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中國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都帶有投機性?!痹谌涨芭e行的并購重組國際高 峰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語出驚人。
他說,投機性的并購重組是中國特殊股權結構下并購重組的基本特征。中國上市公司的 并購重組基本上沒有產業(yè)整合的目的,原來理想中的通過資本市場實現(xiàn)產業(yè)融合,在中國的 市場中很艱難。
中國市場流通股只占總股本的1/3,非流動股占了2/3。吳曉求認為,非流通股的成分 非常復雜,缺乏流動性。中國市場股權結構的這一特殊性,具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這位中國證券界的知名學者解釋說,在中國股權流動性分割的基礎上,所有的并購重組 表面上看好像是廉價的,因為這種表面的廉價性只體現(xiàn)在顯性的財務成本上,而隱性的社會 成本非常高,因此才帶來了大量的尋租行為。
他說,在成熟的市場中,利益動機是通過資產的市場價值的升值實現(xiàn)的,而在中國,收 購方不能通過這種方式實現(xiàn)其利益,只能通過幾種方式實現(xiàn):一是通過內幕交易,即流通股 的大戶以內幕交易獲得的不當收益;二是壟斷上市公司融資資源,進行頻繁的關聯(lián)交易;三 是通過上市公司的資源為自己旗下公司做擔保獲利。
“在這種股權結構下,中國的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除了有投機性重組這個最具概括性的特 征外,還有其他一些特征,即幾乎所有并購重組的目標公司都會在財務上出現(xiàn)困難?!眳菚?求說,很多上市公司都在頻繁地進行重組,有的幾乎每年換一個大股東,這樣勢必會耗盡上 市公司的資源,卻起不到任何整合作用。
他認為,在這樣股權分裂的情況下,中國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表面上看成本很低,而實際 上卻是另一回事。
“投機性重組還可能帶來巨大的金融風險?!眳菚郧笳f,一是嚴重損害流通股股東的利 益,從一個周期看,流通股股東價值將受到損害,從長期來看,流通股股東的利益會處在一 種不確定的狀態(tài);二是有損產業(yè)整合功能,使資產價格保障暴跌?!八再Y本市場最重要的 問題不是并購重組,而是如何解決股權分裂,必須使這兩種股份面對同等的機會、風險,享 有同等的收益?!眳菚郧笳f。
吳曉求說,通過民營企業(yè)收購國有資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國有資本退出,但并沒 有解決中國資本市場的整合問題。他說,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將非流通股與流通股融為一 體,進行中國資本市場的流動性變革,否則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難有持續(xù)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