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四批援藏干部進藏
<要聞>7月31日,來自中央國家機關61個部委、17個國有重要骨干企業(yè)的187名援藏干部飛赴拉薩,17個省市的625名援藏干部則于7月上旬全部進藏。這批中央機關和企業(yè)援藏干部平均年齡37.5歲,最小的24歲;大學學歷102人,研究生56人,其中博士19人。
上半年西藏生產總值突破80億元
<要聞>上半年西藏生產總值實現81.6 億元,同比增長11.9%。其中第一產業(yè)18.21 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yè)16.95 億元,增長13%;第三產業(yè)46.44 億元,增長15%。
上半年西藏接待游客50.5萬人次
<要聞>由于旅游基礎設施完善、服務質量提高及宣傳力度的加大,西藏旅游人數大幅增長。其中,國內游客47萬人次,海外游客3.7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43334萬元,其中外匯收入930萬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8倍和1.9倍。
西藏登山探險隊登頂喬戈里峰
<要聞>7月27日當地時間6時50分(北京時間9時50分),西藏登山探險隊攀登隊長次仁多吉、隊員邊巴扎西、仁那、洛則和協作隊員扎西次仁、普布頓珠、邊巴頓珠和2名巴基斯坦協作人員成功登上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的喬戈里峰,28日全部安全返回大本營,再次創(chuàng)造了3人同時登頂13座海拔8000以上高峰的中國登山新記錄。
藏醫(yī)藥生產管理漸入規(guī)范
<要聞>西藏共有10家藏藥生產企業(yè)通過國家GMP認證,7家已經通過或正在接受專家小組檢查,3家由于種種原因退出市場。據不完全統計,到2002年,西藏藏藥生產企業(yè)中,年產值超過2000萬元的有4家,生產藏成藥360多種,藥品年銷售額2億元左右。
“猴年頗瓦法會”30多萬信徒參加
<要聞>12年一次的直貢替寺“猴年頗瓦法會”7月25-27日舉行,共吸引西藏各地30多萬藏族信徒前來朝拜。直貢替寺位于墨竹工卡縣境內,有800多年歷史,是藏傳佛教直貢噶舉派的祖寺?!昂锬觐H瓦法會”是該派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一般在藏歷六月七至十五日舉行,屆時該派所有喇嘛和僧人聚集祖寺,為數以千計信徒行“頗瓦”法,即通過活佛加持,打通天門。
第六屆國際高原醫(yī)學大會召開
<要聞>8月17-20日,第六屆國際高原醫(yī)學大會在拉薩召開,20多個國家的近160名國際高原醫(yī)學專家及助手,就慢性高原病國際診斷標準、缺氧與基因表達調節(jié)、腦功能與慢性缺氧,慢性缺氧對心肺疾病患者的影響、高原病與傳統醫(yī)學、凍傷與高原急救等最新研究成果進行了交流探討。
“象雄故城”得到考古證實
<要聞>8月初,四川大學考古系與西藏文物局考古專家在阿里噶爾縣門士鄉(xiāng)境內找到“瓊隆卡爾東”古城遺址,并采集到大量早于佛教時期的文化遺物。專家認為它極可能是西藏古“象雄”時期的故城“瓊隆銀城”。遺址達8.6萬平方米,內有密集的居住遺跡、古碉樓、防衛(wèi)墻、暗道、祭壇等120多組建筑,是一個居住和防御功能較完備的大型聚落性建筑群。
布達拉宮發(fā)現30多處新地壟
<要聞>8月初,布達拉宮維修人員在德陽夏地基中新發(fā)現的地壟為10處上下三層結構的地壟,個別地壟中有少量的垃圾。至此,布達拉宮發(fā)現地壟已達53個。這些地壟主要設計在地基里,成井狀,有關專家認為它是為利用空氣的作用防止山上的建筑物下滑。布宮管理處處長強巴格桑說:“布達拉宮是沒有圖紙的建筑,它的建筑風格獨一無二,所以至今也無法斷定究竟有多少個地壟。”
小流域綜合治理取得成效
