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簽等
小時候問媽媽“哎喲”是什么意思,媽媽說:“挨打覺得疼了,就喊哎喲。”我后來發(fā)現(xiàn)“哎喲”這詞更可表達心疼的感覺。
青春期去KTV必喊一嗓的歌是范曉萱的那首:“哎喲哎喲哎喲哎喲……你說你說我們要不要在一起……”躲在暗處的幽怨,寂寞地成長,慵懶,撒嬌,少女莫名其妙的心事全都因這幾句“哎喲”唱得愈加心煩意亂。這歌是音樂才子李泉寫的,魯迅的那句“才子看見纏綿”也不光是說《紅樓夢》,大凡才子,都難逃纏綿氣息。李泉自己也唱過這歌,把女孩情態(tài)反串得神情盡致。
說起《紅樓夢》,我倒覺得這首《我要我們在一起》簡直就是為黛玉度身定做的,“哎喲哎喲哎喲,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哎喲,嘆今生誰合誰收?”還挺押韻的不是?
當(dāng)年鄧麗君演唱的印度尼西亞民歌《愛情哪里來》,如同那個時代的大多數(shù)流行歌曲一般,沉浸在古典的《詩經(jīng)》形式中,先是小河流水無邊界地象征了一番,再進入高潮:“哎喲媽媽/你可不能不理不睬,哎喲媽媽/我的寂寞情誼難耐,哎喲媽媽/給我怎么樣的安排……”這歌流行的時候我還很小,每次唱起都搖頭晃腦十分開心,曾有一次還被我們一群小朋友創(chuàng)意地在丟手絹游戲時唱起。今天再唱,驀然驚覺這真是一首太過悲傷的歌曲,對號入座地唱出了眾多大齡姑娘恨嫁的心聲。
周杰倫在新專輯《依然范特西》里依然也唱“哎喲”。那首《紅模仿》里面,我終于得到關(guān)于“哎喲”比較確定的定義:哎喲就是哪個話講的都可以。
這個定義就跟周杰倫的口齒一樣,依然不清晰。像我這樣有著“哎喲”情懷的人并不多,可是這年頭要想出人頭地就得多和天王套近乎。多才多藝的臺灣藝人小豬羅志祥在節(jié)目里說,杰倫這個“哎喲”的創(chuàng)意是由他的口頭禪而起的。
這我就覺得奇怪了,“哎喲”這詞我小時候就聽我媽說過,再遠更可追溯到古代。話說老鴇笑得比鮮花燦爛,老遠就叫道:“哎喲……!這不是周大官人么?瞧您八面威風(fēng)的……小翠,周大官人看你來了,快上壺上好的茶來……”一扭頭,又叫道:“哎喲……!兩位公子是新來的吧……”
有一則阿凡提的智慧故事,說是兩人來論理。一人在另一人劈柴的時候閑站一旁叫“哎喲”,勞動結(jié)束后喊“哎喲”的人要求分錢,他說:“哎喲多了也很累人的,他多累,我也多累?!?/p>
文/上上簽
生男生女
懷孕之后,經(jīng)常有親戚朋友前后打量著我,用十拿九穩(wěn)的口氣說,男孩,肯定要生個男孩。起初我還挺認真,趕緊追問人家,為什么是男孩呢?要生男孩的孕婦有什么特征呢?對方大多笑而不答,幾次三番之后,我明白了,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重男輕女的傳統(tǒng)的國度里,百分之九十九的孕婦被人預(yù)言過要生男孩。
其實我更愿意生個女孩。
據(jù)我耳聞目睹的有限經(jīng)驗,生男孩的女人大多會變成—個無望的情人,從她生下寶貝的第一天起,她就眼巴巴地看著他,怎么看都不夠。他年幼無知之時,還愿意跟這個女人貼近,但是,慢慢的,他長大了,從—個小嬰兒變成—個小男孩,自我意識逐漸覺醒,開始下意識地甩脫媽媽遞過來的那只熱絡(luò)過度的手。這可不是我的惡意推測,我的同事就帶著半真半假的傷心說起,她那才六歲的兒子,就不愿意和她手挽著手散步了。
