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蘭等
《父母必讀》雜志讓我循路而行
我是一個小鎮(zhèn)里的中學美術教師。兒子沒出生前我從同事那里發(fā)現(xiàn)了《父母必讀》雜志。借閱之后覺得值得看下去,于是兒子生下來后,我就開始訂閱《父母必讀》雜志,一直到現(xiàn)在。
《父母必讀》雜志里面不僅有許多育兒保健知識,還有各方面能力培養(yǎng)的指導與示范。其中講到新生兒剛生下來就具有學習的能力。因而在嬰兒期里,我就有意識地多放音樂給兒子聽,拿色彩鮮艷的畫給兒子看,刺激他的聽覺與視覺。稍大點兒,我又天天讀兒歌、童謠給兒子聽。每當我做這些時,兒子都高興得手舞足蹈。
到了兒子牙牙學語的時候,《父母必讀》提醒我:小孩是在模仿與重復中學到語言的。為了擴大他的語匯并為以后的語言交流奠定基礎,我?guī)鹤油獬鰰r,見到什么就給他講什么,并且堅持每天臨睡前與他交流對話。我講,他聽;到他會講時,我講,他跟著念。就在這種不斷地模仿與重復中,兒子的發(fā)音很快就清晰起來。17個月后,兒子已掌握了一定的詞匯,并會用這些詞匯與大人交流。
在飲食方面,我照《父母必讀》上說的,在不同的發(fā)育階段,為兒子增加輔食:蛋黃、骨頭湯、青菜粥、小餅干等,盡量使飲食合理、科學,有利于健康。兒子吃得津津有味。
除了吃,還有運動方面。在兒子小的時候,我就在床上幫他做四肢運動操,教他翻身、趴,給東西讓他抓;六七個月時,教他坐、爬,放東西讓他拿;到學走時,又教他玩球。小到乒乓球,大到籃球,教他拋、擲、踢、滾。在性格方面,我從不嬌慣他。小孩學走路,磕磕碰碰總是難免的。一般不礙事的磕碰,我都不會立即去抱他或哄他,只是問他:“寶寶哪里摔疼了,媽媽幫你吹吹……寶寶是個勇敢的孩子?!睅状我院?,寶寶都是馬上自己站起來,拍拍手又接著玩?,F(xiàn)在兒子已經20個月了,健康、活潑、可愛,會自己拍一兩下球,會騎兒童自行車,能認很多動物,能用簡短句子表達自己的要求,對人友好、自然……我總覺得,是《父母必讀》雜志上的知識使我們這些年輕父母有“經”可取,少走了許多彎路。
女兒終于進了跳水學校
今天是新千年的2月26日。直到今天,我才接到渴盼已久的第二期《父母必讀》,并一口氣把它讀完了,從中我又獲得了許多知識。那篇“我的女兒還能學體操嗎?”更是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那就是我的問題,是我去年向你們咨詢的。本來我早已收到了你們的答復信件,沒想到你們會在雜志上刊登這個問題,會對讀者的問題這么重視。在此,我深表感謝!今天我還要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女兒張可人在原體校又經過半年的訓練后,被熊倪跳水學校的總教練看中,選進了跳水學校,已于2001年2月10日正式開學。教練說,我女兒各方面的素質都好。不過我們做父母的總還是懸著一顆心,總擔心女兒今后能否成為一個真正的跳水運動員。但是無論如何,《父母必讀》雜志給我的回信都使我對女兒學體操的問題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只要女兒愿意,我會盡可能地支持她。
尋覓寶貴的精神領地
我是去年年底結識《父母必讀》雜志的。原先,我沒有掏錢買報刊的習慣,加上工作忙,也沒空看報刊。第一次看到《父母必讀》,我就被它豐富的內容、精心的安排、嚴謹的文風、實用的方法以及清新的風格所吸引。當時我想都沒想就掏錢買下。回去看完后,立刻就去郵局訂了2001年的《父母必讀》。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難怪每期《父母必讀》雜志一到,我段職工紛紛爭相借閱,往往要20多天以后才能回到我手里。送回的刊物雖有些破舊,讓我頗感心疼,但我也為更多的讀者能從中受益而感到高興。我第一次向朋友介紹《父母必讀》雜志時只用了6個字:浪漫、精彩、可讀。但我的同事和朋友看過幾期后,對《父母必讀》的評價又多了6個字:溫馨、實用、耐看。在我的介紹和推薦下,如今,又有8位同事和朋友加入了《父母必讀》的讀者行列。也許我是個挑剔之人,在這么多雜志中尋尋覓覓,終于找到了自己的一塊精神領地,我感到很慶幸。不管別人如何去評價《父母必讀》,反正我是喜歡上了它。我認為,一本刊物,每期能有幾篇適合自己的好文章就是一本好雜志。愿《父母必讀》雜志在保持現(xiàn)有質量的基礎上,發(fā)揮已經形成的優(yōu)勢,多采編一些更能體現(xiàn)實力的文章,使之更具特色和魅力。(金一青安徽黃山市車務段245000)