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炳煥等
得失之間
有位七十歲的老先生,攜一幅祖?zhèn)髅媴⒓与娨暸_組織的鑒寶活動。他對主持人說,父親告訴他,這幅畫可能值數(shù)百萬,所以他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收藏著,由于自己不懂藝術(shù),這次有這么好的機會,他想拿來請專家作個鑒定。
專家鑒定結(jié)果很快就出來了,非??隙ǖ卣J(rèn)為,這幅畫是贗品。
主持人問老先生:“這個鑒定結(jié)果,一定會讓您很失落吧?”
老先生憨厚地笑了,說:“這樣也好啊,至少以后不會再擔(dān)心有人來偷這幅畫,我就可以放心地把它掛在客廳里了?!?/p>
有時侯,失去可以比擁有更輕松。
(推薦者:鄭炳煥)
聰明的饋贈
甲中了百萬大獎,兄弟姐妹都來祝賀,言語當(dāng)中都有想借錢干這干那的意思。甲夫妻倆都是大方的人,便作出了饋贈雙方所有兄弟姐妹每人5萬元的決定,這一來兄弟姐妹皆大歡喜。但由于人多,一贈就贈去了六十多萬元,夫妻倆用剩下的錢再買一套商品房就所剩無幾了,沒多久,甲夫妻倆就只好再靠出去打工來維持生計。
乙也中了百萬大獎,兄弟姐妹也來祝賀,也想借幾個錢用用。乙夫妻倆雙方的兄弟姐妹更多,如果也是一人送幾萬的話,剩下的錢連買半套房都甭想,可不向兄弟姐妹表示表示,乙夫妻倆心里又覺得說不過去。思前想后,他們就用中獎的錢開了一個超市,送雙方兄弟姐妹每人5萬元的股份,讓他們成為超市的股東,只要超市不倒,大家還可以參加年終分紅。
后來的事實證明,這樣的饋贈既滋潤了大家庭的友愛親情,又能集中大筆資金辦大事,更絕的是,超市的經(jīng)營狀況直接影響到兄弟姐妹每個股東的年終分紅,因而大家都想方設(shè)法要為超市發(fā)展做貢獻(xiàn)。沒幾年工夫,超市的規(guī)模就翻了番,還開出了三家新超市,總資產(chǎn)逾千萬,眾多兄弟姐妹,個個腰纏萬貫。
面對棘手的問題,有時換一種思維方式,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肖小平;推薦者:呂學(xué)帥)
牽掛的力量
拉里有個朋友,最近妻子憂郁成疾,丟下一個不滿六歲的女兒,一個人去了天堂, 拉里很為朋友今后的生活擔(dān)憂,這天特地趕了很遠(yuǎn)的路去看他。
剛走近朋友家門口,拉里就見他朋友背著一個包正要出門,拉里想起朋友在電話里曾對他說起過下班后還去做推銷掙錢的事,不由長嘆了口氣。拉里正要上去和朋友打招呼,忽然看到朋友的女兒將父親的雙手放在自己嘴邊,輕輕地吹了口氣,說:“爸爸,女兒的這口氣會保佑您平安的!您一定要早點回來,女兒在家等著您呢!”只見朋友滿臉綻開著笑容,他親了親女兒,這才一腳跨出門去。
看著朋友急匆匆一路遠(yuǎn)去的背影,拉里的眼睛潮濕了,他走到孩子身邊,問:“你每天都要在爸爸出門的時候,朝他手里吹一口氣嗎?”孩子點點頭說:“是的!媽媽告訴過我,只要每天在爸爸的手里吹一口氣,就可以溫暖爸爸一整天?!?/p>
望著孩子燦爛的笑臉,拉里突然明白自己的擔(dān)憂是多么可笑。他相信,他的朋友一定會重新站起來,因為他有支撐的力量,那就是:牽掛!
(作者:沈岳明;推薦者:馬洪巖)
蘋果怎樣分可以得滿分
農(nóng)民工子弟學(xué)校一年級數(shù)學(xué)期中考試,老師出了這樣一道題:假如你家里有5口人,爺爺買來10個蘋果,每個人能分到幾個蘋果?題目很簡單,但試卷收上來后老師才發(fā)現(xiàn),由于打字員疏忽,把試題中“10個蘋果”的“10”打成了“1”。于是這道題變成了:假如你家里有5口人,買來1個蘋果,每個人能分到幾個蘋果?學(xué)生們把這道題理解為是老師故意出的趣味題,所以答題的興致反而很高,答案也五花八門。老師一面閱卷一面考慮:這道題怎么給分呢?
