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學東 陳乃兵
安徽省金寨縣是全國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唯一試點縣。5月28日下午,我們在安徽省黨員電教中心副主任王傳久等同志的陪同下,從合肥出發(fā),向西驅車160公里趕往大別山腹地的金寨縣。一路上,省遠程辦的同志不停地介紹金寨縣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情況和那里的革命歷史及紅、綠色文化。隨著縣城的臨近,我們情不自禁地被這片神奇而又充滿活力的紅色土地所吸引……
“空中課堂”深入人心
下午5點鐘左右,我們到達具有光榮革命歷史的金寨縣城梅山,這個被鑲嵌在大別山中的山城規(guī)模不大,地理位置很重要。金寨縣位于鄂豫皖三省結合部,大別山北麓,在歷史上是戰(zhàn)略要地,金寨縣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儲士寧介紹說:金寨縣是革命老區(qū),是全國著名的“將軍縣”。從儲士寧的介紹中得知,2003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親自來金寨視察,并確定金寨縣為全國(三個省加一個縣)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試點縣。這也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革命老區(qū)的關懷和厚愛,沒有忘記曾經為中國革命做出巨大貢獻的老區(qū)人民。
從縣遠教管理中心同志的介紹中我們了解到,在各級黨組織的關懷下,金寨縣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堅持“建、管、學、用”并舉的原則,三年多來,全縣共建成終端接收站點806處(其中鄉(xiāng)鎮(zhèn)建27個接收站,村級建185個接收點,“村校共用”接收站點和光盤播放點594個),實現了村村都有遠程教育設備的目標。今年在安徽省開展的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電視上網”工程中,依托遠程教育已有設備,到年底,將建成348個終端接收站點,遠程教育的功能作用將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同時他們還積極探索有效的“學用”形式,切實發(fā)揮了遠程教育的有效作用,使黨員干部真正受到了教育,農民群眾切實得到了實惠。老區(qū)人民把遠程教育形象地稱為“紅色的空中課堂”。
建好站點為民造福
29日上午,我們在參觀過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和梅山水庫大壩后,向大山深處進發(fā),因為得知今天上午是熊家河村遠程教育集中學習的日子。熊家河村的村部距縣城25公里,我們趕到的時候,培訓已經開始了,播出的課件是“生姜栽培技術”,會議室里擠了三四十個人,大家看得都很認真,有的還在筆記本上作記錄。村“兩委”的同志告訴我們,在站點建設中該村村民積極性非常高,在設備安裝施工時,由于村部位置地勢較低,院墻周圍植有板栗樹,由于樹干較高,枝葉繁茂,施工隊找遍了院內的各個角落,都沒有收到衛(wèi)星信號,最后才發(fā)現是這些板栗樹阻擋了信號,施工隊建議砍掉天線正前方的5棵板栗樹。在該村,板栗收入是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每棵樹年產板栗70公斤左右,每棵板栗樹的年收入300元左右,5棵就是1500元。村黨支部書記蔡先軍心想,要砍掉這些板栗樹,老百姓會答應嗎,肯定會向村里要賠償。眼看著設備都裝好了,就是沒信號,他就硬著頭皮去找樹的主人。沒想到在說明情況后,該村民非常爽快地同意了,村民還說:“早就知道我們村要裝遠程教育設備了,還配有電腦,聽說從那里能學到板栗病蟲防治和板栗園管理方面的技術,還能通過網絡銷售我們家的板栗,這是為百姓辦好事,我肯定支持?!辈虝洓]想到,現在的農民對知識、技術有如此高的需求。目前,該村每月集中學習2~3次,并根據群眾的需求,組建了種植業(yè)、食用菌栽培等遠程教育興趣小組3個,建有板栗示范服務基地1個,組織學習培訓120余次,現在該村的一些青年,打消了外出打工的念頭,在學習技術中找到了自信,在當地發(fā)展板栗生產和食用菌生產等。今天站點專門為“種植業(yè)興趣小組”播放的節(jié)目。
我們隨機采訪了一個村民。他興奮地告訴我們,他家是專門從事生姜種植的,以前光靠自己摸索,雖然種了三四畝,但收入不樂觀,主要是缺少技術,自從通過遠程教育看到生姜的栽培技術后,進行了品種改良,合理施用了農肥,加強了田間管理,現在經濟效益提高了一倍,“送錢送物不如送技術、送信息,遠程教育為我們送來了先進信息和技術,這真是黨中央為老百姓辦的一件最大的實事、好事”。
