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廬氏
尊敬的芬蘭邊防局官員閣下:
誠所謂“不打不相識”,今向貴邊防局諸位官員閣下去信,非是抱怨,實是溝通。只有充分地溝通,才能了解兩國在“公務考察”等方面的“習慣”和“差異”,以有效消除今后中國各地“公務考察”團組進入貴國可能出現(xiàn)的尷尬,避免他們回國后可能遭到的不必要的麻煩。
坦率說,去年11月敝“公務考察”團被貴邊防局官員拒絕入境并遣送回國,我們確實感到非常遺憾。特別是,由于中央紀委最近公開通報了處分決定后——比如,我們的團長徐文艾同志受到了被撤銷黨內(nèi)職務和副檢察長職務的嚴厲處分——我們更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輿論洶洶呀,有說我們是“恬不知恥,丟人丟到國外”的,還有上綱上線,竟稱這是“國際丑聞”的。我們現(xiàn)在猶如落水之犬,誰都可以“打上一棍”,特別是那些時評作者,馬蜂一樣緊叮不放,總是蜇人痛處。
我們冤哪!
諸位有所不知,在敝國,領(lǐng)導干部出國“公務考察”,那是非常名正言順和冠冕堂皇的。許多地方還有明文規(guī)定,廳級領(lǐng)導、處級干部一年分別可以出國兩次和一次,如此等等。
諸位都是負責邊防檢查的官員,想必了解,敝國一年有多少“公務考察”的團組進入貴國。能夠來的,大都是領(lǐng)導干部,那是大家的一種福利待遇。所以,“公務考察”也哉,多是帽子而已。想不到,諸位卻頂真了。
貴國的導游就曾說過,來自中國的旅行團,“95%都是公務團,但有幾個真正來公務的?”在敝國的領(lǐng)導干部之間,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因為南斯拉夫的奶牛養(yǎng)得好,中國人經(jīng)常去參觀,當?shù)氐墓賳T就說:“中國人就是愛學習,連我們的奶牛都認識中國人!”
所以,諸位拒絕我們?nèi)刖巢⑶菜臀覀兓貒?,實在是有點小題大做,也實在是有點不通人情了。
至于說邀請函是偽造的,其實我們也是受害者。因為我們是全程委托中介公司操辦的。在敝國,許多“公務考察”團組的活動,大都是由旅行社“一條龍”策劃、服務的,從辦理邀請函,到代寫出國申請,再到代拍一些“公務考察”照片,出國回來后,還代寫考察報告。這種流程,他們都有非常專業(yè)的操作,不同行業(yè)有不同的報告版本,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所以,諸位也確實是有點少見多怪了。
更何況,我們這次出國“公務考察”,敝國國內(nèi)相關(guān)的審批部門是正式批準的,如果諸位當初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我們?nèi)刖骋簿腿刖沉恕_@不就萬事大吉了嗎?
如今,我們當中,摘烏紗帽的摘烏紗帽,吃官司的吃官司。我們能夠一步步走上領(lǐng)導崗位,大都是付出了相當大的心血的。不曾想,卻栽在你們手里,不僅前功盡棄,還出“國際丑聞”了。
再說,我們來到貴國,那將給貴國帶來多少消費啊。
坦率說吧,我們的“公務考察”,借用敝國歷史上一位著名文學家的話說,多是“醉翁之意”,在乎的是“山水之間”。敝國每年到南非訪問的有兩百多個“公務考察”團,每個團組一般由五至六人組成,平均每人的花費五萬到六萬元人民幣。如此,敝國的“公務考察”團一年在南非至少要花費五千萬元。
明擺著,這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嘛。
我們這次滿懷著熱情去貴國,原也是想為貴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略盡綿薄之力的,然而……照說,諸位不僅不應該如此頂真,還應該盡快開辦幾家專辦中國領(lǐng)導干部考察、培訓的機構(gòu),精心安排行程,比如,十天日程,一天考察或培訓,然后就組織旅游、購物。
我們當然不能說諸位的行為是不友好的。但是,茲事體大,不僅關(guān)系到相當一批中國官員的政治前途,就是從貴國本身來說,也是一大損失。
這種事,日后也許諸位邊防局官員再也沒有機會補救了。自去年11月份“公務考察”團被貴邊防局官員拒絕入境并遣送回國后,在敝國輿論嘩然,震動頗大,眾媒體紛紛譴責,有關(guān)部門作了嚴厲查處,并制定了相應防范措施。此事已作為反腐敗的一個不可多得的教材,引起各界關(guān)注和重視。
專此,布福!
某公務員
2007年10月10日
【原載2007年10月10日《上海法治報·法治隨筆》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