閱著閱著,老師的目光在一份考卷上停住了。這個學(xué)生的答案是這樣的:每個人能分到一個蘋果。并且,他還在答題旁邊畫了一個大蘋果和五張樂哈哈的面孔。老師覺得很奇怪,就把這個學(xué)生找來。學(xué)生告訴老師:“假如爺爺買來一個蘋果,他一定不會吃,因為他會留給生病的奶奶;奶奶也不會吃,她準(zhǔn)會把蘋果留給她最疼愛的小孫女吃,這個小孫女就是我呀!可我也不會吃掉這個蘋果,因為我已經(jīng)懂事啦,我要把它留給在街上賣報的媽媽吃,媽媽每天在太陽下曬著,太辛苦了;不過我知道,媽媽也舍不得吃它,她一定會把這個蘋果留給爸爸,因為爸爸每天都在工地上干很累很累的活,卻從來沒有吃過蘋果。所以,這個蘋果最后還是留在家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吃它呀!”
老師聽著流淚了,給這道題打上了滿分。 (推薦者:武俊浩)
無價之寶
鬧饑荒那年,有個富人把20個窮孩子請到自己家里,對他們說:“你們每人可以從這籃子里拿走一只面包,并且以后每天這個時候都可以來拿,一直到災(zāi)難結(jié)束為止?!?
餓極了的孩子們立刻抓住籃子你爭我奪起來,都想搶最大的面包,而且搶到手之后也沒有向主人道聲“謝”就走了。唯有女孩費朗西絲一直靜靜地站在一邊,等別人都挑完了,才過去拿起剩下的最小的那只面包,然后恭恭敬敬地向主人道了謝,這才回家。
第二天,孩子們依然還是那副餓狼捕食的樣子,可憐的費朗西絲這次拿到的面包竟還沒有別人的一半大,可是當(dāng)她把面包拿回家,母親把它切開來的時候,卻從面包里掉出許多白花花的新銀幣。
母親很納悶:“面包里怎么會有錢呢?不管怎么說,我們得馬上把錢送回去?!辟M朗西絲聽母親的話,把錢送了回去。誰知那富人卻慈愛地?fù)嶂M朗西絲的頭說:“我的孩子,請記住,肯把好東西讓給別人的人,上帝一定賜福給她!”
(編譯者:崔鶴同;推薦者:莫磊)
富爸爸窮爸爸
富人和窮人一起到牧師面前訴說自己的苦惱。
富人說:“尊敬的牧師,我的錢多得幾輩子都用不完,我給我的兒子請了最好的老師,專門到家里來教育他,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兒子能夠繼承我的事業(yè)。可想不到二十多年過去了,他現(xiàn)在卻害怕面對這個世界,甚至不敢走出自己的書房……”
窮人說:“尊敬的牧師,我是一個窮人,一輩子靠捕魚為生。因為貧窮,我沒錢送我的兒子去學(xué)校讀書,心里十分內(nèi)疚,所以每次出去捕魚,我都讓我的兒子坐在船艙里,想趁我自己還有力氣的時候,讓兒子好好休息休息,以后再把船交給他不遲?,F(xiàn)在二十多年過去了,我想歇歇了,可他竟然連漁網(wǎng)都不會撒……”
牧師還來不及開口,富人和窮人就互相嘲笑起來。富人笑窮人:“你兒子天天跟著你去捕魚,怎么連漁網(wǎng)都不會撒?難道還鍛煉得不夠?”窮人也嘲笑富人:“你有錢給兒子請最好的老師,讓他在家里就可以上學(xué),難道對他的教育還不夠好嗎?”
牧師笑著打斷他們的話說:“難道你們還不能彼此從對方的苦惱中明白點什么嗎?孩子不怕父母貧窮或者富有,怕的是父母溺愛的心!”
(編譯者:沈湘;推薦者:宏言)
(本欄插圖: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