiàn)在能夠用銀行存折證實30年前就擁有百萬財產(chǎn)的中國內(nèi)地人士,非“傻子”莫屬。
30年后的今天,年廣九告訴記者:“1973年到1976年,我賺到了100萬,以前是到處藏錢,1976年‘文革結束了,我錢一存銀行就公開了,大家就都知道了?!?/p>
過來人知道,敢在1976年用私人名義把100萬人民幣存進銀行,只能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他的“傻”。
照理說,年廣九不該這么大大咧咧。1963年他就因“投機倒把罪”被判處過一年有期徒刑;“文革”中,年廣九因為同樣的罪名被批斗,再度坐牢教會他炒瓜子的業(yè)師熊師傅是在“違法擺攤”的時候,被當?shù)毓ど坦芾砣藛T追趕,一口氣喘不上來,氣絕身亡。
改革開放之后,年廠九準備放手大干,受夠了驚嚇的發(fā)妻堅決不同意。妻子的想法應該算是“正常人”的思路,但年廣九和妻子離了婚,把100萬全部給了妻子,自己一分錢沒有,到揚州討飯?!耙?000塊錢,回家繼續(xù)辦廠,賣傻子瓜子?!?/p>
這一次,“傻子”成功了,應驗了“先知在故鄉(xiāng)總被當成傻子”那句諺語。
1983年,年廣九來到江蘇昆山與一家國營鐵路企業(yè)合營。國企的地皮和108位工人全部留下,開設了昆山傻子瓜子廠。如此規(guī)模遠遠超過了當時關于個體經(jīng)營戶雇工不能超過8人的規(guī)定。
一時間,“暴發(fā)戶”,“新型資本家”,“姓資還是姓社”的爭論,從蕪湖傳到省里,從省里傳到中央。為了少惹麻煩,年廣九主動向集體靠攏,1984年,他與蕪湖國營企業(yè)聯(lián)營,年廣九以商標權和技術入股,成立蕪湖市傻子瓜子公司。
這種“合資”的“名分”應該怎么定,是當時理論界爭論的一大熱點。1984年10月22日,鄧小平明確了對“傻子瓜子”問題的處理方針,他說:“雇工問題呀,大家擔心得不得了。我的意思是放兩年再看。那個會影響到我們的大局嗎?如果你一動,群眾就說政策變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決一個‘傻子瓜子,就會變動人心,沒有益處。讓‘傻子瓜子經(jīng)營一段,怕什么?傷害了社會主義嗎?”
年廣九聽到這句話,已經(jīng)是多年以后,他上了中學的大兒子聽老師說他老爸上了書,才找到這段話,讀給他聽。年廣九當時只是感覺到各種阻力突然消弭于無形,生意忽然好做了,“傻子瓜子”到10多個省市陸續(xù)辦起了23個加工廠,銷售延伸到150多個城市,幾乎占領了大半個國內(nèi)市場。
1989年,他第二次被捕。這一次,蕪湖市檢察院起訴書上列舉了貪污、挪用公款、流氓罪三項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1992年鄧小平南方講話再次提到傻子瓜子,一個月后,年廣九獲釋。
年廣九做生意,沒有什么大不了的秘訣。他總結自己賺到一百萬,不過是因為做生意靈活,“買一把,送一把”,回頭客非常多,一傳十十傳百,傻子瓜子名氣傳開了。
1987年春節(jié)前,傻子瓜子在全國率先搞起“有獎銷售”,一等獎是一輛上海牌小轎車,銷售額猛增。結果20天不到,上面一紙文件,禁止有獎銷售。
那一次年廣九損失慘重。
“很多企業(yè)存貨都賣不出去,銀行錢也貸不出來。我搞有獎銷售,能解決好多問題,獎汽車花的都是公司的錢,怎么說我是搞賭博呢?”
或是風云際會,或是機緣巧合,一路向前沖的傻子瓜子,其興衰榮辱與政策變遷有太多的牽連,以至于30年后的年廣九仍然沉浸其中。
往昔的一切,已經(jīng)成為今天輕松的談資,然而在30年前、40年前,敢讓“投機倒把”的名氣傳開,卻是一般人不具備的勇氣。年廣九說,“街坊叫我傻子,因為我們一家人都掙不上工資,‘只有這一條路?!?/p>
(張小千摘自《望東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