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鴛
面對奔騰洶涌的自傲之河,項羽為我搭橋——
細雨蒙蒙,秋風瑟瑟,昔日令將軍望之喪膽的“帥”字旗在風中飄搖。帳中,霸王拂劍,悲唱“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奈何何奈何兮,咤叱風云的項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虞姬——縷香魂隨風散……帳外,兵士靜坐,懷中的冷兵器閃爍著堅毅而沉定的寒光,任四面楚歌隨風飄蕩。滿眼通紅,一聲怒吼——項羽從帳中走了出來,駕上烏騅,率江東子弟,卻又奔向何處?等待他們的,是項羽帳下執(zhí)戟的韓信設下的十面埋伏,是項羽眼中“小混混兒”劉邦的剽悍雄師,是項羽昔日故人,于是項羽烏江自刎……
一代霸王,“自矜功伐,奮起私智而不師古,最終兵敗自刎,自傲萬萬要不得呀!
面對湍急怒吼的挫折之河,司馬遷為我搭橋——束高發(fā),穿紅袍,長眉入鬢,雙目炯炯,那眼神,如同要洞穿歷史一般。這便是陜西省韓城市太史公的塑像,更是人們心目中這位英雄的形象。為了《史記》,他面對極刑,咬牙吞血,毅然選擇了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在司馬公身上,我第一次看到了生的堅強與偉大,死的懦弱與渺小。
“血沃肥勁草,寒凝春華發(fā)”有太史公在我心中,有什么挫折不可戰(zhàn)勝?
面對一望無際的絕望之河,魯迅先生為我搭橋——
“人最大的悲哀,莫過于處于期望中而沒有希望?!泵鎸诎档呐f中國社會,面對愚昧的國民,他曾經(jīng)迷茫,曾經(jīng)彷徨。然而,對民族熾愛之火卻在他的胸中不停燃燒,“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彼玖似饋?,站在了統(tǒng)治者對面,將匕首插入了他們的胸膛,自己如同黑暗中的紅燭,將生命燃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泵鎸^境,我該如何:魯迅先生給了我答案,給了我力量。
……
古今多少英雄俱成往事,然而他們的失利、信念、意志猶歷歷在目,為我們的生活搭起了一座座橋。在這橋上,我將放聲高歌:“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點評:小作者分別闡述了歷史文化人物項羽、司馬遷、魯迅是如何面對自傲、挫折和絕望的,從而為我們搭筑了穩(wěn)固的心靈之橋。歷史的長河中總是后浪推前浪,意氣風發(fā)的少年,你們就是那今朝風流!
作者單位:湖北省襄樊市田家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