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樹梅
而立之年開始轉(zhuǎn)型的徐靜蕾,自導自演的處女作《我和爸爸》獲得第十二屆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她的第二部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又摘得第52屆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獎,不能不讓人另眼相看?!兑粋€陌生女人的來信》正在熱映,而且票房成績累積至今也算可圈可點。然而得外國人的獎也好,有不錯的票房成績也罷,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就像一玫硬幣的兩面,到底怎樣,還得翻過來看看。作為大眾的電影,累積的人氣本身便可以制造熱鬧的假象,更不必說文化的誤讀了。雖然《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得到了外國人的認可,但是比起《我和爸爸》,它不但內(nèi)容蒼白無力,感情虛假,整部電影沒有一處令人記憶深刻難忘的細節(jié),而且姜文和徐靜蕾的表演也都乏善可陳。如果作品都是自己的好,就像自己的孩子,那么十個手指長短不一,徐靜蕾也得放棄偏愛,伸出手掌端詳端詳,如同她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莫名其妙地端詳自己的手指一樣。比較兩部作品,同樣是關(guān)于感情,在徐靜蕾那兒,愛情輸了,親情贏了。因為《來信》中的愛情過于奇崛峭拔,而《我和爸爸》中的父女情,表面看來有點另類,而內(nèi)里悄悄涌動的親情,輕輕松松地便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改編自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說。茨威格以擅長心理描寫著稱,《來信》以書信的形式寫一位婦女向她癡戀的男人傾吐十幾年不變的愛情。這篇小說重在寫意,尤其關(guān)注女人的一種近乎不可理喻的愛的方式和心理體驗。受制于電影的聲畫表意方式,改編這樣的作品本身有一定的難度。盡管也有例外,比如王家衛(wèi)的電影從頭至尾充滿了絮絮叨叨的內(nèi)心獨白,還無形之中成了一塊王氏特色招牌。但是如果缺少演員的身體語言的成功詮釋與配合,拍這樣的電影肯定吃力不討好。而且王氏電影里人物的內(nèi)心感情體驗依然屬于大眾的范圍,能夠引起廣大觀眾共鳴;相對來講茨威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女主人公心理感情及行為都被凸出、放大,徐靜蕾導演的這部電影以寫實的方式在銀幕上再現(xiàn)原來的故事,這樣的感情很難從通常的意義為中國的觀眾理解,共鳴更無從說起。
徐靜蕾的《來信》也采取了與小說同樣的倒敘與讀信的方式,但是那從頭至尾那略帶憂郁的畫外音獨白,與銀幕上的人物活動如同兩個故事在互不干擾地各自展開。因為電影畫面沒有有力闡釋那個以愛情為生命的故事。完全換成了中國版的《來信》,地點從奧地利的維也納搬到了北京,時間也安排在動蕩的三四十年代,這些都無可指摘。但是除了電影中濃重的懷舊畫面,(比如古老的北京四合院,美麗精致的旗袍,)和唯美的音樂,銀幕上的徐靜蕾飾演的女人冷靜、理性,觀眾看不到她為愛獻身的浪漫與癡迷。雖然畫外音不遺余力地造勢、引導,人們還是很難進入影片營造的故事與氛圍。如果不是影片開始,林圓飾演的少女那清澈如水的眼神,甜美清秀的面龐,羞怯內(nèi)向的性格,為整部影片奠定了清純的優(yōu)美基調(diào),恐怕整部電影的結(jié)局將是不忍卒睹。
《來信》中的女人實際上是這樣一種女人,她為愛而生,為愛而死。對她來說愛情是她活著的希望與全部理由,代替了她心中上帝的位置。她用這樣的愛情支撐起她的一生。對她來說,愛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堅信自己在愛一個人,并且積聚全身的生命能量生活在自己一個人制造的愛情夢幻里,使這種愛情不再成長、老去。如同王家衛(wèi)在影片《2046》里借主人公周慕云的話說:“愛情是有時間性的,認識得太早或太晚,結(jié)局都可能不幸。”《來信》中的女人在童年時遇到了令她情竇初開的作家,雖然這個作家風流成性,從不忠誠,甚至從不記得她,她卻為這童年的愛情堅守了一生,是幸也是不幸。這樣的愛情注定了它悲劇的命運,以及里面撼人心魄的力量。雖然電影打出的宣傳海報也是“男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但是,徐靜蕾的作品濾掉了這個愛情故事里面的悲劇震撼,剩下的東西便很難再經(jīng)得起咀嚼與品味。姜文的加盟使這部影片在演員陣容上強大了許多,然而對于一部以女性內(nèi)心為視點的電影,他的作用毋寧說只是從外觀上增加了花瓶的可視性,如同一個美麗的道具,對于改變電影內(nèi)容的蒼白和單薄依然無濟于事。
相比較而言,反而是她的處女作《我和爸爸》讓人對“青春玉女”徐靜蕾向“才女”過渡贏得不少口碑?!段液桶职帧纷鳛樾祆o蕾指導的第一部作品,手法熟練、老到,具有初出江湖意想不到的老練。里面的親情表達含蓄、內(nèi)斂,分寸拿捏恰到好處,其中有幾場戲非常精彩,稱得上經(jīng)典的神來之筆。戲拍得好,又有三大名導助陣,難怪會有莫須有的罪名出現(xiàn):像背后有高人指點等等。生活在男權(quán)社會,一個女子想要出人頭地本身具有更大的難度,何況生活在男導演濟濟一堂的影視界,一出手便是成熟的作品,被人懷疑也符合這個社會的特點。
然而《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與處女作相比,確實有不盡人意處。當然不是每個導演拍出的每部片子都是精品,起起伏伏,才能不斷超越。對于徐靜蕾,我們同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