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莉
因為伊拉克戰(zhàn)爭的泥潭以及阿富汗的拉據戰(zhàn),美軍的兵源匱乏已經不再是新聞,這使得征兵工作更多地對準外籍公民,因為根據美國海軍論證中心的一份研究報告,美軍中的非公民士兵一旦入伍,更傾向選擇不離開軍隊,而他們在入伍三年后選擇退役的可能性要大大低于身為美國公民的士兵。
目前美軍中有大約6.9萬名軍人是在外國出生的,其中4萬名不是美國公民。對于非美國公民來說,參軍入伍經常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選擇。在2001年9·11慘劇之后不久,為了動員非美國公民入伍,布什簽署了一份總統(tǒng)令,稱任何外國人即使只在軍中服役達一天,都有資格申請美國公民權。對于眾多在美國客居的外國人來說,如此的“快車道”不失為一條可行的捷徑。
即使在和平時期,擁有綠卡達一年的美國現役軍人就可以申請美國公民權,而對于一般民眾,取得美國公民權的門檻是必須握有綠卡長達5年。另外,現役軍人也不用負擔申請公民身份的數百美元申請費。
五角大樓為了方便軍隊里的外國人,自行創(chuàng)建了一套手續(xù)來幫助現役軍人申請公民權,省得這些軍人得忍受常規(guī)申請中復雜而艱難的程序。這些“誘餌”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非法移民從美墨邊境的涌入。對這些人來講,如果參軍就可以實現“美周夢”,那總比打一輩子黑工、受盡欺凌還要擔驚受怕,而好得多。
但是,批評人士稱,五角大樓對外國人的“法外優(yōu)惠”將導致美軍內出現“外國兵團”,尤其是在當前因為阿富汗和伊拉克戰(zhàn)爭越來越不得人心,傷亡不斷,嚇阻眾多美國公民入伍的情況下。
“我們應該盡力而為,避免發(fā)展這種由外國人組成的、只是效忠本團隊或者指揮官,而非美國的(外國)‘雇傭軍模式?!币泼裱芯恐行?Center forImmiqration Studies)的馬克·克里科瑞安(Mark Krikorian)在最近一期的《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上寫到,“這(種做法)對羅馬人就沒有成功過?!?/p>
當然,反對克里科瑞安的也大有人在。歸根到底,美軍1840年招募的近一半軍人都是在外國出生的,而自從美國內戰(zhàn)以來,更有超過66萬的退伍老兵在加入軍隊后變成了美國公民。(摘自美國《華盛頓觀察》周刊/責任編輯:覃福貴)
海外星云 200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