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鮑勃·伯克斯
張霄峰譯
作為職業(yè)演講師,我演講時經(jīng)常邀請聽眾參與互動。為了避免引起尷尬,我總是預(yù)先安排好人選。大多數(shù)情況下,合適的人選會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必要時憑借經(jīng)驗我也能及時發(fā)現(xiàn)場中的活躍分子。
幾年前在準備一次演講時,我要求組織方提供一個名單以便事先溝通。我曾與其中一位聽眾合作過,因此提議這次也邀請她參與互動,但是遭到會議組織者的否決:“她近來身體出了點問題,已經(jīng)不像以前那樣敏銳了——這話可不要外傳?!彼岢隽艘粋€名單,說這些人選更為合適。我面臨兩難選擇:是按照客戶要求去做,還是服從自己的心聲,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做法?
演講那天,我故意提前了一會兒到場,以便與那位老朋友相遇,她其實并沒有多大變化……除了手中的拐杖。她伸出手來與我握手,如此簡單的動作顯然也耗費了她很多力氣。
“你氣色好極了!”我告訴她?!澳阋惨粯?”她答道。實際上我們都在說謊,企圖掩飾歲月帶給彼此的明顯變化。
“不要忘記——如果你需要人參與互動,點我的名!”
“噢,當然。希望會有時間,我要講的東西太多?!蔽也话驳卣f。在那一刻我作出了決定。我要聽從自己的心聲,我對她有信心!
1小時15分鐘的演說飛快地過去了,其間我邀請了兩位聽眾參與互動。每次我點名時,眼神都短暫地與她接觸,我看到她臉上充滿了期待。
我的腦海中閃現(xiàn)體育課上分組時,我站在隊列中期待被組長選中的情景。組長的目光掃視著人群,每一次停頓都令我心跳加速。然而像往常一樣,我仍在挑剩的區(qū)區(qū)幾人之中,我們都是缺少體育天分、被人輕視的差生。我經(jīng)常是最后一個被選中的人,每逢此時我的心中如刀割一般。
如今是我掌握了選擇的權(quán)力,但是這一次我故意將最好的留到了最后,我要給朋友一次機會,讓她站在聚光燈下。當我叫到她的名字,她露出興奮的表情,似乎完全忘記了這些年的“殘疾”。利用她走向講臺的時間,我向聽眾們講述了我們的友誼。
她的表現(xiàn)棒極了。聽眾們被深深地打動,會心地笑了起來,為她的努力鼓掌,她在掌聲中驕傲地挺直了身軀。演講結(jié)束后,我見到會議組織者時,向他稱贊了她的出色表現(xiàn)。他笑著說:“你應(yīng)該早點兒點她的名。”
但是我發(fā)現(xiàn),最好的往往是……最后選擇的那個。
(張廣生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