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高三的時候,被沉重的課業(yè)負擔壓得透不過氣來,我天天盼望著考上大學,就可以過上隨心所欲的生活:傳說中大學里早上可以睡懶覺,可以隨便逃課,可以不做作業(yè),可以一天到晚地玩??僧斘艺嬲蔀橐幻瑵髮W的學生之后,才知道這一切都是說說罷了,大學生活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輕松自在。
上課——“天書”自有“仙人”讀
我就讀的是同濟大學最龐大、最王牌的專業(yè)——土木工程,我們這屆學生有500多人。很多人分不清楚“建筑學”和“土木工程”這兩個專業(yè)的區(qū)別。簡單地說就是建筑設計師(建筑學)負責“面子”,土木工程師(土木工程)負責“里子”。比如,一棟樓如果外觀難看那要怪建筑設計師沒水準,而如果樓塌了的話就得找土木工程師算賬。
工科專業(yè)很注重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其他專業(yè)相比,土木工程的課程、作業(yè)、考試、實習更多,老師計考勤、查作業(yè)和批試卷也更嚴格。最讓人頭疼的是,有的專業(yè)課被公認為“天書”,例如《流體力學》和《彈性力學》,我們總懷疑任課老師自己也不懂。既然讀的是“天書”,于是我們常常開玩笑地自詡為“仙人”。
大一那年,基礎課特別多(數學、物理、化學、力學、制圖……),晚上也有必修課。每個黃昏,我都捧著枯燥的課本,一個人寂寞地走過人頭攢動的操場,走過情侶雙雙的樹林,走過歡歌笑語的舞廳,最后走進冷清的教學樓……
大二的時候,開始上專業(yè)課。有一門叫“結構力學”的必修課非常重要。選課前,我們咨詢了高年級的“前輩”,精挑細選了一位姓朱的老師,“江湖”傳說他講課形象生動、深入淺出。果然沒讓我們失望,朱老師講課的確很棒,他的四肢經常在課堂上成為“教具”,例如他會伸出一只胳膊來演示橋梁中的“懸臂梁”。然而很不幸的是,這位頭發(fā)花白、個子不高、相貌白凈的朱老師竟然是學院有名的“四大名捕”之一。偏偏“結構力學”的作業(yè)又相當難,明明原理好像都懂了,但面對習題卻不知道從何下手。每次交上去又發(fā)下來的作業(yè)本上總有“朱批”的幾個紅叉叉,每次都得重做。期末考試,“朱捕頭”果然“不放水”,平日里逃課逃作業(yè)的“少爺們”幾乎全部“大紅燈籠高高掛”,被迫補考。
考試——通宵復習不可取
“無考不成書”,記憶里最深刻的一次考試是材料工程這門課的期末考試??荚嚽耙膊恢朗悄膩淼男〉老⒄f是開卷考試,我就沒有背公式??烧l知道,開考前一刻鐘又從老師那兒得到確切消息說是閉卷考試,于是我就抓緊時間在短短一刻鐘里背熟了自認為最重要的幾個公式。開考鈴聲響了,平時笑嘻嘻的老師一下變成了“鐵面包青天”,教室里的氣氛一下子嚴肅得讓人窒息。整場考試下來,我的額頭、臉頰、后背全是冷汗。因為平時作業(yè)還算認真,所以我僥幸通過這次考試。
說到考試,不得不提考前的重頭戲——“通宵復習”。 考試周的前一個月乃至前一周,學校里一切如常,操場上打球的依然打球,舞廳里跳舞的依然跳舞,宿舍里睡覺的依然睡覺。而一進入考試周,這些人就全擠進了通宵教室。通常在這段時間里,通宵教室每天都人滿為患,座位要提前一天去才能搶占到。
盛夏的夜晚燥熱難當,我們一群人擠在憋悶的通宵教室里,一邊打著呵欠,一邊強打起精神溫習那些課本里的條條框框,還要不時地揮舞著胳膊驅散那些趁亂來騷擾我們的蚊子。那個時候,我們都后悔平時沒認真聽課,沒多做點筆記,害得現在才來“臨時抱佛腳”,為即將到來的考試擔驚受怕。熬到大約凌晨4點多的時候,我們實在撐不下去了,才晃晃悠悠地回寢室睡覺去了。