<要聞>5年來,西藏水利廳陸續(xù)實施曲水縣熱堆溝、江孜縣日朗溝、日喀則夏魯河、瓊結縣翻身溝、芒康、貢覺、江達3縣小流域和扎囊縣、乃東縣雍布拉康小流域的綜合治理,建設水土保持林58463畝,增加基本農田7897畝,修建河堤6.87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77.67平方公里,使年蓄水能力提高到8億立方米,保土能力1.2億噸,治理區(qū)內生態(tài)效益十分明顯。
較完整的民族教育體系
<要聞>自1959年,國家為發(fā)展西藏教育累計投資13億元,實施新建、改擴建農牧區(qū)中小學,新建地面教育衛(wèi)星上行站等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極大地改善辦學條件。目前,西藏74個縣(市、區(qū))中,55個普及六年制義務教育,18個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青壯年文盲率由1951年的95%下降到37%,適齡兒童入學率由不足2%提高到91.8%。
第二批“志愿服務西部”大學生抵藏
<要聞>7月18日,由華東政法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39所高校的81名學生組成的第二批“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志愿者全部抵達拉薩,在西藏除阿里之外的六地(市)開展為期1-2年的教育、衛(wèi)生、農牧、科技、基層檢察院以及青少年中心建設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務工作。2003年,138名志愿者得到各服務單位和社會各界好評。
阿嘎土“改性”用于布達拉宮維修
<要聞>阿嘎土是西藏傳統建筑特有的施工材料,用水、土、石夯打而成,使屋面美觀、光潔又結實,但抗水性差,以往阿嘎土靠人力打碎,粗細參差不齊。布宮維修科研單位認真分析其成份,通過添加改性外加劑,改善其物理、化學性能,提高抗壓強度、抗凍融性能及防水性能。“改性”后的阿嘎土用機器打碎,粗細可自由選擇,6月在拉薩通過專家組評估論證后,已正式運用到三大文物維修工程施工中。
安大略省希望與西藏加強友好合作
<要聞>加拿大安大略省和多倫多市的多名議員7月22日對來訪的西藏自治區(qū)政府代表團表示,安大略省作為國內經濟最發(fā)達省,省府多倫多市作為國內最大城市,完全可以與西藏在經濟發(fā)展方面開展更多的合作與交流。西藏代表團7月15日抵達溫哥華,開始對加拿大進行為期13天的訪問。
青藏鐵路鋪軌至錯那湖畔
<要聞>7月20日下午,青藏鐵路鋪軌機把長長的臂膀伸入西藏境內第一個旅游景點——“圣湖”錯那湖畔。為了“圣湖”的美麗和神圣,各施工單位制定了嚴厲的不準排污、洗衣等環(huán)保紀律,還在沿湖20多公里路段上用沙袋把施工現場隔離。青藏鐵路自6月22日從西藏安多向拉薩鋪軌以來,已鋪軌30多公里。
西藏國際馬拉松賽
<要聞>經數月緊張籌備,9月12日,2004 年西藏國際半程馬拉松挑戰(zhàn)賽正式鳴槍,路線為:布達拉宮廣場-羅布林卡-大昭寺-色拉寺-賽馬場,全程21.0975公里。同時還安排了10公里、5公里迷你馬拉松比賽項目和群眾5公里健步走活動,分設男子、女子組獎項,最高獎金1萬元。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半程賽事者均獲成績證書,參賽者并獲紀念衫、號碼布等紀念品。
藏紙從傳統走向現代
<要聞>藏紙制作已有1300多年歷史,主要原料“日加”是一種叫狼毒草的毒野草,它不怕蟲蛀鼠咬,易于保存。過去主要用于制作經書卷冊、政府文札、檔案卷宗和日常書寫。但現代工業(yè)紙張及電腦的涌入,讓其書寫功能不斷弱化,藏紙制造業(yè)日趨萎縮。拉薩城關區(qū)殘疾福利民族手工業(yè)綜合廠廠長強巴尊珠將傳統工藝和現代新型的制作技術有效結合起來,研制開發(fā)出皮紙、彩紙、印花紙、草紙等數十種藏紙,并根據各種紙品性能制出皮紙繪畫工藝品、雨傘、太陽帽、禮品包裝袋等近20個新品種。
