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延忠
食物:見好就收。專家指出,除了一看便知的動物脂肪之外,任何吃起來香、酥、甜、軟的食品都隱藏著危機,這些可口東西的特性都是由于脂肪含量高造成的,并且容易引起肥胖。
飲食:見鮮輒止。雖然海鮮比起動物肉類熱量偏低,但多食可能導致“痛風”。很多人在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莫名其妙地腳趾“扭”傷了,實際上他們患了代謝性疾病——痛風,紅腫處就是沉積下來的尿酸,如果得不到控制,尿酸就會進一步引起關節(jié)變形,直到腎臟損害、腎功能衰竭。
海鮮、動物內臟、蘑菇和酒乃至鮮湯中含有“嘌呤”有機化合物,在人體內嘌呤發(fā)生氧化而變成尿酸,加速體內尿酸的濃度,是誘發(fā)痛風病的“罪魁”。
味道:自找苦吃。中醫(yī)理論中,苦味的食物能夠清熱去火??喙?、芥藍、柚子等苦味果蔬以及苦丁茶、蓮子心等苦味飲料正在成為土法食療,而保健食品也從過去的補養(yǎng)變成了現(xiàn)在的攻補兼施,決明子、番瀉葉等緩瀉中藥正逐漸進入“自找苦吃”的保健食譜。
獻血:奉獻是福。目前,很多懂得一些醫(yī)學道理的人,把定期獻血當成了自我保健的方式。首先是四五十歲的人,因為檢查出了血液粘稠度增加,有中風發(fā)生的可能而來獻血的,一次獻出200毫升血,可使身體中的血液粘度變稀,作用幾乎可以和靜脈點滴活血藥相近。在救人的同時,也等于給自己來了一次預防中風的治療。
動作:爬行倒立。目前頸椎病的發(fā)生,年齡從以前的40歲,提前到現(xiàn)在的20多歲。缺乏體力勞動和長時間的伏案工作是這種退行性疾病普及的原因。專家說,人是從爬行動物演變而來的,人的骨骼其實并不適于現(xiàn)在的直立姿態(tài),這種姿態(tài)下的脊柱不可能維持健康的一生,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毛病頻出,如發(fā)生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一系列圍繞脊柱的疾病。因此應該在可能的時候,每天像嬰兒一樣爬行30分鐘左右,使脊柱恢復它最適合的原始狀態(tài),暫時減輕一下所承受的負擔。
此外,堅持有規(guī)律的倒立,也能預防和治療各種長期直立和勞累帶來的疾病,特別是腦血管疾病。
(編輯湯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