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中
在上海,有一家名為“淘寶”的舊書店,不僅當?shù)匚娜撕驮S多外國朋友經(jīng)常光顧,就連遠在新加坡、印尼和美國等地的華人,都喜歡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在這里購書。一本名為《三刻拍案驚奇》的線裝書被人用3000元買走,一套1958年版的連環(huán)畫《三國演義》,更是拍賣出了1.6萬元的天價!就連國內(nèi)一些出版社,都到這里借用圖片和資料,甚至與店主合作出版圖書。原以為老板是位才高八斗的老者,沒想到竟是個性格活潑的漂亮女孩,她為何能將一家不被人看好的舊書店,經(jīng)營得如此火爆?
失去工作,賣廢書淘到第一桶金
今年27歲的張晶,出生在鄭州市金水區(qū)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大學畢業(yè)后在一家雜志社當編輯。2003年,她所在的那家刊物因故停辦,女孩便應在上海一家出版社工作的男友之邀,到申城發(fā)展。不久,張晶便在朋友介紹下進了一家廣告公司,給老總當助理。
對這個新的崗位,張晶看得很重,幾乎傾注了所有的熱情,很快就進入了角色。到公司三個月后的一天,發(fā)生了一件令張晶始料不及的事。
那天上午,一家與公司有著業(yè)務往來的客戶突然找上門來,要求為他們趕做4個鋁質(zhì)巨幅廣告,對方開價是23萬元。偏巧老板到北京辦事去了,打了半天他的手機都關著,那位業(yè)務主管又不敢拍板。不知從哪里來的邪勁,當時她竟擅自做主代老板答應下來。下午,張晶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終于撥通了老板的手機,向他匯報了這一切,沒料到老板在那頭表揚她說:“你做得很對,不要說有利可圖,就算沒有利潤也該接下,像這樣的老客戶不在于每次都要賺人家多少錢,重要的是這條線不能斷了。”
老板從外地回來,立即炒掉了那位缺乏魄力的業(yè)務負責人。又過了幾天,他把張晶叫到辦公室,將一個厚厚的信封交給她,說是當月的薪水外加這次承接業(yè)務的獎金。張晶正暗自高興,老板卻話鋒一轉(zhuǎn)說:“不過,我沒辦法再留你在公司了。”張晶仿佛當頭挨了一棒,忙問為什么。老板苦笑一下說:“誰叫你越權做了自己不該做的事呢?”最后,他有點惋惜地說:“其實我真的很感激你,也想過把你留下。但因為你帶頭壞了公司的規(guī)矩,如不嚴肅處理,將來誰還會把老總放在眼里?”張晶萬萬沒有想到,一次為公司極負責的舉動,竟砸了自己的飯碗。那一刻,委屈的淚水直在她的眼眶里打轉(zhuǎn)。
2004年春節(jié)后的一天,張晶到男友工作的出版社去玩,見他正指揮著幾個人將一箱箱的新書往碎紙機里送。張晶發(fā)現(xiàn),里面還有很多自己喜歡的古文和英文書,覺得很可惜。男友告訴她,這些都是印數(shù)過多的庫存書,有的積壓好幾年了,放著占地方,久了紙張發(fā)黃也不好賣,所以就干脆碎了打紙漿?!凹词辜垙堄悬c發(fā)黃也不影響閱讀呀?”女孩還是不明白。“如果你喜歡就買些回去吧,一元錢一本!”男友開玩笑說。
其實張晶從小就愛好看書和寫作,上班后每個月領了工資,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三分之一的薪水去買自己喜歡的書籍。尤其到上海這幾個月,她買的中外“文化精品”幾乎堆滿了小屋。逛書店時,張晶還經(jīng)常聽到有人抱怨,說現(xiàn)在的書太貴,動輒幾十、上百元,恐怕以后連書都買不起了!對此,她也很有同感。難怪很多學生為了省錢,寧可去買錯字連篇、印刷質(zhì)量低劣的盜版書呢!望著眼前小山似的一堆庫存書,張晶突發(fā)奇想,自己何不將這些“廢品”全部買下來,開一家舊書店?其中不乏精品,只要價格便宜,一定會受工薪族歡迎的。最后經(jīng)出版社領導同意,張晶僅花2萬元就買下了近3萬本圖書,裝了滿滿一卡車呢!