打造大西南生態(tài)旅游圈
<要聞>西南六省區(qū)市七方經濟協調會成立20年,各地把生態(tài)環(huán)保與生態(tài)旅游綜合開發(fā)相結合,如今,以廣西、四川、云南、貴州、西藏為主的大西南生態(tài)旅游圈正逐步形成。2003年,共完成退耕還林近2000萬畝,封山育林250多萬畝,初步建立長江、珠江上游天然屏障。各地還加大了森林公園的建設力度,四川建83個,廣西新建4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0個省級森林公園,僅森林旅游接待游客達250萬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超過1.28億元。
第一個休閑觀賞生態(tài)園林
<要聞>為進一步美化世界文化遺產布達拉宮周邊環(huán)境,拉薩市決定將位于布達拉宮腳下的宗角祿康公園建成西藏第一個休閑觀賞生態(tài)園林。目前,工程前期準備工作正在進行當中。宗角祿康公園總面積17萬平方米,綠化面積近9萬平方米,是拉薩市民晨練、散步、過“林卡”的理想場所。
首座自然博物館建成
<要聞>7月底,由福建省援助的林芝自然博物館在西藏林芝地區(qū)八一鎮(zhèn)比日山建成。該館占地1200平方米,共收集各種野生動植物標本500多種,并提供其生存的模擬生境。
布宮周圍綠化完成
<要聞>為改善布達拉宮周圍環(huán)境,拉薩市投資200多萬元對布達拉宮周圍2.58萬平方米的空地進行重新綠化。目前,工程進入最后收尾階段,布達拉宮周圍綠化工程基本完成。
青藏鐵路西藏段電力工程開工
<要聞>7月18日,中鐵電氣化局集團第一工程公司青藏項目部開始在青藏鐵路西藏境內那曲至羊八井安裝電線桿,標志著預留電氣化鐵路條件的青藏鐵路站后工程在西藏境內進入實施階段。
西藏國際攀巖邀請賽在拉薩舉行
<要聞>7月24日,2004年中國西藏國際攀巖邀請賽在拉薩西藏登山學校拉開序幕。來自美國、德國、俄羅斯、韓國、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等1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6名攀巖運動員參賽。比賽歷時兩天,分別進行男、女速度攀巖和難度攀巖。
西藏實現鄉(xiāng)鄉(xiāng)通電話
<要聞>7月25日,西藏乃東縣結巴鄉(xiāng)正式開通“西藏鄉(xiāng)鄉(xiāng)通”無線市話,標志著西藏683個鄉(xiāng)鎮(zhèn)實現鄉(xiāng)鄉(xiāng)通電話。西藏自治區(qū)平均海拔4500米,地廣人稀。為解決廣大農牧區(qū)通信難的問題,幾十年來,自治區(qū)政府采取鋪設電纜、光纜,架設衛(wèi)星天線等多種措施,大部分地區(qū)基本狀況得到改觀。2003年開始,中國電信投資2.7億元人民幣,陸續(xù)為那些無法鋪設電纜、光纜的偏遠地區(qū)開通無線市話網絡電話。短短一年間,農牧區(qū)用戶已達17800戶。目前,在西藏最偏遠的鄉(xiāng)也可以與世界各地通話聯系。
國家為西藏72個縣配備巡回醫(yī)療車
<要聞>8月2日上午,中央為西藏配備巡回醫(yī)療車的交接儀式在布達拉宮舉行??們r值1656萬元的72輛巡回醫(yī)療車被西藏72個縣的衛(wèi)生工作者接回了家,并即將投入運行。藏漢族司機開著新醫(yī)療車路過布達拉宮廣場前往目的地。這些巡回醫(yī)療車的配備,將改善西藏農牧民群眾的醫(yī)療條件。
甘丹寺舉行傳統展佛節(jié)
<要聞>7月31日,大批信教群眾和游客參加拉薩甘丹寺舉行的一年一度的傳統展佛節(jié)。甘丹寺位于拉薩市東面約50公里的達孜縣境內海拔4600多米的昂布日山坳,由藏傳佛教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于1409年主持創(chuàng)建。甘丹寺與哲蚌寺、色拉寺并稱拉薩藏傳佛教格魯派“三大寺”。該寺每年的展佛節(jié)是西藏最隆重的佛事活動之一。