寶貝一天天長大,眼神也一天天的飄忽,你怎么抓都抓不住,卻清楚地知道,他眼神里的世界,逐漸與你無關(guān)。你想方設(shè)法討好他,噓寒問暖,看他的臉色,承受他的不耐煩,如果他對你有一點好,比如像張愛玲筆下那個男人,用單車載一下他的媽媽,那老太太就會滿臉的羞澀與惶恐,如同終于被王子抬愛多看了一眼的少女。
終有一天,他會被另一個女人奪走。
想想看,現(xiàn)在還如此張揚如此囂張的我們,怎么能夠忍受自己一生處于這么窩囊的狀態(tài)里?相形之下,生個女兒,可就是另一種境界了。
首先,在我的印象中,小女孩似乎更可愛一點,薄薄的頭發(fā),粉嫩的面孔,就像一朵柔軟的花,另外,小女孩和媽媽更加親近一點,嗲嗲的,糾纏著,撒嬌耍賴,簡直能化在你的胸口上。你像帶—個洋娃娃那樣把她一點點帶大,她上學(xué)了,秋日的晴空下,你帶她去買文具盒、新書包,站在柜臺前,會不會有片刻的恍惚,仿佛時光倒流,把你帶回好多年前的一個相似的時刻。接下來,你有大把的機會跟她一起溫習(xí)相似的情緒,從追星到初戀,許多你以為一去不復(fù)返的小感覺一一卷土重來,對于一個女人來說,生—個女孩,等于活了兩輩子。
若有一天她帶回男朋友,傷心的只會是她老爸,而你看著那個英俊男生,怎么看怎么開心!
在我很年輕的時候,每次想像我的孩子,都是照女孩那個路子去想,但是真等我懷孕了,感覺卻完全不一樣了,撫摩著自己肚子,我現(xiàn)在給予肚子里的寶寶選擇的自由,因為我愛它,所以不在乎它愛不愛我。
文/閆紅
旅行中穿越時間李開周
做策劃這一行沒個準(zhǔn)地兒,昨天還在中原大地閑得發(fā)慌吃飽了蹲膘,今兒一早就到了淮南;剛還說下午得空要泛舟瘦西湖,電話響后卻是緊奔機場。整天走南闖北走州過縣地這么活著,一個人夾一皮包,怎么看怎么像賣耗子藥的。但也可以達觀一點兒,把這些權(quán)當(dāng)旅游。
旅游也就是這樣了,江南的跑到塞北,鄉(xiāng)下的跑到京城,大陸的跑到海外,或者家在鬧市的趕周末全家出動到市郊探望久違的青綠,一概去時興高采烈歸途風(fēng)塵仆仆,一概不怕票價堅挺半途堵車天遙地遠以及山高水長,一概累得腳脖子發(fā)酸腿肚子轉(zhuǎn)筋,一概地?zé)o怨也無悔。汪國真說,熟悉的地方?jīng)]有景色,他是在解釋旅游的動機——就為瞧一個稀罕。
如果他是對的,那么我的商務(wù)之行就不是旅游,只能是旅行,因為我是為讓錢包鼓起來,而不是圖瞧稀罕那樣單純那樣羅曼蒂克。但我并不認可汪國真的邏輯,我的體驗是:旅行也好,旅游也罷,其實都是在穿越時間;而我本人如果出游某地,真正的意圖就是為了穿越時間,比如說回到過去,或者看一看不遠的將來。
印象最深的一次,去廣西一小縣城,街上行人極少,兩邊竹樓極高,有悠悠長長的叫賣一聲接一聲:魚生鮮熱喲……吃三朝……佶屈聱牙的客家方言,還留著兩晉和隋唐的氣息。晚上住進旅館,剛是清明,蛙鳴就鼎沸了,推開后窗,席天席地的荷葉全涌著夜色,霧氣的清香奔騰而入。到夜半,也不知是春雨還是夜露,啪嗒啪嗒啪嗒,一顆一顆砸在荷葉上,一聲一聲流進我的夢里。我回到了童年,抑或是幾千年前。
