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萍
道教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他們以長生不老、飛升成仙作為個人修煉的終極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探求了種種健康養(yǎng)生的方術(shù)。道教認為女子只要精修勤煉,不論哪個階層的均可達到這一目標。即修道成仙并非男子的專利,婦女與男人一樣具有得道成仙的可能。得道者將是什么樣的呢?葛洪認為:
得仙道,長生久視,天地相畢?!媱t玉醴金漿,食則翠芝朱英,居則瑤堂瑰室,行則逍遙太清?!蚩梢砸砹廖宓郏蚩梢员O(jiān)御百靈,位可以不求而自致,膳可以咀茹華橘,勢可以總攝羅酆,威可以叱咤梁成。①
顯然,得道具有非常的誘惑力。現(xiàn)實世界中不論是享受榮華富貴的人,還是掙扎在貧窮線上的人,只要精修勤煉,均可得道成仙。葛洪說:“至于仙者,唯須篤志至信,勤而不怠,能恬能靜,便可得之,不待多才也?!雹?/p>
在道教中得道成仙的人,他們是超凡脫俗并有神通變化超能力的長生不死的人。葛洪認為:
仙人者,或颯身入云,無翅而飛:或駕龍乘云,上造天階;或化為鳥獸,游浮青云;或潛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氣;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間而不識;或隱其身而莫之見。③
蹈炎飚而不灼,躡玄波而輕步,鼓翮清塵,風駟云軒,仰凌紫極,俯棲昆侖。④
以富貴為不幸,以榮華為穢污,以厚玩為塵壤,以聲譽為朝露。(同上)
仙人絲毫不受自然力量的束縛,而且超然于社會權(quán)勢之上,如漢文帝折于河上公,漢武帝叩頭求教于西王母等,都體現(xiàn)了一種身心絕對自由的理想境界,貫穿著道教追求自由的精神。古來女子修仙者多,但無人從理論上整理,后來道教中形成獨特的女性丹經(jīng)。由于婦女與男人一樣具有獨立成仙的可能,因此在道門中出現(xiàn)了像《女金丹》、《坤元經(jīng)》、《坤道功夫次第詩》、《孫不二元君法語》、《靈源大道歌》、《樵陽經(jīng)·女工修煉》等這樣一些專論女性丹經(jīng)的道書,它們都是針對婦女生理和心理特點而專為女子修道而作的。據(jù)陳攖寧先生考證,宋朝曹文逸的《靈源大道歌》為“歷代女真,自己肉體在世間,親筆所寫正式丹經(jīng),當以此篇為最古了。”“這篇《靈源大道歌》,就是……在那個時候做給一般學道人看的?!薄胺彩菍W道的人,無論男女老少,用這個工夫,都很有效驗,絕無流弊,可以算得仙道中最穩(wěn)妥最普度的法門?!雹萑灿嬕话俣司?。
在女丹功法的歷史上,孫不二的女功內(nèi)丹次第詩也是非常著名的,可以說,女丹經(jīng)出自女真之手,且有親身體驗經(jīng)歷的,大概唯此二人。曹文逸的七言絕句《靈源大道歌》毫無隱喻,明白易懂。孫不二的女功內(nèi)丹次第詩為五言絕句,隱晦艱深,從頭到尾,龍虎鉛金,天干地支,胎息安神,五行八卦,金丹術(shù)語頗多,學人欲學,務(wù)必請名師指導,切不可自我瞎猜胡懵,走火入魔。
清代時,賀龍驤編成《女丹合編》,匯集了女丹功法的寶貴資料,這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在道教中婦女已形成自己獨特的宗教修行方法。陳攖寧將女子丹法分為六派:(一)中條山老姆派。此派下手,先煉劍術(shù),有法劍、道劍二種作用,其源流略見于《呂祖全書》。(二)丹陽諶姆派。此派重在天元神丹之修煉與服食,并符咒敕召等事?!暗り枴蹦说孛爸R姆”乃人名。諶姆乃許遜之師,許著有《石函記》,吳猛作《銅符鐵卷文》,二書皆言天元神丹之事,皆諶姆所傳。(三)南岳魏華存夫人派。此派重精思、存想,奉《黃庭經(jīng)》為正宗。(四)謝自然仙姑派。此派從辟谷、服氣入手,以《中黃經(jīng)》為正宗。(五)曹文逸真人派。此派從清心寡欲、神不外馳、令氣至柔、元和內(nèi)運下手,主要道書為《靈源大道歌》。(六)孫不二元君派。此派即太陰煉形法,先從“斬赤龍”下手,乃修丹工夫,主要道書為《孫不二女丹詩》。陳先生說:“以上六派,將魏晉以來女功修煉法門,概括已盡。此外如調(diào)和巽艮,夏姬有養(yǎng)陰之方,肌肉充盈,飛燕有內(nèi)視之術(shù),以及房中秘訣,素女遺經(jīng),此皆言不雅馴,事多隱曲,未便公開討論。”⑥最近有人將陳先生所說的“此外派”綜合起來稱為“女子雙修派”。(即認為有七種女丹功法。)此派功法復雜,有上、中、下三乘,下乘為房中秘訣,有養(yǎng)陰駐顏之方;中乘有采陽補陰之術(shù);上乘有雙修雙成之訣?!与p修派皆稱其丹法為呂祖親傳,故亦稱呂祖(洞賓)派,有《金丹訣》、《女丹要言》等丹書。另有《西池集》,亦為女丹秘傳。此派丹法要知庚甲、辨有無、坐寶龜、著甘露、去濁留香、月照寒潭,騎牛赴月撞金鐘,捉得金精鎖毒龍,最終達到“救人兼救己,內(nèi)外兩功成”的目的⑦?!兜し宽氈酚性疲骸靶逕捴?,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達陰陽,窮卦象,并節(jié)氣。”⑧對修道煉丹提出很嚴格的要求,必須遵循一定的科學規(guī)律。女丹修煉必須遵守九大戒律,否則難成正果。《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則》中把女修九戒作為第一則:
女修正途,應(yīng)以九戒戒文為第一則,文曰:孝敬柔和,慎言不妒;貞靜持身,離諸穢行;惜諸物命,慈悲不殺;禮誦勤慎,斷絕葷酒;衣具質(zhì)素,不事華飾;調(diào)攝性情,不生煩惱;不得數(shù)赴齋會;不得虐使奴仆;不得隱善揚惡;以上共九條,能遵方可受持正。
女性修道所經(jīng)歷的“靜養(yǎng)化NFA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