藏北羌塘珍稀“金色野牦?!?/p>
<要聞>“金色野牦?!庇址Q“金絲野牦?!保俏鞑匾吧鷦游飳<以谏鲜兰o90年代初的野外考察中意外發(fā)現的。它們身披金黃色長毛,如金絲般透亮,分布在阿里地區(qū)日土縣東部不到10000平方公里的區(qū)域,種群稀少,極為珍貴。初步生態(tài)學研究認為它們不屬于簡單的毛色變異,也不同于黑褐色或棕褐色野牦牛,而應當是一個單獨的群體。至于其它則需要得到進一步的證實。
青藏公路等級不斷提高
<要聞>繼1954年解放軍修通簡易公路、1985年全線實現黑色化路面、1999年消除凍土和水毀病災隱患后,2002年開始進行大型整治、改建,今年長1155公里的拉薩至格爾木段也達到了國家二級油路的通車水平。 長期以來,青藏公路承擔著90%以上的進出藏物資運輸和85%以上的客運任務,近兩年還成為青藏鐵路建設材料運輸的重要通道。
九運會田徑賽事8人打破區(qū)紀錄
<要聞>8月5日進入九運會田徑賽事最為集中的階段,運動健兒頻創(chuàng)佳績,在決出的11個單項中共有7項8人打破西藏紀錄。林芝代表隊的黃升麗和隊友李煒琦雙雙打破女子跳遠5.28米的西藏紀錄,跳出5.63、5.30米的成績;女子4×100米接力、女子200米、男子鉛球等項目也多人破記錄。
拉貢公路工程將提前完工
<要聞>2005年7月,拉貢公路新改建工程將提前完工并實現全線通車,將比原定計劃2006年6月完工提前整整11個月??偼顿Y6.33億元的拉貢公路新改建工程建成后,由拉薩至貢嘎機場的96.1 公里將縮短為50.1公里。
第四屆青藏高原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
<要聞>8月5日上午,第四屆青藏高原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藏自治區(qū)政協禮堂舉行科技報告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氣象局局長秦大河,國家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分別作了專題報告。
新疆5名志愿者入圍“珠峰環(huán)保大行動”
<要聞>“2004地球第三級珠峰環(huán)保大行動”是由西藏體育局、中國科學探險協會聯合主辦的一項大型環(huán)保活動。期間,參與各方將組織環(huán)保志愿者清潔隊對存留在珠峰海拔6500米以上的垃圾進行清理,預計可將8噸以上的垃圾運到山下。新疆5名志愿者將通過嚴格測試、層層篩選,在北京集中培訓后參與選拔,勝出者將與近百名環(huán)保人員一道挺進珠峰。
全國藏醫(yī)藥教材數字化開發(fā)項目啟動
<要聞>由中央民族大學藏醫(yī)研究所和四川省藏文學校聯合研究開發(fā)的藏醫(yī)藥數字化教材項目正式啟動。這是我國首次把藏醫(yī)人體解剖圖通過現代計算機手法進行研究開發(fā)的一套數字化教學軟件,充分體現了藏族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的完美結合,對今后我國藏醫(yī)教學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要聞>該項目的研究開發(fā)預計2006年2月之前完成。參加項目的研究開發(fā)的是由四川省藏文學校具有深厚藏醫(yī)理論底蘊,又有豐富的藏醫(yī)教學經驗和現代計算機操作熟練的老師擔任。他們將以《四部醫(yī)典》為主,以最新出版的五省藏區(qū)藏醫(yī)教材為輔,盡量作到人與人體實有結構相吻合,即突出藏醫(yī)傳統的特色,又體現現代科學手法的一套教材。(根秋多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