我是河南人,從某種程度上說,如果想回到十年前,我選擇去河西走廊;想回到二十年前,就到青藏高原;至于一到江浙或廣東,我就能看見十年之后的家鄉(xiāng)。
還沒去過國外,不過按羅素先生的話,他這個英國人到了紐約就能看到未來,到了印度就是回到過去。如果華盛頓游蕩到辛亥革命前夕的中國,他會有一種
真正到家的感覺,他完全能理解游行的學(xué)生“對生命、自由加幸福的追求”,而一旦回到現(xiàn)在的美國,這個前總統(tǒng)將會像傻子一樣不知所措。
不管是羅素的見解,還是我的印象,旅行的路途都是線性的。前面走過的路,后面的免不了再走一遍,也許時間沒有輪回,但人生總有重復(fù)。我懷念初戀的時候,最想去的地方還是杭州,西子湖畔的姑娘如煙如夢,西湖之水也如煙如夢,旁邊有一對對小情侶翩然而過,他(她)們的愛情是我曾經(jīng)的旅行。
含蓄的征婚啟事
亦桑
年齡。職業(yè)。喜好。單身狀態(tài)。或者還配照片。只這幾個元素,完全能夠勝任一篇征婚啟事的骨架。再將這些元素由點擴大到面,粉飾,梳妝,變得具有可讀性,那不正是我們的博客?
這是當(dāng)我知道小楓如愿以償?shù)爻蔀榧彝ブ鲖D后,發(fā)現(xiàn)博客原來還有征婚的功能。
其實她寫博的初衷,不過是把自己的愛好記錄下來,比如此次嘗試做提拉米蘇,彼此嘗試做巧克力曲奇,配上獨家裝飾的可愛圖片,再順便抒發(fā)感情二三,表達自己希望成為家庭主婦、每日為未來夫君做各式西點的理想。
對于我來說,一般在下午四點饑腸轆轆的時候會點開她的文章,用那些甜蜜的圖片慰藉自己;但對于有心的男士,那大概是一條了解女孩心思的康莊大道。她現(xiàn)在的先生是大學(xué)同學(xué),原本交往不多,還是幾經(jīng)鏈接才來到她的“地盤”,后來漸漸發(fā)現(xiàn)此處“對味”,便潛伏在這里,讀懂小楓的習(xí)慣愛好性格狀態(tài),生活中則加強聯(lián)系和了解,最終成全了一段佳話。
眾人在祝福的同時都不忘提醒:“注意身材別走形”,但看男方一臉幸福,大有為了老婆的西點事業(yè)貢獻身材并甘當(dāng)小白鼠的決心。因為最早被吸引,不就是那些花花綠綠的點心和它們后面那顆滿懷居家溫暖的心嗎?
現(xiàn)在的名叫“征婚啟事”的文字,就像國內(nèi)的汽車廣告永遠只知道開個車滿地跑一樣,覺悟都還停留在很原始地告訴別人在賣什么,一點創(chuàng)意含量都沒有。
所以誠意向身邊單身男女推薦使用博客作為征婚渠道。理由如下:
1.形式多元,豐儉由人:要表現(xiàn)自己每一面都精彩,載體可以是文字、貌似不經(jīng)意拍的照片或者卡拉OK網(wǎng)站上錄的自己唱的歌,組合搭配,連自己6歲學(xué)過一年的小提琴都可以挖掘出來用以證明多才多藝。博客是用來顯擺的,已經(jīng)證明過。
2.目標(biāo)明確,有的放矢:若希望找個有錢人,可以用各類高雅演出來襯托,并用暗示自己放棄很多機會來旁證對金錢不在乎;若生活中已有暗戀對象,則可以在此處將他(她)的愛好,書寫成自己的習(xí)慣。
3.不動聲色:這點是關(guān)鍵,否則上面兩項就變成別人每天收看的“芙蓉秀”。所以就算你再心急待沽,博客也能幫你擺出氣定神閑的姿態(tài),“單身也享受”,你就放心大膽地去標(biāo)榜,越如是,越容易飆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