隨行的縣遠程辦的同志告訴我們,全縣425個行政村,都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和產業(yè)結構,成立了遠程教育興趣小組,根據需求組織開展學習培訓,并按照“農忙少學,農閑多學;晴天少學,雨天多學;白天少學,晚上多學”的原則,因人、因時、因地制宜,既不誤農事季節(jié),又從實際出發(fā),保證了學習效果。目前,全縣共組建板栗生產、食用菌生產、中藥材加工、農副產品營銷等30多種類型850余個學習興趣小組,培植各類科技示范基地250處,各類專業(yè)村150個,示范大戶2500戶。
小小網絡大大世界
天堂寨鎮(zhèn)是距離縣城較遠的鄉(xiāng)鎮(zhèn),與湖北省交界,是江淮分水嶺,主峰海拔1729.13米,系大別山第二高峰,古稱“吳楚東南第一關”,擁有華東地區(qū)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是國家級森林公園。近年來天堂寨鎮(zhèn)立足資源,加大宣傳,逐步做大做強旅游產業(yè)。該鎮(zhèn)的一位負責同志告訴我們,在宣傳天堂寨旅游資源方面,遠程教育的網絡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全國各地很多游客都是通過網絡了解天堂寨的。
據了解,金寨縣利用遠程教育資源,開辦了遠程教育的輔助教學網站——《金寨先鋒網》,并組建了《金寨先鋒網》網絡體系,在鄉(xiāng)鎮(zhèn)開通了“先鋒在線工作站”,在行政村開通了“村級先鋒在線信息點”。如今這個網絡體系已成為全縣對外交流和對內服務的重要平臺,每天點擊率超過萬次。如天堂鎮(zhèn)利用這個平臺,大力推介旅游資源;油坊店鄉(xiāng)宣傳茶葉產品,使該鄉(xiāng)生產的六安瓜片和金寨翠眉遠銷海內外;梅山鎮(zhèn)船沖村精心打造“先鋒在線船沖信息點”,創(chuàng)辦了“船沖村板栗信息網”,使船沖成為華東最大的板栗交易市場;槐樹灣鄉(xiāng)網箱養(yǎng)魚大戶鄭志奇通過網絡與海內外客戶直接進行網上交易,養(yǎng)殖的溝鯰魚遠銷美國;雙河鎮(zhèn)利用網絡渠道進行招商引資,引進500萬元以上的企業(yè)2家,300萬元的企業(yè)3家,該鎮(zhèn)鎮(zhèn)長陳永開欣慰地說:“小小的網絡,大大的世界,它是政府工作的有力助手和必備的工具,為雙河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神奇?!?/p>
傳播知識致富一方
南溪鎮(zhèn)是金寨縣的中心城鎮(zhèn),丁埠大王廟是立夏節(jié)起義的舊址。1929年5月6日(立夏節(jié)),我黨在這里成功地領導了震撼鄂豫皖三省的立夏節(jié)起義,為創(chuàng)建豫東南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
我們到達南溪村時,村里正在召開支部擴大會。我們召集十來位黨員干部召開了一個座談會。通過交談我們了解到,村支部每個月都會有針對性地組織黨員干部觀看政治理論、政策法規(guī)、農業(yè)實用技術等方面的遠程教育課件,特別是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學習期間,縣遠程辦還結合大別山革命歷史制作了《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金寨紅軍史》、《黨章》和《板栗生產技術》等十多部系列課件供黨員干部學習。該村黨員群眾在觀看專題片《金寨紅軍史》后,被老紅軍們那種能吃苦、能戰(zhàn)斗、眾志成城、精誠團結的精神再一次感動,紛紛表示要發(fā)揚老一輩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使用好遠程教育這一先進的教育形式,去學習更多的適用技能,運用到發(fā)展生產中去,建設更加美好和諧的新南溪。現在,經常有一些村民主動到村遠程教育活動室了解國家的政策法規(guī),學習適用技術,查詢生產銷售信息等。78歲老黨員項永榮見到我們樂呵呵地說:“遠程教育圖、文、聲都有,內容豐富精彩。我家孫子項磊原來搞農用車修理,經常遇到一些問題,解決不了。自從上次來他看到這里(村遠教活動室)有汽車修理的講座后,有時間他就到這里來看,現在進步很快,以前只會修拖拉機和農用車,現在小汽車也會修了,生意也越來越好了。遠教真是黨員群眾學習的最好助手呀。”
三天的時間,我們縱橫了老區(qū)金寨的南北,在青山鎮(zhèn)茅坪村、海蓮村、梅山鎮(zhèn)銀灣村和百祿橋村我們同樣看到了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給老區(qū)人民帶來的欣喜和變化,“讓干部經常受教育,使農民長期得實惠”在革命老區(qū)金寨縣真正得到了實實在在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