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人:王家騮
推薦篇目:《解密》
作者:麥家
推薦意見:在影片《美麗心靈》中,天才的數(shù)學家納什孤僻、怪異、缺乏足夠的社會交往能力,但在數(shù)學上卻有超常的智慧,很年輕就做出驚人的數(shù)學發(fā)現(xiàn),享有聲譽。在30歲時他被診斷出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癥,在自己編織的密碼幻象中恣意妄想,天才和狂亂就這樣痛苦地交織在一起。但是過人的智力和精神使他不至于沉入深淵,在經(jīng)歷痛苦而漫長的旅程后,疾病終于得以恢復,他也因為關于博弈論的研究成果獲得了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從納什身上我們看到一個生命的偉大奇跡,一種令人尊敬的生命精神。在《解密》中容金珍與納什是如此相似,在氣質(zhì)上簡直就是如出一轍,同樣的孤僻,沉迷于自我的世界,同樣具有超常的數(shù)學天分。但容金珍卻遠沒有納什幸運,自從被一輛吉普車帶走后,所有個人的前途和命運就不再屬于自己,而和國家安危、戰(zhàn)爭勝負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同樣是編碼譯碼,與納什不同的是容金珍是在現(xiàn)實的世界中破譯密碼,在另一個天才頭腦編織的迷宮中去尋找鑰匙,這樣的過程注定是痛苦的,黑密就像一個黑洞,吸干了容金珍的智慧與天分,使之癲狂。與納什相似的是,在這樣一個同樣漫長而痛苦的過程中,容金珍身上發(fā)散出同樣的生命之光,在孤獨和自我中展現(xiàn)出追求精神自由的獨特個性。我想這就是投票給《解密》的主要原因吧。但不得不說的是文章開頭的一串串數(shù)字著實把我弄得眼暈,故事的開頭也太富于傳奇色彩。
推薦人:俞白眉
推薦篇目:《戀愛課》
作者:程青
推薦意見:老實說,最開始讀這部小說的時候,是那種誰都關心但是似乎誰都并不真的關心,什么都在乎其實什么都不真的在乎的姿態(tài)吸引了我。作者的分寸一直很收,情緒總是淡淡的若有若無。如果有什么東西被戳破了,那也是作者的無心之舉。我樂于享受這種含蓄。
推薦人:馮秋子
推薦篇目:《戀愛課》
作者:程青
推薦意見:程青對于狀態(tài)的描寫,給我留下很深印象。文學語言的境界,我覺得是在其狀態(tài)。文學語言所完成的深與淺的表達,也以狀態(tài)呈現(xiàn)。程青的書寫姿態(tài),在眾多年輕作家中,難能可貴地擺放在較低的位置。就如一汪水塘,底部資源混雜,能夠潛游水底的魚,比浮動于上的魚見識和吸納的豐碩。程青沉潛在生活底處,不推拒她看到的、感覺到的生活內(nèi)容,盡可能多地將其擁攬于胸,沉著地鋪展它們,把一個南方人看到的京城市民圖景,體會到的尋常生活滋味,在一種南人北上后的距離中,以糅合南北兩地的敏銳、幽默和敘述能力,極有耐心地搖晃出來。同時,小說人物也很低調(diào),比較好地保存了個體的獨特和群體的趣味。
一些規(guī)定性的設置,如女主人公陳陳的形象問題——她自以為的公眾形象,和男人們向她表達的諸如:“清澈如水”、“心地純潔、干凈”、“天真無邪”、“不食人間煙火”等,恰與人物真實的行為余地,不相契合。小說在這里有些自戀、空洞、乏力,這是這部把人都當成真實的人,而不是簡單劃分正面、反面的小說的局限之一。另外,作者擁抱現(xiàn)實生活的時候,目力沒有穿越得更遠,未能使現(xiàn)實的意義更多地超乎現(xiàn)實之上,具有更多的精神內(nèi)涵,此為局限之二。
推薦人:馮小虎
推薦篇目:《解密》
作者:麥家
推薦意見:《戀愛課》是好的,流暢舒適,雖非驚天動地,卻也讓人欲罷不能。其實我早知道自己偏愛這樣的作品。大約很多讀者也偏愛。然而正因了偏愛,所以經(jīng)常警惕不能偏愛,所以可能偏偏讓偏愛落了后手,估計也是有的。《收獲》也是好的,除了名字好,拉了另一文學名旦的大名作虎皮之外,文筆亦頗得外國諾貝爾名旦索爾仁尼琴之神韻。當然是移居美國之前的索爾仁尼琴。
最后卻終于決定投《解密》一票。不是因為麥家住在成都,今后回鄉(xiāng)可以吃他一頓。事實上我在2002年投票選的所有作家,在投票之前我都只認識他們的作品。順便說一句,這正是今年身為《當代》評委最讓我愜意的地方。投它一票,是因為它從題材、情節(jié)、人物、語言等諸方面真正有點像一部暢銷小說了。當代文學中,密碼題材我還是第一次讀到(可見到處訴說找不到題材的作家實在可以免當作家)。就在本期《當代》出版的同時,美國出了一部大片,專講破譯密碼。我不相信這是巧合。
但我相信作者完成這部小說的地址是巧合:成都羅家碾。整整四十年前,我就出生在那個地方。有時候就忍不住想:文學真是沒有什么神秘的。文學就是一種緣。好像生命從受精卵開始就是一種緣一樣。
推薦人:謝曙光
推薦篇目:《戀愛課》
作者:程青
推薦意見:本期發(fā)表了《解密》和《戀愛課》兩部長篇小說,《解密》帶有一種神秘甚至恐怖小說的味道,相信能適應不少讀者的閱讀口味。
但假如我此前對著名數(shù)學家、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獲得者納什的故事一無所知,假如我不是今年6月在往返哈佛大學參加國際會議的漫長而又窮極無聊的飛行途中反復觀賞了四遍根據(jù)納什的故事拍攝的美國電影《美麗心靈》,我會毫不猶豫地推薦《解密》。仿制品盡管并不影響消費,但它與原汁原味的真品給人的消費體驗是不一樣的?!督饷堋啡绻倥渲靡晃稅矍樽髁?,活脫是一部中國版的《美麗心靈》!
不選《解密》,我也不想與有的評委一樣選擇放棄。本期我決定把推薦票投給程青的《戀愛課》。盡管這部小說結構略嫌松散,敘述過于拖沓,但通過女主人公陳陳的一段婚戀經(jīng)歷,折射出處于轉(zhuǎn)型中國社會中的男人在愛情、婚姻和性問題上的生動鏡像。20世紀以來科學技術尤其是基因技術的重大發(fā)展,使人類社會生活中沿續(xù)數(shù)千年三位一體的愛情、婚姻、性出現(xiàn)分離的趨勢。愛情、婚姻、性,無論是在價值觀上,抑或是在具體的操作層面上,各自都需要重構、再造和學習。但愿作者能接著寫出婚姻課、性愛課,即便是眼前這部《戀愛課》也還應有續(xù)篇,因為無趣的婚姻不可能是陳陳這類女孩的最終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