接著,她在徐家匯“秀水家園”旁租了一間60多平米的店面,經(jīng)過裝修,3月18日,這家名為“淘寶”的舊書店開張了。沒想到生意出奇的好,人們成群結(jié)隊地光顧張晶的書店。她所經(jīng)營的書籍均4折出售,其中既有《圍城》、《戰(zhàn)爭與和平》、《老人與?!分惖闹型饷?,《辭?!分惖墓ぞ邥?,也有《新婚必讀》、《科學育兒大全》系列的生活用書等,這些物超所值的書籍頓時成了搶手貨。開業(yè)第一天晚上,張晶一結(jié)賬,發(fā)現(xiàn)銷售書款竟然達到6000多元!
雖然張晶并沒有經(jīng)營舊書店的經(jīng)驗,但鈔票卻像長了腿一樣,硬是往她口袋里跑,一個月下來居然贏利4萬多元!起初,連她自己都有點不敢相信,于是就反復查賬、核算,當知得這4萬多元不摻任何水分時,張晶震驚了:這是她有生以來第一次賺這么多錢!
因正版的打折書很受歡迎,“淘寶”誕生不久,僅靠一家出版社供書已明顯不足,張晶開始向上海其他出版社聯(lián)系采購。僅半個月,就與7家出版單位達成了采購協(xié)議,大大增加了書的品種和數(shù)量。
大開眼界,舊書賣出“古董”價
初戰(zhàn)告捷,張晶興奮極了??墒沁@種熱銷的勁頭僅僅持續(xù)兩三個月,人們便提不起興趣了,昔日人氣旺盛的書店漸漸恢復平靜。這時,張晶開始琢磨,怎樣才能突破“瓶頸”,將舊書業(yè)務向外拓展呢?
緊靠書店的“秀水家園”是一座高檔老年公寓,里面住著不少臺商和歸國華僑。一天,有位姓馬的老先生說,他和老伴都喜歡看繁體字的書,市面上卻很難買到,問張晶能否幫他找些這類的舊書,并稱價錢加倍都行。老先生的一席話,如醍醐灌頂般敲醒了張晶。她想,我們國家以前用的是繁體字,許多老年人當年讀書識字時用的都是繁體,后來雖然推行了簡體字,可相當多的老人還是習慣性地認為繁體字看得更親切更順眼更有感情。加之老年人不像年輕人那樣可以參加許多戶外活動,他們生活單調(diào),很多人都只能在家看看書報消遣。如果自己“淘”一批繁體字的書,一定會受到他們的青睞。再說,上海的老年人起碼有上百萬,這可是個龐大的讀書群體??!
