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在不懼中前行,釋放生命的力量!
獅泉河達坂有只雪雞。雪雞一般生存在海拔兩千米以上的地方,而且必須是終年積雪,這就注定了雪雞的性格是非常堅強的。
雪雞靠吃雪蓮生存,而高原上的雪蓮是有限的,所以,雪雞自小就懂得節(jié)食。長大后,它們由節(jié)食養(yǎng)成了保持速度的習(xí)慣。
一個冬日下午,它在一片白雪中停住了……這只拳頭大的雪雞剛從山下爬上來,或許是累了,準備歇息一會兒。
但它必須整裝待發(fā),因為在它的前面,達坂陡得近乎直立,“嘩嘩”的雪水像是要扼住它的喉嚨。但它靜靜地將肚皮貼在沙土上,兩腮一鼓一斂地在喘息。
終于,它動了。雙腮一張一翕,軀體也一點點膨脹起來,原先纖柔的羽毛變得堅硬起來,在山谷中無比激烈地彌漫開了……
它的眼睛慢慢睜開,眸子里是晶瑩的純白色;喙銳利地叫了一聲,細而尖厲,如一把凌空劈下的大刀攜帶的風(fēng)聲;它的頭高高揚起,羽毛直立成針狀,迎風(fēng)聳立……
它的身子慢慢向后仰去,忽然,它尖叫它的身子慢慢向后仰去,忽然,它尖叫著向雪山躥去。然而,獅泉河達坂太無情了,十余次起跳,無一例外地跌下。
它停了下來,但不是歇息與期待,而是為下次跳躍積蓄力量。這是一種多么執(zhí)著而動情的舞蹈啊!
雪雞還在努力,它身上的羽毛隨著它的起落翻動著。
雪雞停住了。它又像剛開始那樣,安安靜靜地倚雪而臥。
它張開的雙翅,漸漸合攏。
我想起了一位牧民的故事:一次,他見幾只幼小的雪雞可憐,就把自己的羊皮襖放在它們窩前,想著它們抵御不了寒冷時,就會鉆進去。沒想到第二天早上一看,雪雞把羊皮襖掀到一邊,它們早走了。
牧民說,雪雞所面臨的,將是一生的寒冷。所以,它們必須時時拒絕溫暖,走向更寒冷的地方;在它們的生命里,除了向寒冷挑戰(zhàn),已經(jīng)再沒有別的什么。
太陽落西,雪雞已經(jīng)安靜下來了,它看上去像睡著了,凝重而又安詳,沒有哀愁。而它的心永遠醒著……
再來一個
音樂會上一個節(jié)目完畢后,觀眾大呼:“再來一個!”
孩子問母親這是什么意思?母親回答:“就是表示歡迎?!?/p>
過了幾天,父親從美國回來,母親帶孩子到機場迎接。孩子見了父親,立刻大叫:“再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