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名珠
有些電教工作者,上任之初,干勁十足;干了幾年,牢騷滿腹。這也難怪,在某些人看來,組織部的干部科室是“一等科室”,黨建科室是“二等科室”,而在黨建科室中也屬于“邊緣科室”的電教和遠程教育部門就更是“等而下之”了。現(xiàn)實地說,從事電教和遠程教育工作的同志手里確實是沒有太多權力的。手里沒有權,位置“邊緣化”,有些同志難免會覺得領導不重視,付出沒回報,工作沒意思,于是就得過且過了。
筆者以為,這種工作情緒的低落,根本原因出在我們自己身上,是我們自己的觀念沒有轉變,態(tài)度沒有端正,修養(yǎng)沒有境界。扭轉工作局面,創(chuàng)新工作思維,要從轉變自身開始,要從根本上完成觀念、態(tài)度和修養(yǎng)三方面的轉變。
要轉變那種“爭權力”觀念,正確認識我們所從事的工作,準確地定位自己,由“爭權力”轉變?yōu)椤霸龌盍Α?。有的同志干得久了,覺得沒權力,熱情就冷卻了,這是工作觀念的錯位。干電教和遠程教育,不是為了權力,而是因為這項工作切實地匡扶著廣大黨員的思想成長,關注著普通民眾的實際生活,對整個社會的和諧發(fā)展起著潤滑劑和加速器的作用。從事這項工作,我們應該感到自豪。斤斤計較權力大小,反而容易忽視自身的價值。我們在工作中的職權確實相對有限,但我們有施展自己才華的舞臺,可以用我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電視作品和遠教課件。這種成就感是美妙的,并不亞于權力所帶來的滿足。當我們看到,有那么多人陶醉于我們的作品,或通過我們的課件得到實惠,我們就已經擁有了直達人們心靈的權力。
要轉變那種得過且過的態(tài)度,變“少說少干”為“多說多干”。電教和遠程教育工作者,頗有些人有這樣的工作態(tài)度:能少干就少干,能少說就少說。因為我們在潛意識里,先把自己“邊緣化”了起來。這種自我“邊緣化”使我們消極迷信“少說少做、少做少錯”的錯誤觀念,在工作態(tài)度上形成偏差。黨員電教和遠程教育是關注人們的實際生活和思想靈魂的工作,任重道遠,要把它干好,就必須有實干精神。既要多說,也要多干。首先,從工作內容上來說,電教與遠程教育是一項說與干結合的工作,采訪、播音、主持,說少了不行,說得不好更不行;其次,電教與遠程教育是一個互動性極強的工作,要組織群眾,也要課后討論,在制作拍片時還要爭取其他部門的資源配合,這對我們的“嘴”上工夫和“腿”上工夫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最后,電教與遠程教育工作是需要投入較大的財力和人力的,這就需要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來提供后盾,如果不善于總結匯報,領導怎么會對我們提出的方案有足夠的重視?如果坐等“重視”而無實際行動,領導如何能信任我們的辦事能力?
我們還要追求一種氣質和氣度的轉變,思想要有廣度,視野要有深度,修養(yǎng)要有境界。黨員電化教育是一項專業(yè)性較強的工作,不少干部往往一干就是多年,甚至沒有調出組織部就難以離開這一崗位。這種相對固定不變的崗位工作模式,使不少人成為組織部里的“一介書生”,身上有濃厚的“書生氣”。這種“書生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的開展和我們自身的成長。工作本身在隨著時代發(fā)展而發(fā)展,這要求我們也必須從“干技術的”轉變?yōu)椤案憷砟畹摹?。這就要求我們多看書刊、報紙和電視,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和思想境界,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理想情操、有知識品位、有“書卷氣”的人,用知識的力量充實自己,用智慧的目光觀察世界。如此,我們才能創(chuàng)作出更有內涵的作品,才能發(fā)現(xiàn)和享受自己的工作中所蘊涵的無窮樂趣。
只有勇于轉變,我們才能與時代潮流合拍,我們?yōu)殡娊膛c遠程教育事業(yè)燃起的心靈之火才能越燒越旺。
(作者系江西省寧都縣委組織部電教科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