可是到哪里去弄這些舊書呢?張晶跑到上海市各大書籍批發(fā)市場轉(zhuǎn)了一圈,結(jié)果繁體字的書竟然一本也沒買到。后來她聽說,上海城廂的文廟路上,每逢星期天,一個個舊書攤擺滿整個書市,不少人都把家里多余的舊書拿到這里來出售或交換。星期天來到這里,張晶果然“淘”到了幾麻袋寶貝。她把這些舊書拿回店里剛擺上架,“秀水家園”里的許多老年人就聞訊趕來,一個個面露驚喜,如獲至寶地挑選著自己喜歡的書籍,6000多本書兩天時間就被搶購一空!如此火爆的場面,還真讓女孩頗感意外。
第二個星期天,張晶帶人早早來到文廟路,雖然挑選了一天,個個累得腰酸背痛,但總算“淘”到2000多本古書。這批貨,在短短幾天內(nèi)又銷售一空。其實“淘書”是件很費神的事,比如缺少封套及內(nèi)頁殘缺的書,哪怕內(nèi)容再好,其價值也只能為零。此外,有的古書攤上還夾雜著一些盜版書,稍不留神就會失手。
一次,張晶不小心進了一批仿真的古書,許多顧客買走后發(fā)現(xiàn)不對勁,紛紛來退貨。他們說這種書的質(zhì)量太差,不但有很多錯字,而且不少地方印刷得太淺,別說老年人看不清楚,就是年輕人看著都吃力。張晶二話沒說,就將這些劣質(zhì)書籍付之一炬。盡管為此損失了五六千元錢,卻維護了“淘寶”的聲譽。
因為上海老年人的文化層次普遍較高,對古書的需求量很大,很長一段時間,張晶都為貨源問題發(fā)愁。后來,她又發(fā)現(xiàn)地處小木橋路的雄洲商廈里,有一個古玩舊書市場,她在此淘到不少好看的古書。還有上海老街的藏寶樓,每個星期六凌晨四五點,總有很多書商擺地攤,她也會準時去那里淘貨。時間久了,一些書商認識了張晶,凡收到有價值的圖文書,都會打電話及時通知她。
有一次,張晶在一位書販處看到兩套保存得很好的1858年版的莎士比亞全集,隨手翻了一下,發(fā)現(xiàn)書里有八百多幅精美銅版畫的故事插圖,都是出自英國名畫家約翰·吉爾伯特之手。她知道此類書的珍貴,19世紀的歐洲版畫,是一支活躍而敏銳的力量。吉爾伯特作為印象主義畫家,這里的八百多幅插圖,以強烈的黑白對比,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戲劇大師莎士比亞作品的神韻。張晶立即用2000元的高價,把這兩套書全買了下來。不久,就有人提出用每本1萬元的價格買下收藏,張晶卻怎么也不舍得出手。
很多人以為古書都是“垃圾貨”,價格很便宜。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因年代久遠且當時的出版量很少,除閱讀欣賞外,很多古書還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呢!以最不起眼的小人書(又稱連環(huán)畫)為例,隨著其精美的藝術價值逐漸被人發(fā)現(xiàn),一些早期版本由于難覓芳蹤,就成了當代“文物”。近年來投資小人書的人越來越多,其升值潛力不可估量。
張晶說,她店里有一本五六十年代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游記》小人書,被一位女白領用3800元買走了;她收藏的一套64冊1958年版的《三國演義》,去年在一次大型連環(huán)畫拍賣會上,被拍出了1.6萬元的高價,買主是一位日本人。“至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出版的連環(huán)畫,如趙宏本、沈曼云等人的作品,有些已成為稀世珍品。不做這一行真不知道,舊書里竟有這么多的學問!”女孩感嘆說。
除了能賺錢之外,淘舊書的過程本身就充滿未知的驚喜,這才是令張晶感到“斗志昂揚”的原動力。2005年4月初的一天,她到北京著名的潘家園舊書市場淘貨,大冬天的清晨,凍得腳趾都快掉了,還要咬牙堅持。幸運的是,那次她不僅買到一批年代久遠的珍貴線裝書,還意外淘到了一本廖靜文女士的書,那是徐悲鴻去世后她住院的時候買的,一本雷蒙托夫的詩集,上面有廖女士抄的兩句懷念徐悲鴻的詩。這種偶遇讓張晶的人生閃出了很多火花?!皼]想到我跟她相隔那么多年,還能擁有同一本書。而早晨去的時候我并不知道此番我可能遇到什么,這就是舊書蘊含的巨大誘惑!”
