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 真
在北京上大學時,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和室友們的關系很僵,不知為何她們全和我過不去。我看她們也橫看豎看不順眼,和每個人都格格不入。
苦悶寂寥的我常獨自在街頭閑逛,在一條熟悉的街道上總能看到幾個畫家的生意出奇地好。畫攤周圍聚集了很多人,而其他畫攤邊的人卻寥寥無幾。
一天,我也擠進了人群想探個究竟?!敖o我也畫一幅!”一個小伙子搶先坐到小木椅上。他衣著邋遢,尖嘴猴腮,看起來很討厭。我暗忖:這模樣還當眾畫像,簡直就是出丑!
畫家上上下下打量著小伙子,旁若無人異常專注,然后又示意小伙子調整身體眼神的位置和方向,認真揣摩。準備就緒后,畫家便奮筆疾書,幾分鐘后,一幅畫交到小伙子的手上。
大家紛紛湊過來一睹為快。哇!像極了!這也的確是人們的第一印象:小伙子有幾分像日本影星高倉健,而畫中人面容棱角分明,雙目炯炯,更把小伙子的特點突出出來。小伙子拿著畫端詳了老半天,眉開眼笑十分滿意。他絕對沒想到形象丑陋的自己在畫家筆下竟會有如此神韻。
接下來,一個看樣子圓滑勢利大腹便便的商人,在畫筆下,變得慈眉善目笑容可掬;一個兇神惡煞的彪形大漢則變得豪放耿直,像梁山好漢一般令人敬畏……
這時,我已恍然大悟。這位瘦小畫家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他總能用心捕捉到所畫對象最美好的氣質,然后發(fā)揚光大,所以他的畫受到大家的歡迎。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畫家,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心中有意或無意地為周圍的人畫像。畫中人或真誠或虛偽或善良或自私,其實都在折射著我們對世界的態(tài)度。
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十惡不赦的人。如果我們能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身邊每個人,我們定能尋覓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我們的世界里將只有可愛的人。
我開始給我的室友———畫像了。
文/冷月無霜摘自《心理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