其實通宵復習并不是一個好方法,通宵之后不僅又餓又累,而且前夜復習的東西多半沒記住,實在是賠了時間又折元氣。在這里也要向學弟學妹們建議一下,期末考試的時候最好不要去通宵復習,只要平時上課認真一點,多做點筆記,沒有哪門課是過不了的。
實習——向建筑工人致敬
剛進大學的時候就常聽老師說,同濟大學是一所很重視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實事求是精神、吃苦耐勞品質的學校,實習會很苦。
大一暑假過后,看到無數被曬得跟煤球一樣黑的學長,我們心情忐忑。
大二暑假,老師帶領我們聲勢浩大地去杭州進行地質實習。半個月里,看各種地形地貌,認識不同的巖石分布,了解杭州曾經的地貌及其巖層活動規(guī)律,同時畫杭州當地的地形圖。以前在課本上看到的是文字和圖片,如今一座山一座山地去認,一旦認對了,興高采烈;也有傻眼的,書上寫的全然忘了,愣是看不出門道來。
不過讓我們所有人興奮的是——我們趁機游覽了杭州的名勝,靈隱寺、虎跑泉、寶石山、棲霞洞(喀斯特大溶洞)、西湖……不但白吃白住白玩,學校還給我們一人發(fā)好幾百塊錢的實習經費,我們在風景如畫的杭州玩得不亦樂乎。本來以為所謂“吃苦耐勞”不過如此,誰知道艱苦卓絕的磨煉還在后面。大三暑假,真正的考驗來了。
大三暑假學校安排了工地實習,實習內容是觀看橋梁施工,例如綁扎鋼筋、混凝土澆筑、結構拼裝、橋墩施工等。我們被“關”在杭州下沙大橋的某個施工工地里,住工棚。第一天晚上躺在蒸籠一般的“鐵皮房子”里,我們這幾個自認為很強悍的女生差點就被“蒸熟”了。男生們的待遇更慘,100多名男生,晚上全部住在一棟孤零零的雙層小樓里。別的不說,就說蚊子,黑壓壓一片,據猜測它們大約好幾年沒喝到血了,個個如狼似虎。
在工地里呆了一個多月,我們都曬成了“煤球”,不過離開工地回學校去的時候,大家的心情還是比較復雜的。和那些整日泡在工地里,無論酷暑嚴寒,無論條件多么惡劣都要辛苦工作的工人們相比,我們所吃的那些苦頭根本不值一提。雖然那些摩天大樓都是工程師們設計出來的,但同時也是建筑工人們的辛勤汗水澆灌而成的。所以比起那些畫圖紙、做設計的工程師,普通的建筑工人更值得我們尊敬。
土木工程師——將圖紙變成現實的人
我們這個專業(yè)畢業(yè)的學生將來從事的職業(yè)是土木工程師。一般建筑設計師只要坐在辦公室里畫畫圖紙就可以了,而土木工程師則要死守在建筑工地指揮工人們施工,保證一個工程的建造過程萬無一失。一般那些建筑工地都是遠離城市,施工的環(huán)境也非常惡劣,所以土木工程師的工作真的很艱苦。一名合格的土木工程師,既要有設計繪圖、計算公式、測試工程的基本能力,更要有吃苦耐勞、認真細致、客觀嚴謹的精神作風。雖然工作過程會很辛苦,可是當你看到那一幢幢大樓,一座座橋梁從一沓圖紙變成眼前真實的建筑物的時候,那種強烈的成就感是任何一門職業(yè)也比不了的。如果你既喜歡繪圖設計,又對建筑學非常感興趣,而且還具有吃苦耐勞和挑戰(zhàn)精神,土木工程專業(yè)絕對是你的最佳選擇。即使你將來沒有從事土木工程師這個職業(yè),你所學到的和你在學習過程中所經歷的一切也將使你受用終生。
每個人都會經歷獨一無二的大學時代,不管歲月過去多少年,不管相隔多么遙遠,我們都會記得,它是夢開始的地方。親愛的朋友們,一定要清楚自己將來的路,想好怎么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