野心勃勃,要把舊書賣到全世界
由于“淘寶”書店的圖書種類十分豐富,其知名度不斷提高。從2005年夏天開始,店里的生意一直很火爆,不光當?shù)厝肆鬟B忘返,甚至有不少港澳臺的同胞也慕名而至。此時,張晶每月的純利潤都在5萬元以上,就連許多大書店都對之羨慕不已。
一天,英國駐上海領事館的比爾先生,十分意外地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一套19世紀《莎士比亞》英文原版全套書。比爾先生萬分激動,一個勁地喊“上帝”。要知道,這套書是他多年來跑遍世界各地都沒有收集全的?!疤滟F了,真是太珍貴了!”撫摸著這套書,洋紳士興奮得雙手都在顫抖。不就是一套《莎士比亞》全集嗎?在外行看來也許根本就不屑一顧,但對一位資深收藏者來說,這種版本的珍品無疑是不可多得的寶貝!還有一位在上海任教的德國教授,無意中在這里“淘”到一本1868年版的但丁《神曲》,不僅是原文版的,里面還有72幅藝術價值很高的名家銅版畫,由此帶給他的驚喜可想而知?!斑@里的寶貝太多了,你為什么不把它們放到網(wǎng)上,讓全世界的人都來分享?”臨走時,他向張晶提出這樣一條建議。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張晶不由想到,是啊,如今有了充足的舊書貨源,干嘛不在網(wǎng)上經(jīng)營,讓世界各國的讀者都能買到自己的書呢?2005年8月,她的舊書在幾家國際網(wǎng)站上一露面,就引起了人們的濃厚興趣。首先是新家坡的一位女士,匯來300美元訂購了一本1920年版的《聊齋志異》。接著印尼的一位華人,又買走了線裝古書《大唐西域記》和《儒林外史》等。當然,因為極具收藏價值,這些書每本都價格不菲。后來,訂單如雪片般從紐約、巴黎、里昂、法蘭克福和東京等地飛到了張晶手里。這些購書者,多是海外華人及研究東方文化的歐美學者,還有一部分來自博物館和民間收藏機構(gòu)。
事實上,張晶的私人藏品也十分豐富。近幾年,她先后從上海外文書店舊書部和北京報國寺、潘家園等處,收集了1886年出版的《德意志民族文化史》全套,有近二千幅黑白、彩色銅版畫插圖,大多出自世界名畫家之手;零碎收全了1928年以前的日本美術全集,共36本;搜集了上千本1910——1949年的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以及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一百多年前的老課本等。
有一次,一家出版社的女社長到張晶的住處做客,看到這些舊版圖文書,馬上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翻閱了幾下后,她對那些精美的圖片更是愛不釋手。于是就提出要與張晶合作,將有些英文書翻版重做,譯成簡潔的中文,再配上精美的圖片,讓現(xiàn)代人既享受到明快流暢的外國文學,又欣賞到典雅優(yōu)美的銅版畫。因為張晶搜集的都是1949年以前的舊版本,按版權規(guī)定,圖片發(fā)表了50年后,就沒有版權了。她作為提供者,因此也將有一筆不菲的資料費。
這套書籍順利出版后,出版社又與她合作出版了不少書,比如以清新明快的文筆縮寫了1895年出版的世紀經(jīng)典名著,配上原版書中的247幅精美插圖,使圖文相得益彰、栩栩如生。張晶也因此收到了豐厚的經(jīng)濟回報。
更讓張晶自豪的是,現(xiàn)在有不少出版社都喜歡到她家去淘寶,有的是借圖片,有的是借資料。有朋友開玩笑說:你這里簡直就是上海的“大不列顛圖書館”。聽了這話,美女老板開心地笑了。
短短兩年多時間,竟從那些被人視作“廢物”的古書中淘得近百萬元鈔票,張晶無疑創(chuàng)造了一個財富奇跡。對此,女孩卻不以為然地說:“其實,舊書里也自有‘黃金屋,這一行蘊藏的商機大著呢,我的事業(yè)才剛剛起步!”
(責編 花掩月 xuxi2266@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